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現在很多家庭還都是媽媽帶娃,爸爸偶爾觀賞。美曰其名的說要賺錢養家,從而毫無有心理負擔地對孩子置之不理。認為帶孩子,就是女人的事情。
但也有不少家庭是爸爸帶孩子,並且還帶得不錯。有關專家根據長期的調查研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一個家庭裡,有個人帶娃,媽媽都比不上,這個人就是爸爸,帶出的孩子長大後比較有出息。進入社會之後,抗壓、抗挫折能力也比較強。
與媽媽相比,爸爸往往更具冒險精神、探索精神,性格也更加外向,因此如果爸爸能夠多多的參與孩子的日常教育,對孩子今後的發展自然大有好處。
正如我們所見,現如今「喪偶式育兒」變得愈發普遍,大多數家庭都是由媽媽單獨照顧孩子,或者是交由雙方父母幫忙撫養。
其實這樣做並不明智,畢竟撫養孩子是夫妻雙方共同的義務,只有爸爸和媽媽都能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陪伴孩子共同成長,才能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性格。
為什么爸爸帶出的娃,媽媽比不了,長大更有出息呢?因為爸爸帶娃有三大好處,其他人比不了
一、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試想,如果孩子長期得不到爸爸的陪伴,一直跟隨媽媽長大,這對孩子的內心深處自然會對爸爸有所埋怨,甚至對婚姻感到絕望。
如果孩子由爸爸帶大,寶爸寶媽都能給予孩子充分的陪伴與愛護,孩子自然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長大後也能更勇敢地承擔起一個小家的責任。
同事阿林因工作原因常年出差,就連春節都沒時間回家,只得把撫養孩子的重擔全都交由妻子。其實阿林是愛孩子的,但因為他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了,忙起來連打視頻電話的時間都沒有,所以孩子對他感到非常陌生。
看著孩子的眼神裡充滿了恐慌無助,阿林心如刀絞,不久後又從老師那裡得知阿林有些自卑,在小組活動時表現得很不積極,一點責任都不想承擔,以至於受到了同學的排擠。
直到這時,阿林自己的缺失給孩子帶來了多大的負面影響,於是乾脆換了個崗位,儘量縮短出差的時間,儘可能地彌補這些年的缺失,這才讓孩子的情況慢慢好了起來。
由此可見,爸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由爸爸帶大,孩子肯定將更具責任意識,長大後也能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二、有助於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
性格雖不足以決定人生,卻能影響孩子的人生軌跡和發展方向,如果能幫助孩子擁有良好的性格,自然能為他們今後的發展打下牢實的基礎。一般來講,爸爸比媽媽更外向,更喜歡戶外運動,所以由爸爸帶大的孩子往往性格更好。
特別是年輕的爸爸們,大多數都喜歡在家裡做休息日帶孩子出門玩耍,比如帶孩子去戶外爬山、遊泳,參與各種各樣的體育鍛鍊,或是去天文館、博物館了解更廣闊的天地。
這都有助於開闊孩子的視野,讓孩子結識更多新的朋友,運動還有助於讓孩子擁有勇往直前、絕不輕言放棄的優秀品質,這都能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好。
斯坦福教授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雖然爸爸帶孩子,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會更好,但媽媽的陪伴與教導同樣也很重要。
給各位寶媽分享一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此套會有由多名育兒專家聯合編制而成,每個故事都是經過精心設計,每天讀給孩子聽,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性格和優秀的品質。
全套共10冊,分別為《我能保護自己》、《勇敢做自己》、《媽媽我能行》、《做最棒的自己》、《養成好習慣》等,通過繪本學習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自信和勇敢。
有需要的家長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點進鏈領券購買更便宜,平均一冊只需幾塊錢
三、有助於讓孩子擁有較強的行動能力
爸爸是家庭的頂梁柱,也是小家中行動能力最強的人,燈泡壞了由爸爸換,馬桶壞了由爸爸修,就連孩子的玩具壞了爸爸也能幫忙修理,簡直是行動派的代表人物。
由此可見,爸爸對外界的依賴性較小,凡事都喜歡自己動手去做,如果孩子由爸爸帶大,也會在耳濡目染下對親自動手做事產生濃厚的興趣。
擁有良好的行動力是成功的前提,如若孩子擁有較強的行動能力,就不會在精神上過於依賴他人,也不會成為拖延症患者,更有益於孩子的個人成長與發展。
總結:由此可見,由爸爸帶大的孩子的確更有出息。男孩子跟著爸爸長大將更有責任感,更有男子漢氣概,今後一定能夠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取得優異成績。
女孩子跟著爸爸長大將更加自立自強,擁有敏捷的思維與開朗的性格,今後無論在家庭方面還是事業方面都能成為強者。所以我們也希望各位爸爸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在孩子身上,可千萬不要錯失了孩子寶貴的童年時光。
另外,還有一套不錯的書也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價格便宜又適用,有需要的家長,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進入連結領券購買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