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一個拍攝雪的好時節,畫面簡潔而優雅,呈現了一個充滿詩意的白色世界,也給我們營造出了絕佳的人像攝影環境。
那麼,如何把雪景人像照拍得更唯美、夢幻呢?不妨一起隨著29張示例照片,從前期拍攝到後期,給大家總結7個實拍技法,希望大家現學現用,在這個雪季拍出夢幻的雪景人像照。
1、服飾、道具的選擇
首先是,服裝風格上,現代服飾和造型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感受。當然除了日常服裝外,也可以選擇漢服、和服、JK服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示例1,淡藍色毛衣,和諧色的服飾更加營造人物的文藝、溫柔之感,同時,帽子更突顯畫面的溫暖之感。
示例2,皚皚白雪撞上漢服,一股穿越千年的古典氣息迎面撲來,美的如詩如畫!大面積的雪地,一襲紅衣的人物主體更加突出。
需要注意的是色彩的搭配,由於拍攝場景是雪地,主色調是白色,所以服裝的選擇可以根據拍攝風格而定。一種思路是和諧色,如米白色、駝色、淺藍色、淺綠色,打造出一種清新淡雅的照片風格;一種思路是鮮豔色,如紅色、黃色等與雪有較大色彩反差的顏色,突出人物主體,同時也展現出被拍攝者活力十足、愉悅感;最後便是暗色系列+性冷淡風格,如黑色、墨綠色,突顯冷酷、安靜、憂鬱等情緒。
示例3,米白色以及雪白的環境,打造出一種清新淡雅的照片風格,但照片整體就會顯得比較寡淡。此時,搭配上一條黑色的圍巾,為畫面增色不少,同時,也為畫面增加溫暖感。
示例4,相較於淺色系,紅色服飾及亮色的圍巾飽和度會高很多,暖色調性質給人帶來一種溫馨愉悅感,同時也展現出被拍攝者活力十足的一面。
示例5,暗色系列+性冷淡風格,突顯人物安靜、憂鬱等情緒。
至於道具方面,能用到的道具有很多,如傘,相機,氣球,泡泡水,水果,書籍,樂器等基本上能想到的道具都可以用,甚至是隨處可撿到的落葉也是很好的道具之一。此外,帽子、圍巾、手套等等,也是增加元氣少女感的好配飾,也是增加保暖的好方法。最直接、最好玩、最有冬天味道的道具就是雪了,要善用雪來製造氛圍。
示例6,帽子、圍巾、手套三件套,增加元氣少女感的好配飾,也為人物增加保暖,畢竟哆嗦的模特肯定表情不會很自然,要做到自然從容,保暖工作還是很重要的。
示例7,選擇落雪作為道具,不僅可以有場景代入感,而且還會增加女生的柔美氣質。
2、場景的選擇
拍攝地點的選擇比較隨意,花海、樹林、馬路邊都是非常理想的拍攝場景,還有色彩鮮豔的遊樂場、有著很多綠色植物的公園、空曠的草坪、天台以及公車上,甚至是灰色的天空等。場景越簡約越好,儘量簡潔,攝影是做減法,特別是構圖,簡單的背景才能拍出乾淨清新的照片。
示例8,有著很多植物的公園,是拍攝的理想場景,植株上及地面的落雪增添了雪天的氛圍感。
示例9,以雪地作為背景,簡約的背景更加突顯人物主體。適當的撒點雪花在頭上,可以增強畫面的融入感。
在這裡要著重說的是古裝場景的選擇,古裝人像不僅要注重畫面的古典,同時還需要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拍攝時要突出人物,還需要人物和環境相結合,以求獲得唯美的意境和細膩的畫面感。常見的場景有:園林類、山林類、水邊、廟宇等,在拍攝時注意角度與構圖的靈活選擇,因地制宜的做出調整,避免現代的元素入景,破壞畫面的美感。
示例10,低角度構圖,避免現代的元素入景,破壞畫面的美感。同時,低角度取景使得倒影的呈現更加完整,為畫面增加美感。
示例11,園林類場景,建築美與自然美相融合,為畫面增加了詩情畫意的意境美。同時,低角度俯拍,避免了現代元素的幹擾。
3、光線的運用
雪天的散射光,光線效果平淡柔和,特別有助於呈現靜謐的氛圍,同時,落雪可以為畫面增加雪天的氛圍感。但由於易出現畫面平淡,缺乏層次感和立體感,因此,選擇虛化、透視、前景等的運用,消除散射光拍攝所造成「過於平淡」的現象。
示例12,雪天的散射光,為畫面營造靜謐感,突出人物孤獨、寂寞感。同時,運用虛化背景的手法,增加了畫面的立體、層次感,避免了畫面「過平」的現象。
而雪夜的拍攝,可以用各種燈籠,煙火等等,逆光無疑是很好的選擇,逆光拍攝比正面打光更加容易,光源也更好選擇,例如車燈、路燈等都是很不錯的光源。
示例13,藉助燈光營造出夢幻的光影效果,發光的道具在暗色的環境中成為視覺中心,也為畫面增添冷暖對比。
而雪後初晴的拍攝,多選擇清晨或者傍晚進行拍攝,此時太陽入射角度較小,雪地反光較弱。在陽光的渲染下,呈現出淡淡的金色,照片會呈現出不同的冷暖對比和強烈的視覺效果。
示例14,選擇午後陽光,此時光線都較為柔和,顏色最飽滿,照片呈現出不同的冷暖對比和強烈的視覺效果。
選擇逆光或側逆光拍攝,增添夢幻唯美之感,此外,還能表現冰雪的明暗層次和雪粒的透明質感,影調也富有變化。
示例15,逆光中的輪廓光,髮絲和天上的點點飄雪更能增加夢幻的感覺。
4、POSE篇
人像照片的最重要的傳達是情感,動作只是輔助。但對於許多新手來說,拍攝經驗不足容易失去靈感,腦袋一片空白,那麼,必要的動作對於出片有很大幫助。眯眼、轉頭、背手、伸懶腰、眺望遠方等都是非常適合的pose。
示例16,讓模特直視鏡頭,使用虛化手套為畫面增加層次、空間立體感,同時為畫面增加夢幻之感。
示例17,側臉不看鏡頭、手握傘、眯眼等動作避免了面對鏡頭的尷尬,同時,畫面大量留白,為畫面增加空靈感,增加了人物的古典、書香氣質。
如果僅僅是靜態拍攝,可能會顯得不夠自然,這時可以拍攝走路、回眸一笑、躲迷藏玩耍等動作,捕捉動態效果。別忘了學會跟落雪等道具的「互動」,要善用雪來製造氛圍,無論是捧雪、拿雪,還是拋雪,都可以讓你的照片看起來有趣又好玩。
示例18,回眸,捕捉動態效果。
示例19,讓模特輕撫蘆雪花的動作,這些細節都有很好的敘事性,同時避免了面對鏡頭的尷尬不自然。同時,輕撫的動作為人物增加溫柔、體貼的畫面性格。
示例20,同樣不看鏡頭,模特專注自己跨步向前走,配合手插口袋、低頭等小動作,讓畫面增加了俏皮、生動的情緒,給觀看者留下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5、構圖及布局
想要拍出一張具有美感的人像照,除了模特的姿態、顏值外,起主導作用的無外乎是構圖!
示例21,藉助虛化的枯草樹枝條作為前景,增加畫面的層次感、氛圍感。更重要的是,人像拍攝中,虛化的前景可以遮擋住部分身體,能遮住模特身材的一些缺點,同時也能遮擋雜亂的拍攝環境,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
示例22,運用大光圈的虛化效果,使得雜亂的背景更簡單化,起到突出人物主體的作用。同時,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空間立體感。
如果無論怎麼取景都不滿意,不如試試拍特寫吧。局部特寫不僅可以避開雜亂的環境,而且可以發掘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即把最美的一面表現出來。另外,在一組人像照片中,局部的特寫照片也能對故事和畫面作補充。拍攝時不妨多留意一下模特的手、嘴、下巴、肩膀、腿部等,總會有你意想不到的畫面出現在你眼前。
示例23,相對「凌亂」的場景,採用局部拍攝以簡潔場景,從而增加照片的感染力。此外,局部特寫增添一種神秘、唯美的感覺。
如果可以找到相對人少的拍攝場地,不妨多拍一些環境元素,讓人物和景色相互輝映,相互出彩。可以不用太多的表情,也不用擔心有鏡頭尷尬症,拍法可以很自由,拍背影、拍正臉、拍側顏,姿勢更加隨意,照片顯得更加輕鬆。
示例24,「帶人入景」,將模特安排在右方,視線留白突出人物主體。
此外,角度和景致的變化,讓照片的視覺效果多樣化,從而增加照片的感染力。
示例25,旋轉鏡頭,讓照片的視覺效果多樣化,從而增加照片的感染力。
6、拍出落雪的動感
雪花,如散落的花瓣,在空中旋轉、飄落,是浪漫、唯美與夢幻的象徵,也是很多人夢想中的畫面。遇見這樣的畫面,又怎麼能錯過呢?
示例26,選擇深色的樹林作為背景,把白色結晶顆粒的落雪顯出來;同時,選擇逆光或側逆光拍攝,既能表現冰雪的明暗層次和雪粒的透明質感,影調也富有變化。
很多時候我們拍攝並不會趕上正在下雪,這時候我們可以製造「下雪」的感覺。也可以撒雪來製造飄雪,或者用嘴吹散手中的雪都是可以的,很容易拍攝出飄雪的感覺。
示例27,要定格落雪的動態瞬間,依據場景的光線情況和飄落的速度,大約1/250秒,就能清晰拍攝落雪在空中的姿態。如果光線情況良好,可以將ISO降低到最低,快門速度也相應進行提升,如1/500秒甚至更高。
關於落雪動感的拍攝,可參見前文為何拍不出「落雪紛飛」的效果?19張正反示例照,帶你找找原因~
7、後期
雪景人像的拍攝,往往會出現整體偏灰不明亮,膚色暗沉偏黃不通透,衣服和背景的色彩也不鮮明,整個畫面顯得不夠乾淨等情況。後期思路:打造通透感,通過提亮膚色,使衣服和背景鮮亮達到通透乾淨的效果。
示例28,打造通透感,通過提亮膚色,使衣服和背景鮮亮達到通透乾淨的效果。
最後,相信很多人在拍攝過程中會遇見由於相機設置問題而造成的難題,篇幅原因,這裡不再贅述。可參見前文怎麼能拍出好看的雪景?雪景的拍攝技巧
總結
看完之後,有沒有學會一點點的拍攝方法呢?不妨等著下雪天出去拍起來吧!最後,再次提醒大家,做好保暖和防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