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眼見他起高樓」,用這句話來形容今年以來的工業大麻板塊,一點都不過分。就2019年一季度來看,工業大麻概念股的漲幅不可謂不驚人。
不過,這場暴動又似乎帶了一點迷幻色彩:一方面,所謂工業大麻概念股裡面充斥著無釐頭故事與橫飛的段子,一度甚至出現了毫不相干的個股只因產品涉及「麻」字就飄紅;另一方面,機構投資者對於這一行業似乎了解不多,以至於相關深度研報不得不從「工業大麻是什麼」開始做知識普及。
科普與暴漲齊飛
雖然工業大麻的股價暴漲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但你可能並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
不過這也沒關係,因為不僅是你不知道,其實大多數的機構投資者在2019年一季度以前,可能也並不清楚工業大麻究竟是什麼。直至3月17日,興業證券標註為「行業策略深度」的研報中,作者開篇還要事無巨細地陳述,工業大麻是什麼、工業大麻的產品有哪些、一般大麻與工業大麻的葉子、種植條件有什麼區別……
興業證券的科普並非孤例,3月8日國金證券標註為「行業深度研究」的工業大麻行業研究報告、3月15日天風證券的深度系列報告等多份報告,同樣不得不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解釋著工業大麻與娛樂大麻的區別。
那麼,以科普開頭的工業大麻行業深度報告後續論述的又是什麼?總體來看,這些報告的落腳點主要可以歸納為兩點。
一是政策解讀,國內外的相關政策正在放開,全球工業大麻的合法化國家達30餘個,我國黑龍江與雲南省工業大麻實現合法化,工業大麻正在被合法化種植和流通。
二是前景展望,從海外的案例來看,工業大麻可以廣泛用於紡織、造紙、食用油、功能保健食品、化妝品、醫藥、生物能源、建材、新生物複合材料等行業,因此,反觀國內市場,一樣是擴張可期,發展潛力巨大。
股價走勢很好看,市場前景很廣闊,只是有些蹊蹺的是,工業大麻並非今年才突然出現的新話題,而在這一次股價狂飆之前,卻幾乎未見任何相關的主題研報。
從概念到利潤,有多遠?
天風證券今年3月的報告中曾經做過統計,截至2019年1月全球有41個國家宣布醫療用大麻合法,超過50個國家宣布CBD合法。合法化進程、大麻素應用的拓寬促進行業高速增長。根據歐睿國際的數據,2018年全球大麻合法市場約120 億美元;至2025年,合法產品市場規模將達到1660億美元。大麻素CBD需求提升,未來兩年增速有望接近80%。
不過,國金證券的研報曾跟蹤過Tilray(一家美股大麻概念股上市公司,也是最早獲得加拿大衛生部在加拿大種植培育工業大麻許可證的公司)的利潤數據,Tilray的毛利率在2018年前三季度提升至 40%以上,但淨利潤端仍處虧損狀態,且在2018年年內的虧損額逐季擴大。
Tilray尚且如此,無怪乎國金證券就這一行業的策略結論是,短期內工業大麻行業仍處在概念導入期,在相關上市公司的收入與利潤端短期內較難體現。中期來看,伴隨國內政策的邊際變化,以及相關產品的新應用場景出現,在催化股價表現的同時,企業收入及毛利會受產品落地的影響開始部分兌現。
無獨有偶,太平洋證券的報告中也總結過,我國大麻二酚處於發展初期,下遊應用市場還未打開,近期國內企業紛紛布局工業大麻,催化下遊市場想像空間。但從「想像空間」一詞不難發現,至少在當下的國內,工業大麻從概念到利潤之路,距離目的地或許路途仍遙遠。
既然從概念到利潤之路仍漫漫,為何工業大麻這個行業會橫空出世?
有人說這個概念是從北美一路火爆而來的。比如,美國總統川普在2018年《農業法案》上簽字,將含量低於0.3%THC的大麻從「受控物質法」中刪除。全美範圍內工業大麻全面合法化刺激了美股相關股票大漲。又如,2018年加拿大成了烏拉圭之後的第二個將娛樂大麻合法化的國家。
既然提到了美國和加拿大,那麼在多寫一筆Tilray這家在美國上市的加拿大大麻概念股公司。自2018年7月以17美元/股發行價上市後,Tilray雖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股價暴漲並一度觸及300美元,但大起之後還有回落。
因為一度驅動這個美股大麻概念股暴漲的,並非財務上的支撐,而是消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