無論是了解到周圍人的情況,還是諮詢工作中接觸到的來訪者,都會發現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晚婚,越來越不願意結婚,即使結婚了,很多婚姻也挺難長久地維持下去的。
是婚姻出現了什麼問題嗎?是男人或者女人出現了什麼問題嗎?
站在我的角度,這是社會發展下必然會遇到的事情,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人們的選擇變多了,那麼最終選擇「早早結婚,然後過一輩子」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在古代,會選擇結婚的人很多,同時婚後能夠在一起一輩子的人也很多,因為那時候的人們,結婚不僅僅是為了繁衍後代,更多的是彼此扶持著生存下去。
那個時候的人們,最主要的目標不是愛情,更多的只是生存,能夠活下來,甚至活得有滋有味的,才有想法去追求愛情吧。當一個人的生存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之後,生存就成為了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古代的人們需要依靠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的方式彼此協助,缺一不可的生存下去,那麼婚姻就是維持生存很重要的一項事物,自然婚姻也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選擇了。
所以選擇了一個人,差不多就是要過一輩子的,加上一些「女人要三從四德」的封建約束和男人娶妻時的「明媒正娶、八抬大轎、下聘禮」等經濟約束,能夠結婚就不錯了,想要換人的代價是非常大的,所以大部分人其實沒有換人的選擇。
而對於此時此刻的現代生活來說,未婚的自己,一個人也可以生活得很不錯,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生理需求、情感需求,都可以在未婚的情況下得到滿足,所以婚姻不再成為一個必需品。
結了婚的人,如果對於婚姻不滿意,可以選擇離婚,離婚之後,無論是生存需求、生理需求、情感需要,一般也可以自己獲得,並不會讓自己處於一種空虛寂寞冷的狀態。
而且離婚不再是像古代那樣,只有男人可以休妻,以現在來說,女人一樣可以「休」了男人,如果兩個人和平離婚,那麼兩個人直接去民政局領離婚證就好了,如果只有一方願意離婚,那麼也可以起訴,只要自己想要離婚,那總能夠離得成的。
對於過去的人們來說,婚姻意味著生存,意味著正確,意味著歸屬;而對於此時此刻的人們來說,婚姻反而沒有那麼多的意義了。
婚姻或許本身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幸福的婚姻還是很有意義的,值得去追求的。所以現在人們更需要的是一段幸福的婚姻,而不是結婚了就好,如果結婚不幸福,那麼自然也就沒有必要結婚了;如果婚姻一直不幸福,對於此時此刻的人們來說,也就沒有維持下去的必要了。
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權,那麼曾經「唯一」的選擇,自然就越來越少的人去選擇了,越來越多的人去選擇「不一樣」的選擇。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