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口頭會說著忘年戀是俗。
最後大多卻又難以免俗!
的確,青春靚麗的人總是備受追捧的。
他們不僅有美好的容貌,還有不一樣自由的思想。
我所說的忘年戀不止有荷爾蒙的迸發。
還有靈魂的相互契合。
所謂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動情的人不怕受傷和悲痛。
更怕的是時間不留情面,光陰不夠長情。
從羅密歐與朱麗葉,再到仙女和秀才。
中西方的文人小說家都愛在感情上大作文章。
愛而不得以及曲折的愛最是讓人回味難忘。
所以從古至今,為五鬥米折腰的人不多。
為愛情折腰的卻數不勝數!
因疾病結緣
28歲瞞著家人嫁80歲老外,遠離中國。
她追求的不是年輕的美好。
而垂垂老矣的深沉的美好。
遠離中國,生下一子,她甘願守寡55年。
她又是誰呢?
此人名叫吳似丹,出生於1924年的北京。
愛上一位年老者不是生活所迫。
而是一剎那的心動。
吳似丹家境殷實,父親在銀行任職總經理。
並且她的父親老來得子。
對可愛的女兒甚是關心寵愛。
她在家中排行老四,兄長和姐姐都愛護她。
可以說她的童年是眾星捧月的。
除此之外,吳似丹本人同樣的優秀非凡。
她擁有可人的外表以及細膩的內心。
超乎常人的聰穎和機靈。
在一眾京城大小姐裡面,她也十分的出眾。
不過這樣被上天眷顧的人也有遺憾。
那就是她從出生起就患有肺病。
這病伴隨著她成長,給她帶去了不少的痛苦。
十歲之前肺病越發的嚴重。
吳似丹時常會咳嗽,身體也逐漸的孱弱下去。
父親吳明遠看在眼裡疼在心中。
為了女兒的身體著想,吳明遠常常四處奔波。
只為找尋有信心根治疾病的名醫。
十二歲之前,肺病帶給吳似丹的多是寂寞。
因為這個病需要靜養。
所以吳似丹的孩童時期錯失了許多的歡樂。
直到十二歲那年,帶來了欣喜。
這份欣喜來自一位名叫貝熙業的醫生。
貝熙業並不是中國人,他是法國的醫學博士。
出生於1872年,23歲便獲得了博士學位,年少有為。
1912年,擔任法國殖民地軍隊的醫官。
當時他的原配妻子已經去世,帶著兩位女兒。
踏上了來到中國的輪船!
從此開啟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兩年後貝熙業一家定居在北京。
他原本就身居要職,來到北京後又名聲在外。
吳明遠對他精湛的醫術也早有耳聞。
所以1936年,吳似丹第一次見到了貝熙業。
在貝熙業的宅院中,吳似丹只是個求醫的小姑娘。
談不上多餘的感情,只覺得她長得乖巧。
眼睛裡沒有懼怕只有光亮。
治病不是短暫的過程,吳似丹經常出入貝熙業的家中。
依靠著貝熙業的治療,她的情況也有所好轉。
不僅心情開闊了,連臉色也紅潤起來。
確實,貝熙業家中有一個讓人眼花繚的花園。
地理位置又處北京西郊,風景尤盛。
對於不常出門的吳似丹來說就是世外桃源。
貝熙業帶給她的不止有身體上的治療。
還有精神上的填補。
治療期間吳似丹總喜歡塗塗畫畫。
她原本就對繪畫富有興趣,如今又有花鳥魚蟲可供描繪。
自然就越發的活潑起來。
此間她的畫技突飛猛進,和貝熙業之間也熱絡了。
以長輩的身份,貝熙業建議吳明遠。
既然吳似丹有這樣難得的天賦。
為何不讓她去讀美術學院呢?
而且當時吳家長女的公公還是北京輔仁大學的校長。
這樣的關係何不利用起來?
所以當年15歲的吳似丹得以用特別生的身份。
順利的進入了輔仁大學就讀!
十八歲再次相守
如果說是貝熙業的醫術讓她重生。
那麼大學暢意的生活就是重塑了吳似丹。
在輔仁大學裡學習國畫,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吳似丹找到了自己的熱愛也結交了大批的朋友。
在大學的三年裡,她還徹底養好了自己的病。
活蹦亂跳不似當年!
1942年,18歲的吳似丹畢業了。
正值青春年華,同時又才華橫溢的她。
居然沒有留在自己對口的專業領域中。
因為相比起繪畫,貝熙業更加的需要她。
1942年,抗日戰爭的激烈階段。
全國各地,只要有炮火的地方就有傷者。
無論哪個國家的士兵,都應當得到治療。
所以一時間,患者的數量激增。
貝熙業忙得腳不沾地。
他的身份特殊,可以從外運輸醫療器材和藥品。
解了當地診所的燃眉之急。
儘管這樣他的身邊還是缺少一個得力的助手。
吳似丹明白,所以沒有到處找工作。
貝熙業的花園才是她理想的安身之所。
不過想要順理成章的留在貝熙業身邊。
至少需要專業的知識才行。
於是一經畢業,吳似丹就又投入了護理技術的學習中。
正如之前介紹所說,吳似丹很聰慧。
學起陌生的護理技術來也得心應手的。
很快就能夠勝任一些見到的活計了。
況且她水靈靈的大眼睛總是透露清純。
來到診所的病人都願意相信她的實力。
貝熙業對於吳似丹的轉變看在眼裡。
他很驚訝從前那個瘦弱的小姑娘。
居然成長成為了如今出挑的少女。
並且還成為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這驚訝之餘還藏著一絲的佩服和讚賞!
和吳似丹朝思暮處的日子長久了。
自然的培養出不一樣的情愫來。
從未後悔的選擇
二人日久生情,居然感情說不出來的深厚。
奈何舊時代的觀念腐敗。
他們一直等到1952年,《婚姻法》發布之後。
才公布了戀情,並且瞞著家人登記結婚。
當時的吳似丹28歲,而貝熙業已然80歲了。
妙齡女孩嫁給外國的老翁。
吳似丹的家人自然萬分的不樂意。
可是吳似丹卻也執拗得可怕。
為了和貝熙業廝守,她甚至斷絕了和家庭的關係。
1954年,夫妻二人回到法國。
第二年,吳似丹懷孕,生下一個兒子。
貝熙業能夠在如此年紀再得一子實屬難得。
可惜終究不能看見孩子長大。
1958年,貝熙業逝世。
從此往後,吳似丹成了寡婦,守寡55年。
直到2013年,89歲的吳似丹才追隨貝熙業而去。
雖說當了大半輩子的寡婦。
吳似丹生前的日子也是快意的。
她重新拾起了自己繪畫的愛好。
開過好幾場的畫展,積累了名氣。
而他們的兒子也年輕有為,儀表堂堂。
看來吳似丹的選擇是正確的。
至少她從未後悔過。
愛情,無論是一見鍾情也好。
相濡以沫也罷。
最美好的一種莫過於永遠不悔。
吳似丹對於貝熙業絕非單純的報答之情。
是貝熙業的來到才讓她明白。
原來自己也可以選擇嚮往的人生。
他治好了吳似丹的肺病。
也治好了她波瀾不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