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藍同學。今天呢,為大家帶來一部優秀的喜劇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該電影由米叔也就是阿米爾汗主演,改編自印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小說《五點人》。極其搞笑,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哦。看完的可以在評論區一起討論一下。
「我們的明天充滿未知,他卻今朝有酒今朝醉,每一分鐘都活得那麼充實。」
這句歌詞(漢譯)大概就是對阿米爾汗飾演的蘭徹的最佳的寫照吧。伴隨著空靈的歌聲從山谷中響起,盤山路上紅色小車內的法罕、拉加和「消音器」踏上了尋找大學同學蘭徹的旅途。在法罕和拉加的印象中,好朋友蘭徹就是那麼一個在自己等人迷茫的時候能夠過好每一天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做著於自己有意義的事,哪怕與權威格格不入。
電影中,校長「病毒」在開學儀式上堅持著那陳詞濫調般的「競爭論」,在演講最後還不忘掏出那隻太空筆來加以佐證。卻被蘭徹提出了「鉛筆取代百萬太空筆」的問題,驟然之間,這位「權威」被難住了。又有在上課時,教授提問「機械」的概念,蘭徹的學以致用加以理解的「上上下下」的回答讓教授勃然大怒,但「消音器」那一連串的生硬的廢言卻被教授稱以「wonderful」。這是對所謂「絕對權威」的嘲諷與否定,更是對生硬的「填鴨式教育」的一種否認。
「爸,我做一名攝影師會怎麼樣呢?掙得少一點,房子小一點,車子小一點,但我會很快樂,會真正的幸福」
追隨心之所向,這是蘭徹給法罕的忠告,喜愛攝影的法罕攝於父親和家庭的壓力選擇了自己本不喜歡的機械工程。在蘭徹的鼓勵與自己的醒悟下,法罕最終放棄了面試的機會向父親表明了自己的理想,得到了父親的認可,成為了著名動物攝影師安德烈·伊斯特凡的助理,後來也成了著名的動物攝影師。
看吧,所謂最好的並不一定是最好的,自己最喜歡的才是最適合自己的。或許我們在某些時候會迫於現實選擇妥協,但追隨心之所向,勇敢的踏出自己想走的那一步,才會將未來走得更好更遠。
而放下恐懼,則是蘭徹給拉加的建議。拉加想當工程師,但是沒自信,寄信心於神佛。家裡很窮,父親原來是郵局郵遞員,現癱瘓在家;母親退休了,經常嘮叨;還有她的姐姐卡摩因家裡無法負擔一輛車的陪嫁而變成剩女。後來因為在院長家門口小便被勒令退學而選擇了自殺,摔斷了16根肋骨和兩條腿,從此開始思考人生。後來蘭徹的鼓勵下脫離了植物人的狀態,康復了。最終在畢業前面試成功,致使院長刮掉鬍子,後來成為一名大工程師。
所以恐懼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面對恐懼,無法克服恐懼。我們所能寄託的從來只有我們自己,朝著自己的目標,無畏的前行,才會獲得最後的成功!
儘管電影終究只是一場理想主義的夢,卻一點不落的折射了現實。面對權威,有人選擇盲目聽從,不敢有絲毫疑問;面對理想,有人屈於現實卻又不甘於此,心懷矛盾。但有些人卻已經自己成為了新的權威,有些人勇敢的踏出了邁向夢想的第一步。
或許大部分人只是前者,但仍有選擇成為後者的機會。因為我們,本就應像風一樣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