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海滄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圖為影視作品正在拍攝中。(海滄區 供圖)
▲去年,文博會海滄館的雕塑作品吸引遊客駐足拍照。 (資料圖/鄭偉明 攝)
臺海網12月4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創意無限,賓朋盡悅。今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博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別具一格的海滄館宛如竹林清新唯美,油畫、瑪瑙、香道、雕塑、精品民宿等海滄特色文化元素在此呈現。
文創產品大放異彩,文旅產業交融共生。據悉,本屆文博會海滄展館以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高素質高顏值國際一流海灣城區、展示海滄人文新高地的風採為主題,精選15家體現轄區產業特色的文旅企業,打造文化旅遊、創意設計、工藝美術三大板塊,通過這一兩岸文化交流平臺深度交流和對接,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透過文博會的海滄館,我們看到了海滄文化產品蓬勃發展的一個精彩片段。放眼海滄,文化企業生機勃勃,影視產業異軍突起,文化產業園區各具特色,文化產業招商如火如荼,共同推動海滄文化產業發展邁上新高地。
展館別具一格 展品豐富多彩
在文博會的大舞臺上,海滄館裡既有油畫、瑪瑙、香道、漆器、漆線雕等拳頭產品,也有精品民宿、溫泉度假等旅遊項目推介,生動詮釋了藝術與生活美學的完美融合。
其中,「海滄造」瑪瑙是一大亮點。海滄區瑪瑙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共有近200件瑪瑙展品參展,其中不乏「身份顯赫」的藝術精品,有些甚至獲得了國家級比賽的金獎。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海滄館最中心的位置,專注愛心助殘的廈門啟原陽傘和聚焦扶貧攻堅的廈門特利強雨具攜手亮相,不僅展現了海滄文旅企業的文化內涵、社會擔當,也呈現出海滄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多樣性。
事實上,除了內涵豐富的文旅產品吸引眼球,本屆文博會海滄館展館本身也是一件獨特的藝術品。記者了解到,海滄館外圍立柱的流線造型靈感來源於海滄天竺山連綿起伏的竹林。內部展區採用迴廊式設計,層層遞進,相互通透,在保證參展企業展區相對獨立的同時增添彼此呼應的趣味。
同時,廣大客商和遊客還能通過展館入口處的LED大屏了解海滄「山、海、湖、島、城」融為一體的天然稟賦,以及海滄作為閩臺文化基因庫、海絲文化橋頭堡的豐厚人文底蘊。
客商紛至沓來 招商引資火熱
北京嘉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將在海滄成立新公司,開展影視製作、影視特效化妝和影視衍生品設計製作;至根實業擬投資6000萬元打造水秀項目……海滄成為眾多文創產業項目青睞的投資窪地。日前,一批批來自企業界、文化界、旅遊界的客商前來海滄考察、籤約。
好項目的加盟,不斷為海滄文化產業發展增添「砝碼」。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電影投資大會·高峰論壇上,海滄區與影視企業代表就白墨影視基地項目和十年影視服務項目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海滄文化產業發展的又一亮點。
今年1-11月,海滄區文化產業招商引資項目共98個,已落地51個,總投資額214.7億元。廈門海峽黃金珠寶產業園產值在11月初突破100億元,藍色光標項目、雲創科技直播小鎮等投入運營,海滄區將設立國內首個「螞蟻鏈開放聯盟鏈(廈門)創新基地」,「中國版權產業區塊鏈華南運營中心」擬在海滄掛牌運營。
文化欣欣向榮 產業亮點紛呈
數據顯示,海滄區現有文化企業1626家。2019年,海滄規模以上文化產業營業收入為73.78億元,同比增長31.4%。2020年1-9月,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55.79億元,在疫情影響下仍然增長了6.4%。轄區文化企業威斯坦(廈門)實業有限公司今年被評為福建省「最具成長性文化企業」。文化產業已成為推動海滄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如今,許多專業人才落戶海滄,今年海滄完成柔性文化人才引進30人、高層次文化人才引進4人。毛澤東特型演員唐國強、周恩來特型演員劉勁分別在海滄註冊成立影視藝術工作室。此後,導演宋業明、遲旭,製片人高鵬、楊佳明等陸續在海滄區成立工作室,成為海滄加力賦能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項有益探索。
搭乘金雞東風,海滄影視產業異軍突起。11月26日晚,海滄本土影視企業拍攝的紅色電影《讓這首歌作證》在我市展映,該片已申請到公映許可證,擬於2021年5月在全國院線上映,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海滄企業拍攝的扶貧電影《金玉滿塘》已完成後期製作,正在申請公映許可證。《好女好男》《變成你的那一天》等6部電影電視劇在海滄報備拍攝。
海滄將繼續加強文化產業鏈建設,強化文化產業招商引資,不斷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按下「快進鍵」。
(記者 林 岑 通訊員 陳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