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商業攝影的生產方式和運作方式沒有什麼大的改變。生產端,攝影師從現場拍攝到後期修圖到傳片給客戶,全程人力操作,短則兩天長則一周。運作端,很多攝影師靠轉介紹接單,供需雙方撮合效率不穩定。
不過,用戶需求卻在慢慢發生變化。一場團建結束,用戶會希望能夠快速獲取照片,滿足分享需要。過往的影像生產方式,難以滿足這種即時性、科技性需求。另一方面,攝影行業門檻不斷降低,自由攝影師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擠壓。
36氪最近接觸到的喔圖科技(成立於2014年)搭建了一個基於雲攝影SaaS的服務平臺,在生產端,利用其自主研發的「圖片直播+AI修圖系統」,實現影像即拍即出;在運作端,為攝影攝像師建立數據標籤庫,撮合適合的攝影攝像與項目需求方,提高運作效率。
喔圖的「圖片直播+AI修圖」系統主要包括閃傳技術、AI雲端修圖與直播相冊,攝影師在現場每拍一張圖片,喔圖自主研發的智能硬體「閃傳匣」會通過數據線自動讀取相機SD卡,將圖片通過4G或wifi上傳至雲端;在2s左右的時間裡,AI可以對圖片進行旋轉、色溫修復、曝光糾正以及智能選片等操作,智能修圖完畢後,即時展示在直播相冊中。
除此之外,喔圖還研發了「視頻雲導播系統」,可以實現視頻直播畫面雲端切換;「VR拍攝系統」,可以達到VR照片的快速拍攝,美化和合成。
喔圖創始人袁峰告訴36氪,喔圖的AI雲端修圖模型是基於大量的商業攝影原片和修圖後的照片進行學習訓練,在商業攝影細分領域已經超過谷歌騰訊等公司的處理技術。喔圖擁有該領域的發明專利。
喔圖AI修圖演示
除此之外,喔圖還擁有AI圖像識別技術,可以在大量照片中,識別人臉和物體並歸類。依靠這個技術,喔圖與釘釘合作推出了家校相冊功能,覆蓋幼兒園到中小學的所有學校。經識別和處理後,系統會將學生校園生活照片自動生成每個學生的專屬校園相冊,並推送給相應家長。
在平臺搭建方面,喔圖是通過兩端的標準化來進行。一方面,針對商業攝影各類常見的拍攝類型,建立品類SOP,對各種品類的機位數、拍攝流程、拍攝內容、甚至人物的遠中近景進行規定,標準化客戶需求;另一方面,建立攝影師的資料庫,對攝影師進行個性化標籤,例如擅長拍攝類型、技能水平、性格、身材、歷次活動評價、穿衣風格等。最後,平臺根據雙方的匹配度進行派單。
目前喔圖的派單方式還停留在後臺人工篩選階段,不過袁峰稱,後期有逐漸實現平臺化和自動化的打算。喔圖平臺已註冊攝影師超過6萬人,採取項目合作方式籤約,籤約攝影師需要經過考核,活躍且籤約攝影師隊伍約有近2000人。已建立體育活動SOP、團建活動SOP、 娛樂演出SOP、展會活動SOP、年會拍攝SOP等二十多個標準拍攝流程,並針對大型客戶,定製了阿里巴巴SOP、保時捷SOP、騰訊SOP等。
盈利方面,喔圖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是項目制,面向B端需求企業提供「拍攝服務+技術服務」收取服務費,與籤約攝影師分成,同時面向企業客戶提供圖片管理SaaS,實現長期服務;二是SaaS訂閱,面向攝影師出售「圖片直播」系統,AI修圖,視頻直播系統等服務,按次或者按年收費;三是技術輸出,與釘釘等第三方合作打造產品,收取服務費用。
市場推廣方面,喔圖選擇從活動和會議切入,袁峰稱,活動和會議的人流量多,喔圖的品牌露出達成的效果非常好,在接單的同時等於同時做廣告,活動中獲客成本幾乎為0。這也是喔圖營銷思路中的特色部分,喔圖在大部分對外的直播相冊系統中,都會選擇露出喔圖標識。在商業雲攝影領域發展相對成熟的公司主要有法國的Meero以及上海的Vphoto,前者也是以「AI修圖」和「派單服務」結合運行的公司,後者與喔圖有相似之處,同樣以活動切入市場。
根據喔圖提供的資料,目前喔圖客戶約2000家,月服務活動約5000場,曾負責阿里巴巴20周年、2019小米開發者大會等攝影。2019年喔圖營收接近兩千萬,其中70%來自自營項目,該品類毛利率約50%,SaaS服務毛利率約在80%。
團隊方面,創始人及CEO袁峰畢業於浙江大學,獲博士學位,2012年曾創立國內最早的拼車平臺「龜途拼車」。合伙人及CTO李浬畢業於浙江大學,此前為「龜途拼車」CTO,曾就職於騰訊及阿里;CFO楊微微為註冊會計師,擁有超過10年的財務管理和投資經驗,曾任職於立信會計師事務所。
目前,喔圖科技正在計劃Pre-A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