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記錄變遷中的城市影像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27 寧波晚報

王翰林

《動物資本論》

通過表現當下人與寵物的親密關係,由此延伸出現代家庭關係和現代人的消費態度。

鍾黎明 《盒子》 記錄農民工在城市的真實生活。

倪黎祥

《謎園》

潘松剛 《臨時媽媽》

王身敦 《地震後》

2011年攝於四川省什邡市

嚴志剛 《斤斤計較》

    第四屆寧波(國際)攝影周近日在東錢湖畔的寧波畫院開幕。本次攝影周以「城市影像」為主題。從前兩屆的「家庭影像」到上屆的「鄉村影像」,再到這次的「城市影像」,年輕的寧波攝影周完成了「三部曲」。

    攝影周共設有4場對話/講座、5個展覽單元、17個影像展覽,以及1個專題書展。其中的重頭戲「城市影像」主題展試圖以城市為線索,探討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城市影像創作的方法。

    據了解,本屆攝影周活動由寧波市文聯主辦,中國攝影家協會寧波藝術中心、寧波市攝影家協會承辦。攝影周的展覽到2021年2月26日結束,市民可以免費參觀。

    寧波畫院院長於效祥表示,「城市影像」主題展依舊堅持追求學術性和文獻價值,體現當今中國城市日常生活的豐富與多彩,深入大街小巷探尋真正的城市生活內核。

    這次展覽有哪些亮點?記者為您做些梳理。

    主題展:12個主題的城市影像

    據「城市影像」主題展總策劃人傅擁軍介紹,此次展覽收到來自國內外300多位作者的1萬多幅投稿作品,最終12位攝影師的作品入圍。這些作品,是攝影師們對城市經年累月的觀察、體悟、思考而創作的成果,記錄城市的不同層面,探討反思城市化進程背景下,都市與都市人所面對的一系列衝突與微妙變化。

    在多媒體群展單元,集納了一批城市影像實踐者日常拍攝的作品,試圖從微觀層面,通過一幀幀細節豐滿的城市肖像,構建一幅當代中國的都市全景圖。

    試圖解讀現代人的心理。自古以來,園林不僅是安放「身」的,更是安放「心」的地方。蘇州園林,本來是明清官宦和文人尋求自在的居所,承載了傳統中國人的精緻生活。園林亦被看作傳統文人心靈與現實世界的聯繫,他們藉此塑造了一個理想國。對於現代人來說,古典園林究竟是人來人往的旅遊景點?一劑逃避現實的良藥?還是抵達內心的精神家園?

    首次收藏展:《武漢2020》

    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寧波攝影周特設首個收藏展《武漢2020》,展示堅守在武漢的一線攝影師作品。其中既有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帶領中國攝協小分隊所拍的作品,也有武漢街頭送餐騎手拍的現場照片,它們都是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見證。

    特別邀請展:《慢遊中國》

    攝影周特別邀請展《慢遊中國》,是紀實攝影師王身敦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拍攝的他眼中的中國。王身敦喜歡慢慢觀察緩緩拍,感受並以影像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他的作品細膩、溫潤,這種對人心的記錄具有穿透時空的力量。

    王身敦表示,真正好的攝影師,目的不只是拍一張好照片這麼簡單。除了藝術創作,攝影師也在感受這個世界,想記錄下感動了他的東西,跟其他人去分享。

    專題攝影展:《嚴師傅的街拍中國》

    本屆寧波攝影周上,著名攝影師、第十三屆攝影金像獎得主嚴志剛帶來了個人作品展《日常中國》,以及由他策展的《嚴師傅的街拍中國》。

    「街拍中國」是嚴志剛從2016年開始在網際網路上發起的拍攝活動,鼓勵和堅持用街拍的形式來呈現中國當下的一切人文景觀,小到一條街,大到一個國。

    嚴志剛為這次展覽公開徵集外地和寧波各4位攝影師前來拍攝寧波中山路的一天。12月17日,嚴志剛帶著這8位攝影師在中山路沿線走街串巷,記錄寧波的城市表情。這是「街拍中國」活動第一次走進特定的一個城市進行拍攝。18日,此次「街拍寧波」的作品在寧波國際攝影周上集中展出。

    嚴志剛說:「不管是老街巷,還是商業街,和北京、上海、杭州比,寧波人的生活工作節奏明顯要慢一些,從每個人走路的姿勢、速度,臉上的表情,都可以感受到,如果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氣定神閒』。從鏡頭裡,我可以感受到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擁有很強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記者 陳曉旻

相關焦點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寧波的水上樂園還開著嗎?」10月2日,寧波晚報旗下旅遊微信平臺——寧波鄉村旅遊後臺,收到多條關於此類諮詢信息。    記者注意到,位於象山大目灣新城的阿拉的海水上樂園諮詢熱度較高。該樂園設置了包括颶風大喇叭、海神巨獸碗、極速華光輪等30多項水上遊樂設施,主要在每年夏季運營。儘管今年曾延長運營季,在9月持續運營,但受制於季節因素,「目前已經暫時閉園,開園要等到明年了。」
  • 老外灘的家底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其實,同樣是「五口通商」下第一批被迫開埠的城市,嚴格算起來,上海開埠於1843年11月17日,寧波開埠於1844年1月1日,上海比寧波還早一些。    他頓了一頓說,即使是早開埠,也沒什麼可值得「炫耀」的。
  •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周雁 通訊員 章愛斌) 昨日下午,由寧波市經濟與信息化局和浙商銀行寧波分行聯合主辦的「築夢甬企 智造未來」智造融通民營企業對接會暨寧波市金融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百行百場」對接會在寧波洲際酒店舉行。
  • 「邊角料」地帶 變身美麗公園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用廢舊枕木加工成的「同心塔」,寓意眾人拾柴、共築美好。    本報訊(記者 張培堅 文/攝) 綠皮車改造成的咖啡館、可愛的卡通黃鸝鳥、充滿童趣的遊樂園、悠長的枕木步行道……12月17日,在位於寧波鄞州區黃鸝新村南側與蕭甬鐵路之間的「鸝西走廊」,這樣的場景吸引了眾多居民徜徉其間,享受悠閒的下午時光。
  • 用影像記錄20年!「松湖城跡」全國影像大賽正式啟動!
    如今的松山湖,大科學裝置「扎堆」,材料實驗室、國際創新創業社區、華為等一批科研平臺與龍頭企業,松山湖科學城也納入了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這些發展成績,是園區上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豐碑。建園之初,松山湖也曾舉辦了一場松山湖自然風光攝影大賽,留下了這座城市變遷的最初記憶。
  • 滑雪熱帶火周邊商品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近年來,滑雪成了很多寧波人冬季休閒運動的選項之一,因此也逐步帶起了相關裝備消費熱潮。記者留意到,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更多有滑雪打算的消費者將目光轉向了國內雪場,相關商品的消費也因此發生了改變。    在寧波迪卡儂洪塘店,記者看到滑雪板、滑雪服、護目鏡等滑雪運動相關產品被擺放在了最醒目的C位,商品的適應年齡段從6個月的嬰兒一直到成人。其中滑雪服和滑雪褲的價位,從一百多到幾百元不等。記者根據商品的價格大致上算了下,配齊一套涵蓋保暖內衣、滑雪服、滑雪褲、帽子、手套等「軟裝備」,價格在800元左右。
  • 4號線昨天上午開通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市民爭相「合影」留念    昨天上午,寧波軌道交通4號線正式開通運營。作為我市一次性開通裡程最長的地鐵線路,4號線搭建起了慈城、東錢湖。    與市中心的    半小時交通圈    4號線工程起自江北慈城,串聯起莊橋火車站、寧波火車站、寧波火車東站、東錢湖旅遊交通集散中心等重要交通樞紐,以及慈城、奧體中心、三江口、東錢湖新城等城市重要功能板塊。
  • 一位青年畫家 傳遞愛的火把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14年前,在「甬黔攜手·萬人助學」活動中,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仁縣學子覃周奇和一位「寧波奶奶」結緣,在這位奶奶的資助下他順利完成了大學學業。如今覃周奇成了一名大學老師,一直和「寧波奶奶」保持著聯繫。    在2006年下半年舉行的「甬黔攜手·萬人助學」活動中,寧波1萬餘名市民結對了1.5萬餘名貴州貧困學子。
  • 武舞相融愛「木蘭」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張斌從1986年開始習練木蘭拳,還專程前往上海尋師求學,幾年後開始在寧波推廣,江廈公園正是她最早的教學點。「我這個人比較『專一』,認了一個師傅之後就跟到底,所以到現在還守著木蘭拳項目。」顧麗琴跟著張斌練習後進步很快,1999年第一次成為寧波木蘭拳隊員外出參賽,在東南亞木蘭拳精英大賽上獲得了金杯獎。
  • 用文字詮釋城市經典-瀋陽晚報數字報紙|瀋陽晚報網絡版|瀋陽晚報...
    日前,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了徐光榮先生。        致力報告文學成果豐碩            1979年,徐光榮調至瀋陽市群眾藝術館,培養、挖掘了一批遼瀋地區頗具才情的文藝愛好者。
  • 百餘人前來支援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上午,當一批特殊的工人陸續趕到整理車間時,寧波天亞服裝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張萍的心裡滿是感動。    「客戶臨時提出要提前出貨,我們要趕在明天把幾萬件成衣整理入箱並出倉,可快過年了,許多工人已返鄉,就算加班加點也未必能完成。」
  • 獲400萬融資,Marvoto用「線下服務點+影像記錄相機」記錄孕期寶貝...
    「我本身是兩個孕寶寶的父親,也希望記錄下孕寶寶的影像,所以當時就去了其中一家記錄孕寶寶影像的四維彩超服務店裡,但當時體驗非常差,另外價格也貴,我就在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做這麼一個設備出來去解決這些問題呢,剛好碰到在超聲波領域裡浸染多年的朋友,大家一合計,就開始做了。」在談到創業初衷時,屠友衝說道。
  • 呈現蓬勃向上的城市精神《影像江河:三角洲影像藝術展》開展
    展覽展出的部分影像作品。紅網時刻8月1日訊(記者 胡邦建 通訊員 龍世星)從歷史記憶串聯城市空間,用影像展現乘風破浪的長沙封面。8月1日,《影像江河:三角洲影像藝術展》在長沙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正式開展。今年成立30周年的北辰地產,於2007年進駐長沙,其標誌性的北辰三角洲項目是國內最大的城市綜合體項目之一。展覽集中展示了該片區十三年以來在城市更新大背景下的變遷,以及如今該片區居民生活的豐富多彩等內容。參與展覽的多位攝影師,是三角洲原住或現住居民,他們用其獨特視角記錄了這個區域的不斷生長、拓展和變化。
  • 國內外電影界大咖齊聚寧波,探討「電影未來影像」
    12月4日,諸多國內外知名電影人、電影影像技術以及藝術界、研究界「大咖」聚首寧波,在東錢湖畔召開2020「電影未來影像」國際論壇,探討這些問題的答案。該活動由中國影視攝影師學會、浙江傳媒學院、寧波東錢湖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
  •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通江篇開機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通江篇開機 【時間:2020-12-11 11:12:59】【來源:巴中晚報】【編輯:賈洪博】   12月7日,《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通江篇開機儀式在通江縣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舉行。
  • 「世界第一大港」新跨越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今年3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考察時強調,寧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近期,本報記者深入寧波舟山港一線,從物流體系恢復、樞紐港建設、海絲指數打造三個維度,近距離觀察這個「世界第一大港」。
  • 寧波青島大連三大城市20年經濟變遷
    這三個城市都是我國副省級計劃單列城市,幾十年來一直是經濟比較發達城市。尤其是大連和青島,都是我國沿海明星城市,聲名在外。 相比之下寧波就低調許多,很多人都不清楚寧波在幾十年前就是我國經濟主要城市之一,經濟發達發展水平不遜於青島和大連,尤其近幾年寧波發展速度更是快於青島和大連不少。
  • 4號線來啦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20年,是寧波軌道交通開工建設以來開通運營裡程數最多的一年。繼2號線二期首通段、3號線鄞奉段開通後,4號線作為寧波一次性開通裡程最長的地鐵線路即將投入運營,屆時寧波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將達155公裡,全面構建起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新格局。
  • 餘姚發現世界最早古稻田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發現90萬平方米史前規整塊狀稻田    施岙古稻田遺址位於餘姚市三七市鎮相岙村施岙自然村西側山谷中,東南距田螺山遺址約400米。為配合遺址所在的相岙村地塊土地出讓建設,2020年9月起,在前期勘探基礎上,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餘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進行了考古發掘。在古稻田分布區,發掘約7000平方米。
  • 寧波寶恆MINI MINIxTEDxNingbo城市現場
    12月10日已然過去但一幀幀影像仍在你我的記憶中躍動我們知道這並非是科技的虛擬它是來自我們與「城市現場」交互產生的情感共鳴1、講者▎四明南詞 Ningbo Storytelling流行文化元素與寧波城市特色的融合,入選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