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執導最貴電影來了!國外口碑已炸裂

2021-01-20 一條

9月4日,本年度最神的爆款大片來了: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信條》。

一年前,關於此片的消息就已經在網上瘋傳:

超過2億美金的大製作(合人民幣14.62億),

輾轉七個國家拍攝,

實拍狂魔諾蘭為了拍一場炸飛機的戲,

「衝動購買」了一架波音747飛機並且真的把它炸了。

然而《信條》最令人稱奇的還是點映以後,

全球幾十個專業影評人,

沒有一個人能夠一句話概括出這個電影到底講了什麼。

看過的人最普遍的感受是「懵」「腦炸」,

有人說這部片子根本不怕劇透,

因為其實你「無法劇透」。

諾蘭跟全球觀眾玩了一個巨大的智力遊戲,

「一刷全懵逼,二刷是基本,三刷才敢出門討論」。

一條有幸受邀觀摩了媒體點映場,

採訪了兩位主演,

還拿到了諾蘭的獨家視頻解說,

接下來,我們為大家奉上觀影秘笈:

《信條》的正確打開方式在這裡了!

編輯 | 石鳴

諾蘭的新片《信條》,很諾蘭。

畢竟是諾蘭「幾十年磨一劍」的想法。這部電影,他既是導演,又是編劇,劇本打磨了六七年,內容一直是機密,他對身邊的人都絕口不提。演男一號的約翰·大衛·華盛頓被叫去試鏡,和諾蘭聊天聊了兩個小時,都還不知道自己要演什麼。演女一號的伊莉莎白·德比齊是被關在小黑屋裡讀的劇本。

諾蘭自己把這部片子定義為「間諜驚悚片」。他從小就是「詹姆斯·邦德迷」(對於一個英國導演來說這一點兒也不奇怪)。他最喜歡的一部007電影就是《007之女王密使》,並且以此為靈感來源,拍了《盜夢空間》。三年前,還傳出過他要執導新一部007電影的消息。結果我們等來了《信條》。

「通過這部片子,我希望觀眾可以體會到我小時候觀看特工電影的那種興奮感。」諾蘭說。

男主角沒有名字,代號就是「Protagonist」(意為主人公),是一名身手了得的CIA特工。他被派遣去執行一項任務,要「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他滿世界奔跑,順著一條又一條新線索,終於順藤摸瓜找到了大反派的老巢。

反派名叫薩塔爾,是個俄羅斯軍火商,他的目標就是要發起一場核爆,摧毀整個世界。在一正一邪的較量中,神秘組織「信條」浮出水面,薩塔爾的妻子凱特、男主角的戰友尼爾也都加入進來。最終結果當然是正派獲勝,順利拯救了世界。

你以為這就是電影的全部了嗎?錯!而且怎麼可能?這可是諾蘭。

「我隨時準備嘗試間諜片類型,但是,如果不搞出點兒新意來,我是不會拍攝的。」

諾蘭做的是,計劃拍一個類型片,然後顛覆這個類型,甚至偽裝到你一眼看不出原來是這個類型。

《盜夢空間》裡的大樓翻轉,是諾蘭電影的經典一幕

「我們對《盜夢空間》這類『偷盜類型』所做的顛覆,也就是將《信條》代入間諜類型的方式。將《盜夢空間》歸類為偷盜電影,並以這種方式將《信條》歸類為特工電影。」

諾蘭向來不吝於談論自己電影的靈感來源。《蝙蝠俠:俠影之謎》的美學來自《銀翼殺手》,《盜火線》啟發了《蝙蝠俠:黑暗騎士》,《星際穿越》則明顯要追溯到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拍片過程中,他還會給團隊成員不斷播放這些片子,從中吸取靈感。

然而,在拍《信條》的整個過程中,他「破天荒地」一次也沒有給大家放過007電影,甚至要求自己不準看這些電影。「這絕對是我這輩子以來經歷過的最長時間的對詹姆斯·邦德的戒斷期。」

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007電影已經滲透在我的血液中,成了我的文化基因,我希望自己在拍《信條》時,只從過往的印象出發,而不要受到某些具體細節的影響,這樣才能做出創新。」

諾蘭指出,信條的故事「取材於時間及我們對時間的體驗,並將科幻小說的元素與經典的間諜片元素結合了起來。」

挑戰來了:時間逆轉、電影史和諾蘭宇宙

《信條》的預告片裡,直接打出了這部電影的關鍵詞:時間逆轉。

預告片裡,你能看到若干似乎是倒帶播放的畫面:子彈倒退回到槍膛,汽車倒著開。

但還有這樣兩個畫面難以解釋:大樓爆炸的碎片坍縮回去,重組為完整的大樓——這是倒序,但還沒完,緊接著大樓又爆炸了,碎片橫飛——這個正序畫面很像之前倒序的回放。

男主角一隻腳準備踏進一個水坑,水坑裡的水迅速收縮(倒序播放效果),但就在他踏下去的那一刻,水花四濺,和我們正常世界裡看到的一模一樣。

這提示我們,《信條》裡的所謂「時間逆轉」,絕不是那種早已淪為俗套的時空穿越。諾蘭自己也在採訪中強調,這絕不是一部關於時空旅行的電影。

也許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回到這個電影的標題和海報。「Tenet」,中文翻譯為「信條」,這是這個單詞的本意,但是卻沒有辦法翻譯出這個單詞左右對稱的形式感。以「n」為中心,單詞同時向左右兩個方向延伸出等長的距離。

之前的電影海報

更早一點,這部電影的Logo不僅是左右對稱的,同時還是對角線對稱的,後來因為與另一個自行車品牌的Logo設計重合,諾蘭不得不改掉了《信條》Logo的呈現方式。但這仍無損於片名對影片結構和敘事邏輯的揭示。

「時間逆轉」,是理解《信條》一片的核心元素,是諾蘭在這個片子裡獨創的對於時間的想像。

我們通常認為,時間永遠是從前往後、從過去到未來、順著一個方向單向流動的。但是《信條》中,諾蘭創造出了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裡的時間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後,甚至在同一個空間中,時間可以同時向前和向後。

所以我們在正常世界裡看到了子彈回到槍膛。這不是在穿越時空,而是這個子彈屬於「時間逆流」的那個世界,我們肉眼看是子彈回到了槍膛,但是在時間逆流的邏輯下,子彈是發射了出去。

如果正向時間世界裡的人想控制、撿起這顆逆流世界裡的子彈,該怎麼做呢?那就應該像片中男主角一樣,把子彈扔出去——因為扔的這個動作,等於逆向的「撿」。

片中有不少篇幅用於交代男主角困惑地適應如何與來自這個「時間逆流」世界的人和物打交道。他如果向前進,就必須後退,如果想攻擊,就必須防衛。甚至如果想說話,句子的結構也必須倒過來,從後往前說。

諾蘭在挑戰觀眾的智商,也在挑戰演員的智商。尤其是考慮到有很多動作戲,打鬥動作都必須反著來。那麼,一個時間正向世界的人和時間逆流世界的人遇上了,彼此是敵人,他們會怎麼打?

《信條》的製片人、諾蘭的妻子艾瑪·託馬斯承認,「當我初讀劇本時,大篇幅嚇到我了」。男女主演在我們的採訪中一致承認,這是他們演過的「有史以來最難演的電影」。

「我以前從未看到過類似之物,誰也沒有,」約翰·大衛·華盛頓說。

細看海浪的方向是反的

一個時間逆流的世界,是一個完全反常識、反本能的世界。我們過去熟悉的規則和邏輯都統統失效。諾蘭專門請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幫他檢查了劇本,索恩2017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曾任《星際穿越》的科學顧問。

諾蘭說,拍戲的時候,團隊裡的「每個人都必須非常警惕」,因為「你無法按照本能行事,而是需要培訓及磨合。」

約翰·大衛·華盛頓說,「這是開拓性的特技訓練。除了訓練還是訓練,直到可以不假思索地做出反應才行。這需要日復一日的重複練習。我在該片中投入的體能運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諾蘭指出,實際上,正是因為有了電影,才有可能誕生《信條》這樣的想像力和呈現方式。「在電影攝影機問世前,人們無法想像慢動作或反向動作之類的事物。因此,電影本身就是使這個項目得以實現的時間窗口。從字面上看,攝影機存在,《信條》也隨之存在。」

他的妻子、製片人艾瑪·託馬斯說,《信條》正是趕上了電影工業發展的好時候。「若是回到十年前,我們是做不出來的。」

十年前,諾蘭曾經是第一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大片的人。他喜愛IMAX攝影機和大畫幅膠片,因為能給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感」。

如今,《信條》裡的絕大部分場景也都是用IMAX攝影機拍攝。為了拍出逆向效果,讓IMAX攝像機能夠倒帶運行,是諾蘭碰到的最大挑戰之一。

技術人員重建了膠捲盒中的機械部件,並重構了電子元件。最終,《信條》一共用掉了160萬英尺的IMAX膠片,打破了諾蘭自己的記錄,很可能也打破了電影史上的記錄。

除此之外,影片裡還用到了各種技術,遠比單純讓攝影機「倒帶」複雜得多。比如,全體演員同時正向或逆向、向不同方向奔跑和戰鬥,車輛在高速公路上同時正向和反向行駛。

「從製片的角度來看,本片不僅是克裡斯製作的最為恢宏的電影,而且其敘事方式是前所未有的。當你注意電影的發展軌跡時,每部電影似乎都是以過去為基礎的。因此,這部電影絕對是我們多年經驗的產物。」艾瑪說。

這是一部「為影院而生」的電影

主創團隊所有人在採訪中都反覆提到,《信條》是一部為影院而生的電影。

因為疫情的影響,《信條》的配樂是寫好各個聲部之後,分別發到不同的樂手手中(演奏者們是洛杉磯管弦樂團的成員),他們各自在家裡錄好自己的聲部之後,再寄回給劇組,融合到一起。

諾蘭說,在創作過程中,「做每個決定時,我都會想到觀眾聚集在電影院裡,看著大銀幕的場景。這影響了我們做出的每個選擇以及我們所做的一切。」

諾蘭給男主角的扮演者約翰·大衛·華盛頓講戲

片中大反派的扮演者肯尼斯·布拉納說,「所有電影都沒有隨意拍攝的鏡頭,但是克裡斯諾蘭電影的每一幀,都讓你判斷故事是否隨時會節外生枝。」

諾蘭酷愛實景。為了完成拍攝,《信條》劇組去到了七個國家:愛沙尼亞、義大利、印度、丹麥、挪威、英國和美國。

愛沙尼亞:

為了拍攝,劇組修復了位於愛沙尼亞塔林的昂達場館Linnahall。

這座場館本來是為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而建的,當時愛沙尼亞還是前蘇聯的一部分。場館富麗堂皇,可以俯瞰波羅的海,建築融合了野獸派藝術與瑪雅神廟的風格。

然而,當諾蘭團隊抵達時,場館已經廢棄了大約十年。工作人員進行了徹底打掃,重建了舞臺,拋光了混凝土表面,修理大門,更換了大量的玻璃,修復了現場的照明設備,添置了新的照明設施,還花費了大量時間處理所有觀眾座椅和地毯。

在愛沙尼亞,還拍攝了片中最有名的飛車戲。劇組封鎖了一條六車道高速公裡的八公裡路段,位於愛沙尼亞人口最稠密的中心區。

片中所有的飛車戲份都是真實拍攝的。也就是說,哪怕是逆向行駛,那也是一輛每小時時速50到60英裡的真實汽車。

對於如何反向控制汽車,劇組做了很多測試,組建了一支來自愛沙尼亞、布拉格、英國的資深特技車手團隊,在一條廢棄的跑道上從頭至尾的排演。

演員也都是坐在駕駛位上親自真實駕駛。不過出於安全考慮,所有的主人公車內或頂部都安裝了操縱吊艙,裡面隱藏著特技駕駛員,他們是汽車的實際操控者。

義大利阿馬爾菲海岸:

這裡是劇中大反派安德烈·薩塔爾的居住地。圍繞他的戲份,有很多海景拍攝。他的大本營,就是一艘名為「第九行星」的遊艇。

這艘遊艇是劇組租用的,長73餘米,有6個甲板和1個直升機停機坪。為了不造成任何損壞(否則代價昂貴),在遊艇上拍戲時,專門有四個人負責保護遊艇不會受到任何潛在的損傷。

劇組也在允許的範圍內對遊艇內部的空間做了一些改造。但是有一個地方無法改裝:直升機升降坪。它無法承受薩塔爾的俄羅斯造Mil Mi-8雙渦輪直升機的重量。

最後的解決方案是,劇組從東歐找到了一支專業搜救團隊,在他們的操作下,直升機近乎未盤旋,看起來輪子好像已經落地,實際上還懸在空中——輪子和升降坪之間的縫隙只有一張紙那麼薄。

片中有一場關鍵戲份是在越南海域上發生。然而,現實中條件所限,這場戲還是在義大利拍的。劇組選擇了一些空曠的懸崖,附近不存在義大利式建築,因此可以當作越南。

他們還在海灘上造了一個小碼頭,並且重新裝飾了幾艘義大利漁船,讓它們看起來像越南漁船。

印度孟買:

在這裡完成了預告片中那個著名的夜間彈射鏡頭。彈射距離有250英尺高。

桁架建在屋頂上,由超強鋁製成,配以堅固的繩索來彈射演員。因為距離太大,彈射實際上是接力完成的,演員先起跳,然後特技替身演員從相鄰的7層建築屋頂上再向上跳。

離開的時候也是一樣,主演邁出了第一步,特技替身再接力跳到下面的安全網上。

斯堪地那維亞:

《信條》一開始,主人公被隔離在一個巨大海上風力發電場的高聳風力渦輪機中,為下一步的行動接受訓練,等待著揭開真相。這裡的外景和內景,都是在丹麥海岸線以外的波羅的海中的一處風電場上真實拍攝的。

劇組還在挪威奧斯陸拍攝了一天,場景包括主人公與尼爾在奧斯陸歌劇院屋頂的一次會面,以及在城市街道上拍攝了三人關於炸飛機的討論戲份。

美國: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飛機爆炸戲,就是在位於美國南加州莫哈韋沙漠西南緣的維克多維爾機場拍攝的。

諾蘭本來打算用電腦特效來製作這個場景,然而,據說算了算帳,結果發現,購買一架退役的舊飛機來實拍,竟然比建造模型和使用CGI便宜得多。

諾蘭看中了一架波音747大型噴氣式客機。好笑的是,在拍攝炸飛機之前,劇組首先得做修復工作,因為飛機退役後,制動和一些零件都被拆卸掉了。

為了拍攝,製作人還需要從機場和波音公司那裡獲得飛機起降的許可,還需要波音公司提供飛機棚。

諾蘭想拍攝的鏡頭涉及「飛機撞擊汽車行駛,撞擊燈柱,最後撞上建築物、著火引爆。實際上,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機場不願意發生的,」執行製片人海斯利普說。

徵得機場的同意後,劇組又不得不讓波音公司登上飛機,以證明不會損壞他們的飛機棚或封存的飛機。

「我們邀請物理學家為特技進行計算,詢問他們該飛機是否具有如此大的重量、制動力和速度,它停下來最快要多久,以及將在哪裡停下。我們向他們展示,如果按下這個按鈕,飛機將行駛23英尺並停在那兒,他們終於批准我們拍攝。」

諾蘭說,「通過《信條》,我們想強調的一個概念是全世界的人都受到了威脅,我們的人性遇到了挑戰。」

「核爆並不是我們能想到的人類可能遇到的最大的災難。」

題圖來源:羅伯特·帕丁森的個人推特 @rpattinsontr

相關焦點

  • 諾蘭的《信條》即將上映,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科幻巨作!
    說起克里斯多福·諾蘭,有些人還不是很熟悉,但說起他執導的電影,那麼,就會非常熟悉了。例如:《蝙蝠俠:開戰時刻》、《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敦刻爾克》、《盜夢空間》、《致命魔術》等。這些影片上映後的口碑基本都是好評!可以說,每當諾蘭的作品上映時,期待都是非常高的。
  • 諾蘭新片信條來了!諾蘭《信條》真的那麼好麼?
    好萊塢知名導演克裡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最新電影作品《TENET信條》於9月4日,僅僅兩天時間票房就高達1.7億人民幣的亮眼票房,被視為全球電影產業救星,燒腦劇情更為影迷們所津津樂道,讓人忍不住想進戲院一刷再刷。
  • 《信條》國外影評分獲B票房,打平諾蘭電影最差成績
    諾蘭的最新科幻諜戰動作大片《信條》已於9月4日在國內上映,上映一天票房就已破億。目前,《信條》在國外影院觀眾評分CinemaScore獲得B票房,打平CinemaScore諾蘭電影最差成績。諾蘭電影CinemaScore評分《失眠症》2002 - B《蝙蝠俠:俠影之謎》2005 - A《致命魔術》2006 - B《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 - A
  • 諾蘭新作音效炸裂 電影配樂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漢斯·季默|信條|...
    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正在全國熱映中,作為好萊塢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第11部長片電影,一經上映就狂掀觀影和評論熱潮。很多人折服於克里斯多福·諾蘭電影敘事的精巧,劇本設置有多複雜,卻少有人發現到諾蘭在配樂上的用心。作為音樂素養極高的導演,配樂對於他來說對故事創作起著極大的作用。
  • 推薦10部口碑炸裂的二戰題材電影,每一部都是經典,不容錯過
    給大家推薦10部口碑炸裂的二戰題材電影。>第1部:《血戰鋼鋸嶺》血戰鋼鋸嶺由美國著名導演梅爾吉普森執導,2016年上映,口碑票房雙豐收,1945年的太平洋戰場上,美軍集合40萬兵力進攻衝繩島,男主角道斯是一名軍醫,也是一個不拿槍、不殺人只救人的虔誠基督徒。
  • 諾蘭大作《信條》CinemaScore觀眾評分揭曉 並列諾蘭最差口碑影片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最新大作《信條》CinemaScore觀眾評分揭曉,只獲得B,並列諾蘭最差觀眾口碑影片!在爛番茄以前,CinemaScore是各大電影公司最重視的評分系統,甚至直接影響票房走勢。即便現在也是電影公司最重視的觀眾口碑,也是公認的權威口碑。
  • 諾蘭:我最喜歡的28部電影
    諾蘭曾說:「就像《第三類接觸》這樣的電影,以及從家庭和人類的角度來描述人類與外星人相遇這一時刻的方式的呈現,我也喜歡嘗試給觀眾呈現出這種故事情節的感覺。」
  • 放出3集衝上9分,HBO新劇就是口碑炸裂
    9月份,美劇終於迎來大爆發,不但有期待已久的回歸劇《黑袍糾察隊》第二季,還有雷德利·斯科特首次執導的電視劇《異星災變》,前者已有介紹,今天要安利的是後者。9月3日,由HBO出品,雷德利·斯科特有份參與執導的新劇《異星災變》開播,故事講述人工智慧與人類信仰的衝突,內容具備科幻看點,還兼顧了深度,叫人看了回味無窮。克卜勒22B,一個鳥不生蛋的外星球,兩個機器人乘坐無維生系統的飛船,並帶著12個人類胚胎來到這裡,打算重新創立新的文明社會。
  • 導演電影票房高達330億 諾蘭能憑《信條》再收多少億?
    影迷小羅參加了克里斯多福·諾蘭(以下簡稱諾蘭)新片《信條》的首映,她告訴每經記者,這是她今年9個月來首次走進影院,「影城幾個月前就開業了,不過大都是重映片」。《信條》劇照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提起諾蘭,想必不少人都看過他的作品,《蝙蝠俠》系列、《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等,幾乎每一部都是高質量精品。
  • 盜夢空間:電影上映後,網友認為諾蘭抄襲了《紅辣椒》,諾蘭不認
    01電影的拍攝計劃,誕生於《蝙蝠俠前傳2:》的拍攝期間,諾蘭導演本來還打算和親密無間的搭檔,也就是曾被稱為史上最帥蝙蝠俠的克裡斯蒂安·貝爾合作誰知諾蘭不死心,還半開玩笑地跟貝爾聊天,說不著急等他拍完再合作,人家貝爾聽完直接拒絕了,說之後還有別的拍攝計劃,直接發了好人卡,你很好,可是我們現在不適合。還建議諾蘭尋找其他中意的演員來擔任男主。這個時候吧諾蘭想到一位關鍵人物,一位自己很喜歡但一直沒有正式合作過的演員,他就是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
  • 諾蘭來了,黑豹走了
    《八佰》熱映還有個效應,會有更多影視公司投拍戰爭題材,像什麼長津湖、狼牙山五壯士都已在準備,今天文末我會講講馬上出爐的《金剛川》(抗美援朝),一些題材之前被壓著,現在逐漸放開,戰爭類型片真是一片藍海啊!下一部超50億的電影有可能就會是國產戰爭片。
  • 一拳超人真人化、錘哥新片上線、諾蘭影壇最剛等等
    1、《毒液2》推遲上映《毒液》雖然在影評人群體中口碑平平,但卻硬生生拿下近8.5億美元票房,超過索尼之前所有蜘蛛俠電影,如此賺錢的IP放在眼前,索尼必然要繼續拍。今年2月,索尼表示《毒液2》已經殺青進入後期階段,同時宣布今年10月2日北美上映,但受疫情影響,《毒液2》官宣將延後至明年6月25日。
  • 《信條》外媒影院評分為B 諾蘭電影中並列最低
    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第九部電影《信條》正在全球熱映,目前國內票房已經破1億元,國際票房更有在本周就能突破1億美元的趨勢。目前各家媒體對於本片也是讚譽有加,但是《信條》對比諾蘭導演以前的電影,可能還沒有那麼優秀。
  • 《信條》時空三部曲,諾蘭野心最大的電影,全程燒腦!
    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全新製作好萊塢科幻動作大電影大規模《信條》今天正式在中國大陸大放映。相信我至少一個月,你會一直聽別人討論這部電影。這部《信條》諾蘭大神的電影,咱們先來給大家看看預告片中的鏡頭。這部電影有多誇張?網上說這麼一句話評價像《蝙蝠俠:黑暗騎士》一樣炸裂的開場,和《星際穿越一樣 硬核的設定,和《記憶碎片》一樣 高能的結構,和《盜夢空間》一樣燒腦的感官,這就是《信條》。
  • 諾蘭影迷的幸福時光來了,他的三部「燒腦」電影相繼上映
    克里斯多福·諾蘭影迷的幸福時光來了,他的三部力作相繼上映克里斯多福·諾蘭是國際著名導演,他執導的電影中有不少已經成為經典之作。比方說在8月2日重映的《星際穿越》,片中的蟲洞以及黑洞奇觀的構思無不讓人嘆為觀止。
  • 諾蘭的史匹柏化,電影《敦刻爾克》的克制敘事:活著就是勝利
    好萊塢從來沒有一位導演的口碑,會和諾蘭一樣,不管是封神的卡梅隆還是活著的好萊塢傳奇史匹柏。諾蘭的每一部電影,在內容的跨度和所引起的爭議,都十分巨大。但同樣也有認為,諾蘭花裡胡哨敘事手法的背後,不過是換湯不換藥,執著於虛妄飄渺的人性黑暗討論,尤其是動作場面的混亂,和一貫以來的配樂風格,都彰顯了諾蘭在製作上的取巧。而諾蘭則是無心關注外界的聲音,反而是在自己執導的領域上不斷開拓!
  • 諾蘭電影「時空三部曲」接連上演 《信條》比《盜夢空間》更成熟
    諾蘭電影「時空三部曲」接連上演 《信條》比《盜夢空間》更成熟  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燒腦經典巨製《盜夢空間》8月28日重返中國內地大銀幕。今年是《盜夢空間》上映十周年,很多觀眾激動於能在銀幕之上再次感受心中經典,更令影迷興奮的是,繼《星際穿越》《盜夢空間》接連上映之後,諾蘭「時空三部曲」震撼新作《信條》即將於9月4日壓軸亮相。
  • 《小丑》口碑炸裂,豆瓣評分9.2,這才是真正的DC電影
    在DC宇宙中,塑造最成功的角色莫過於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個角色都難以被超越,直到近日DC最新漫改電影《小丑》亮相威尼斯電影節,憑藉超強的陣容和完美的劇情,《小丑》口碑炸裂,豆瓣評分9.2,不禁感嘆這才是真正的DC電影。
  • 《奪冠》首映:演員演技炸裂,票房已破5000萬,票房口碑雙豐收!
    《奪冠》這部電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作為一直備受大家關注和期待的一部影片,講述的是我們中國女排30多年來歷經浮沉和奪取世界冠軍的故事。這部影片是由我們國內知名實力派大導演陳可辛執導的,參與出演的演員有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等等這些實力派演員,除此之外,還有如今中國女排國家隊中的不少隊員本色出演。
  • 《信條》諾蘭打造高能特工片顛覆感官
    諾蘭這次打破常規,再探新領域,打造了一部前所未見、超級高能的特工片,引領全新銀幕革命,將於9月4日與北美同步,顛覆感官炸裂登場! 「信條」開啟時間謎題 特工拯救「三戰」危機 此次曝光的「特工出擊」版預告揭示了影片中人類面臨的巨大危機——第三次世界大戰。「三戰」危機被描述為比核毀滅更糟,而神秘組織也現身嘗試阻止「三戰」爆發,「信條」則成為關鍵的線索和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