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9時左右,西安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西安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一場,本次發布會主要向社會各界通報西安疫情外防輸入工作情況及相關舉措,介紹西安學校首批開學準備工作及教師招聘有關情況。
從境外或從其他城市中轉進入西安須第一時間做核酸檢測併集中隔離
西安市衛健委副主任薛林莉通報西安疫情外防輸入工作情況及相關舉措,目前西安進一步加強對人員集中隔離場所的管理。制定了《西安市集中隔離觀察點設置指南》,對人員配備、區域消毒、人員接收、健康觀察、解除觀察等工作進行規範;同時為有效應對隨之而來的境外「輸入性病例」防控壓力,一方面,從西安市疾控中心抽調人員增補流行病學調查隊伍力量,並配備隨隊翻譯;另一方面,從市屬市管醫院抽調經驗豐富的駕駛員,充實急救轉運力量,並完成了對相關人員防護技能、安全行車、工作流程的培訓,急救轉運準備工作全部到位;確定了境外回國人員定點收治醫院,加強醫療救治能力,同時向市公共衛生中心調派醫務人員、心理疏導等工作人員,制定收治方案和相關工作流程,做好相關醫療服務準備;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對14天內有境外旅行史、居住史的發熱患者進行留觀篩查和治療。
薛林莉表示,提醒境外來(返)西安的人員,通過境外直接進入或從國內其他城市中轉進入西安,必須第一時間主動將本人基本信息、健康狀況、活動軌跡向機場、車站等檢疫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如實報告,並積極配合有關單位做好核酸檢測、集中隔離和流行病學調查等疫情防控措施。
機場在機坪建成核酸檢測區 計劃7天擴建分流中心
西鹹新區空港新城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艾晨介紹,自3月1日以來截至3月23日零時,機場指揮部累計排查進出港航班8348架次(日均379架次),測溫旅客80.44萬人次(日均3.66萬人次),其中排查國際進港航班14架次2481人。累計排查送診發熱旅客180人,已出院124人,仍住院觀察56人;累計留觀發熱旅客的密切接觸者1138人、一般接觸者352人。共排查疫情高發國家地區元素旅客7479人:其中經分流進入西安4786人,進入省內其他地市1350人,過境離省1343人。
針對國際航班人員結構複雜,流向分散、信息追蹤難等特點,組建數據中心和信息追蹤組,採用全流程信息採集方式,分別從訂票、入境、落地、分流、追蹤等5種渠道,儘可能多的掌握旅客基本信息、旅居史、健康狀態、分流去向等情況,提前做好信息收集、分析和追蹤。
為緩解首都境外人員入境壓力,根據國家安排,自3月23日起,西安機場將作為分流北京機場國際航班的入境點之一,僅本周進港國際航班將達到12架次,預計旅客3500人次左右。23日8點20分落地的從阿布達比飛往北京EY888航班上的382名旅客已被有序檢測分流。
與此同時,3月22日已連夜調配30套貨櫃進入機坪,迅速設立機坪核酸檢測區,安排專業人員進駐,逐人進行核酸檢測。在全市範圍內,按照每天確保500間的要求足額配備留觀酒店和醫學觀察點,並根據疫情防控需求,在留觀酒店配備必要的醫學服務和工作人員。
據介紹,目前,空港新城方面正在對現有分流中心予以擴建,新增建築面積7113平方米,計劃7天內建成投用。新擴建的分流中心包括旅客緩衝區、等待區、核酸採樣區等功能分區,還將配備投影電視、無線WIFI,為有需求的旅客提供麵包、礦泉水等人性化服務。
鹹陽機場對境外旅客劃定專用區域嚴密機下轉運
西安鹹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付荔生表示,目前,境外旅客進入西安機場主要有2條通道。一是國際定期航班。現在西安機場運營的國際航班有韓國首爾每周的2班,泰國曼谷每周的2班。二是在其他機場入境後,通過國內航班轉機來陝。
自北京時間3月23日零時起,西安成為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始發客運航班12個指定第一入境點之一。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始發客運航班在西安機場落地後,乘機旅客將在西安機場實施檢疫並辦理入境手續,檢疫符合登機條件的旅客可搭乘原航班入京。
對此機場方面採取的措施包括,提前一天掌握國際航班情況,在航班到達前進行保障流程預演,確保措施到位。根據不同機型和防控需要,為國際航班提供專用機位,設立專用通道,明確專用流程,落實相關隔離措施。同時嚴密機下轉運,為醫療救護及轉運車輛進入機坪設定最佳路線,嚴格落實高風險旅客的機下轉運要求。
針對入境轉機來陝旅客,對旅客是否有境外旅居史進行篩查,及時掌握相關信息。在航班飛行過程中,機組人員對機上旅客進行測溫、旅客信息申報、廣播提示篩查等,進一步收集有境外旅居史的旅客信息。航班落地開艙後,西安市公安特警向機上人員廣播,告知信息申報的法律責任,並對機上人員信息登記表填寫情況進行篩查,確保信息掌握準確全面。在旅客下機後,也設置了三道防線對旅客進行身份識別和轉運處置。
針對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始發航班的旅客,全面對接省市處置措施和機場海關處置流程,對符合條件的進京旅客,將引導到指定區域乘機;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觸人員和發熱人員等,將通過聯防聯控機制進行轉運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