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童傳媒記者 莫多
「雙11」的狂歡正在熱火朝天地上演,天貓、淘寶、京東等線上電商平臺一時間成為各大母嬰品牌的「秀場」,折扣、禮包、卡券、爆款秒殺、最低價...等輪番的營銷轟炸,撩動了多少消費者的心弦——誰能在價格的誘惑面前不動心呢。而在消費者這一片「買買買」的狂歡背後,電商平臺「千萬億」計、各大品牌狂銷業績飆升的繁榮景象格外璀璨,而那些掩映在繁榮背後線下實體的落寞,在映襯之下,顯得愈發觸目驚心。
在一段時間以來,「線上電商VS線下實體門店」的二元博弈「論調」就一直存在,電商蠶食客流、線上滋生竄貨亂價...等現象,使得處境愈發艱難的實體門店視電商為「水火不容」,「雙11」這個電商「風頭無兩」的日子更是加劇了這種對立感乃至仇恨感。
筆者也注意到這種對立、仇恨不僅付諸於口號「還我河山」,而且也實踐於行動「線下門店同頻大促,與電商比拼最底價。」——「兩虎爭雄」的戲碼著實精彩,至於孰勝孰負,時間尚早,這個筆者在後面會重點關注。
文/莫多
今天的文章將從筆者「觀摩」的一場某母嬰品牌內部舉辦的「雙11應不應該做」的討論說起,討論之中,各方觀點交織,支持、反對、審慎、擔憂......頗具代表性,某種程度也是母嬰品牌在應對「雙11」電商狂歡時的一種典型。
「一家歡喜幾家愁」
「後臺鍵盤一弄,商品信息上架電商平臺,品牌在線下就涉及到上萬家門店,物料能否及時到位是一個大考驗。」當品牌是否要大力參與「雙11」這個話題被老闆拋出時,「反對」聲就立馬響起。
負責倉庫、物流的主管首先發言,從物料補給、運輸等角度提出自己的疑惑。「雙11時,我們加班加點的清點訂單、發貨;雙11過後,如果消費者退貨,又得加班加點的處理退貨。」
「消費者在雙11的購物行為大都是衝動消費,吭哧吭哧的買回去,大把大把的退貨經常有。」
「雙11」訂單多、物流壓力大,發貨、退換貨等問題的繁瑣程度、難度更甚以往,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前線的物流人員還是後方品牌的倉儲分管人員,都有理由投出反對一票。
物流的吐槽剛結束,品牌業務員就反映了下面經銷商的「躁動」:「品牌在雙11電商平臺搞促銷活動的話,一些在雙11之前就已經補好貨的經銷商、門店紛紛要求補差價、補贈品,有些渠道商甚至要求再次補貨,如果他們在雙11中銷量沒有上來,回過頭來還要要求廠家解決庫存問題。」
要求補差價的行為不止會引發渠道商的躁動,消費者何嘗不是,一旦發現自己買的產品雙11節日前後價格跳水嚴重,就會不滿,如果品牌方處理不力,就會引發消費者對品牌的「怨言」。
價格大降的行為本身就有傷品牌,「白菜價,得不償失,是在用低於成本的價格在搞促銷,吃力不討好。」
最受傷的當屬終端門店了。
品牌的培訓負責人講述了自己在門店的遭遇:自從品牌產品上線電商平臺,但凡遇到節日大促,就能感受到門店老闆、導購惡狠狠的「敵意」。
「飯做好了,打走了廚子」、「卸磨殺驢」...在門店眼中,線上搞大促的品牌無異於「負心漢」「白眼狼」,品牌的市場基礎,經過一線門店的辛苦培育,在一場「雙11」中就被瞬間收割走了。這樣的擔憂似乎也情有可原。
在一片反對、擔憂的聲浪中,不難看出,品牌的「雙11」只是「一家歡喜幾家愁」的電商「獨樂樂」。
更可怕的是沒銷量、沒績效
比起擔心物流繁瑣、渠道的積怨,這家品牌所面臨的更嚴峻的問題是:銷量沒有起色。
「十月份的銷量差,公司員工的績效少的可憐,如果雙11沒有行動的話,這種情況只能更慘。」在這家品牌的老闆看來,雙11正是一個難得的契機,幫助品牌衝刺銷量,緩解前兩個月淡季的不力表現,當然,這也是幫助員工增加績效,增收的有效方式。
「雙11、電商的強勢,已經成為一股洪流,無論品牌還是經銷商、門店都逃不掉,既然避不開,就勇敢應對,方案確定了,就堅決執行。」當然,這場討論的結果似乎不用多疑,於這家品牌而言,比起來自內部外部的抱怨、憂慮,銷量的多少、電商倒逼下生死存亡的思考權衡更重要。
疫情衝擊下,對於某些品牌來說,「生存」的焦慮感在這一年將格外強烈,他們卯足了勁渴望在長達半月之久「雙11」中打一個翻身仗,彌補「黑天鵝」侵掠中失去的東西,同時衝刺一下任務量,過一個餘量很足的「冬天」!
我們注意到很多羊奶粉品牌都參與了此次的「雙11」,佳貝艾特、蓓康僖、倍恩喜、藍河、合生元可貝思、朵拉小羊、和氏、羊羊100、歐鉑佳、可瑞康、卡洛塔妮、聖特拉慕、智冠、BUBS、百躍、紅星美羚、明一天籟牧羊、悠滋小羊、維愛佳、美力源、聖唐乳業、貝拉米、歐能達、歐仕達等主流羊奶粉品牌都在預售階段表現亮眼。
「雙11」第一波預售結束,線上激戰正酣,各羊奶粉品牌的表現如何、不同品牌有怎樣獨特的「雙11」營銷策略,他們又是如何克服阻礙、紓解渠道與消費者擔憂的呢?《中童觀察》將會持續給予關注。
點個在看,2020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