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選擇了一部回歸童年的成人動畫片《雪人奇緣》,我自己稱它是一部成人動畫片,是因為我自己站在一個已經走過童年進入職場的成年人來看這部電影,主力市場用戶群還是小孩,附屬都是爸爸媽媽,所以小編我進入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還是有點格格不入的既視感。
但是看完這部電影的結果就是,我既回到了童年遇見了那個曾經無憂無慮的小女孩,還找到了未來想要去守護希望的家庭主人。
簡介:《雪人奇緣》是由夢工廠動畫公司(美)和東方夢工廠(中)合作製作,由吉爾·庫爾頓和託德·韋爾德曼執導,其代表作分別是《狩獵季節》和 《叢林大反攻2》,同時由威廉·戴維斯編劇,其代表作有著名的《馴龍高手》和《穿靴子的貓》,都是值得推薦的影視作品,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搜電影看看喲!
電影的全部場景都是中國就地取材,所有的人物,情節故事,場景設置(上海繁華的街道-珠穆朗瑪峰)甚至具體的細小細節,比如人民幣、奶奶做的包子、梔子花…
唯一有一點不一樣的點就是聲音,原片是由外國演員配音,在電影院的放映的是由張子楓配音,但是絲毫不影響觀影效果哦,毫無違和感。
故事講述的是失去父親的小藝變得和以前截然不同,不愛說話,隱藏自己的內心,心裡只有一個想走遍中國的夢想,大街上遇見上下樓的朋友被嘲笑時默默走遠,遇見小弟弟鵬鵬想跟自己玩耍的時候借理由走開,告訴自己的媽媽已經把心愛的小提琴賣了,卻在夜晚獨自爬上頂樓拉起心愛的小提琴,所有的想法和負面情緒都藏在自己的心底,不願意跟別人訴說,直到拉起小提琴的時候,聲未斷,風正起,眼前出現了一個龐然大物,生活中的一切都變了模樣…
小編在這裡不想再多劇透啦,有興趣的小夥伴快去各噠影院網站上看看這部電影,才會知道接下來的故事情節哦!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年齡漸長吧,明白導演想要通過電影的方式來傳達給觀眾的言外之意,小編有兩個重要發現和感悟哦,大家不要急,慢慢聽我道來。
影片中的大毛是傳說中的雪人,有著雪白的毛髮和龐大的身體,可能在小孩子的視角裡面,他就是雪人,可在我看來他是小藝去世的爸爸,導演通過另外一個形式將小藝去世的父親演化為一個雪人,父親其實並沒有離開,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而已,正是雪人,給了小藝新的改變和挑戰。
從小到大,我們總能聽到認識的人,朋友、親人、聽說過的人…經歷各種各樣的天災人禍之後撒手人寰,記得在讀高一的時候,語文老師要求我們每個人寫一篇關於親人去世的文章,其實我當時內心是拒絕的,因為差不多那個時間點,我的外公去世沒多久,那個時候還沉浸在悲痛之中,寫一篇關於他的文章更是心裡難受。
事實是,我還是寫了關於外公的一篇作文,至今我還記得在文章的末尾寫了這麼一句話"秋天來臨的時候,當你看見一片落葉從樹梢落下,請你也為它歡呼吧,因為它曾經也擁有過春天。"
記得那個時候語文老師還用紅色筆給我畫了大波浪,為外公離去感到不舍的同時,想到他曾經年輕的時候為家人,為子女建造房屋,當一名會打算盤的家庭頂梁柱的時候,我便都釋懷了。
有些人在你的生命裡只會出現一瞬間,可是你還有旺盛的生命力維持你繼續走下去,這個時候,你要相信,那些離開你的人,並不是真的離開了,只是換了一種方式陪伴你而已。你眼睛看到的離開只不過換了一種方式存在於你的腦海罷了。第二個強烈感受就是你擁有的興趣,是上天賜給你的無價之寶。當小藝拉起小提琴的時候,漫山遍野都開花了,縱使面對毫無回應的山谷,當陣陣悠揚琴聲停下,眼前所能看到的一切都幻化為美好的存在。
當我看到這一幕的時候,腦海中想起了一個故事,一個似乎距離我很久遠的故事。在高二學習《外國小說鑑賞》的時候,曾經讀過志賀直哉的《清兵衛與葫蘆》,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清兵衛酷愛葫蘆,整天腦袋裡裝的都是葫蘆,甚至可以用痴迷來形容,甚至走在大街上,看見一個光頭老人都忍不住多摸幾下,嘴裡念叨著「這葫蘆真好看」,以至於上課沒了注意力,被老師和父親看作是玩物喪志,
父親在一怒之下更是敲碎所有的葫蘆以示自己的權威,可是沒人能夠知道,被沒收的葫蘆被人轉手賣掉,當初買的時候花的是一塊錢,而其本身已經價值五百塊了。達爾文曾經說過興趣在你未來的生活裡,更是塑造你本身的性格,而性格則能決定你的一生。小時候不知道興趣的重要性,只知道一味地學習,忽而長大之後,才發現漫長的生活裡有興趣做伴,人生也變得精彩,妙不可言。
電影雖短,餘生還長。
讓我們慢慢體味,擁抱自己,不管是曾經的小女孩,還是未來家庭支柱,做勇敢的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成為想成為的人,擁抱親人,與朋友作伴,對著陽光微笑,在風雨中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