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是短暫的,短暫到我們還來不及細細品味,就已經滿頭華發,只能躺在病床上追憶過去的時光。
青年的時代,正如初升的太陽,緩緩散發出光芒。老人到臨終之時勸慰年輕人要珍惜生命,年輕人卻總是笑話老人冥頑不靈。
這真是擁有的不知珍惜,失去了才覺後悔。曾經有一名女子,當她逝去之後,人們才對其百般稱讚,並逐漸了解其悲慘的一生,她是誰呢?
她的名字叫做伊芙琳·麥克海爾,她墜樓自殺時的照片被人拍下,優美的姿勢讓人們紛紛為她感到惋惜,將她的死稱為是「天使墜落」。
一、悲慘的童年
1923年,伊芙琳·麥克海爾(Evelyn McHale)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她是其所在家庭當中的第7個孩子,可想而知,在當時那樣一種情況下,撫育7個孩子困難有多大。
這幾個孩子幾乎讓他們的父母操碎了心,即便他們不停的勞動,也依然只能讓這些孩子勉強填飽肚子。龐大的家庭,有限的資源,伊芙琳的家中爭吵不斷。
或許是由於生活的壓力和不順,伊芙琳父親將這些怒氣統統都撒在了7個孩子和自己的妻子身上。動不動就對他們拳打腳踢,還總是用酒精來麻痺自己,逃避生活的現狀。
終於,在1930年,也就是伊芙琳7歲的時候,這個家庭破裂了。7個孩子也分別被分配給了父母雙方,伊芙琳跟著自己患有嚴重抑鬱症的母親生活。
由於患有抑鬱症,伊芙琳的母親無法正常的工作,生活的重擔有很大一部分都落在了伊芙琳的肩上,雖然她的父親會給她們寄來一定的贍養費,但是杯水車薪,那點錢根本就不夠花。
伊芙琳的童年就是在這樣的貧困交加當中度過,十多年的時間,改變了伊芙琳的性格,她的內心孤僻而又內向,就像是一隻刺蝟,永遠都是防禦狀態,不會將自己的內心輕易展示給別人。
伊芙琳大學畢業之後便在當地的銀行找到了一份工作,別看銀行的利潤豐富,美國的那些私人銀行只會無休止的壓榨員工,作為一個小職員,伊芙琳的薪水非常微薄。
伊芙琳在18歲之後便與自己的父親失去了聯繫,她的酒鬼父親本來就不願意支付的給她贍養費。
在她成年之後,更是跑得無影無蹤,對這件事伊芙琳倒是也不在意,她已經成年,幼年時她便能承擔生活的重擔,現在她更加可以。
和諧的工作環境,讓伊芙琳感受到了一絲溫暖。她每天固定上班固定工作,固定的領取薪水,生活不再像童年那樣漂泊無定,伊芙琳又逐漸拾起了對生活的信心。
也正是在這裡,伊芙琳認識了那個讓她心碎的男人。
這個人名叫巴裡,巴裡不是伊芙琳的同事,她只是當時銀行的一名客戶,不過兩人在最初見面的時候,並互相生出了好感。
在那之後她們頻繁的接觸,兩人逐漸對對方有了了解,巴裡在紐約工作,與伊芙琳工作的銀行距離非常遙遠,不過兩人還是義無反顧的相愛了。
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又遇上了一個相愛的人,伊芙琳的生活似乎都在朝著好的一面發展。又是什麼讓她走向了自殺的不歸路呢?
悲慘的童年生活,讓伊芙琳對婚姻失去了信心,雖然她深愛著巴裡,但是她卻無法正視自己的內心,不敢與巴裡走向婚姻的殿堂,於是她選擇了自殺,結束這一切。
二、優雅的自殺
1947年4月30日,伊芙琳買了一張去往紐約的火車票,她想要去紐約給巴裡一個驚喜,火車上的伊芙琳一遍又一遍的幻想著巴裡見到自己之後喜悅的表情。
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全世界都處於戰火當中,但是美國本土卻依舊一片安詳。 軍工生產擠佔了一定的社會資源,但美國人民在生活水平方面並沒有太大的滑坡。
到了紐約之後,果然正如伊芙琳所想的那樣,巴裡非常的開心,他拉著伊芙琳在紐約這座城市到處閒逛,同時巴裡的內心也做了一個決定,他要向伊芙琳求婚。
伊芙琳到達紐約的第二天,巴裡單膝下跪,正式向伊芙琳求婚。這個給他驚喜的女人,他不想,也不能辜負。
可是讓巴裡想到的是,伊芙琳看見他求婚的戒指,臉上露出的卻不是高興激動,而是一臉的茫然無措。巴裡認為可能是他的突然求婚,讓伊芙琳毫無準備,所以才會如此。
伊芙琳既沒有拒絕巴裡的求婚,也沒有答應他,二人的這一次求婚就像是一次預演,只不過再也沒有正式登臺的機會。
求婚的第二天,伊芙琳並沒有按照她的行程計劃返回加利福尼亞,相反,她留在紐約買了一張帝國大廈天文觀景臺的門票。由於帝國大廈建築非常的高,站在這裡可以俯瞰紐約市的全貌,因此這裡搭建了一個天文觀景臺,供遊人在觀賞。
來到86樓的伊芙琳並沒有心情欣賞紐約市的燈紅酒綠,她站在帝國大廈的邊緣,脫下了自己的外套,張開雙手,仿佛像是感受紐約這座城市的呼吸。
周圍的人看見她這個舉動也沒有太過驚慌,這裡還是做了一定安全措施的,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姑娘並不是來這裡吹風,而是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回想起昨日巴裡的求婚,在回想起自己悲慘的童年,伊芙琳的內心十分煎熬。她喜歡巴裡,她愛上了這個讓她開心的男子,但是當巴裡拿出求婚戒指的那一刻,她的內心無比的驚訝。
巴裡不了解她的過去,可是她卻永遠都記得。她想起了自己悲慘的童年,在那個小小的房子,她經歷了太多。離異的父母讓她無法再正視婚姻,她對結婚充滿了恐懼。她無法拒絕巴裡,她也無法解決自己心中的恐懼。
於是她想到了自殺,她來到紐約的帝國大廈,從這裡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悲慘的命運。紐約帝國大廈風光比較好,周圍會有比較多的攝影師拍照取景,有一位攝影師恰好就在帝國大廈的地面,於是他在4分鐘之後便拍下了伊芙琳自殺落地的樣貌。
相比於其她自殺者,伊芙琳是幸運的,她沒有墜落在堅硬的地面上,她的屍體砸中了路邊的一輛小轎車。巨大的衝擊力將轎車砸出了一個凹陷。
在這個凹陷之中伊芙琳雙腿交叉,嘴唇帶著微笑,緊閉著雙眼,她的左手緊緊的抓著自己脖子上的珍珠項鍊,就像一位優雅的女士站立在路旁。
1947年5月,這張優美的自殺照登上了時代雜誌的封面,被評為「最美麗的自殺」。生者已逝,人們能給予她的只能是最大的哀思。
警察從伊芙琳的口袋裡搜出了一張紙條,在這封遺書當中,伊芙琳說她不認為自己能當好一名妻子,她覺得自己最好從巴裡的生命中消失,才能不辜負這個一心熱戀自己的男子。她還在遺書中說希望她死後的身體不要被其他人看到。
可惜的是,她的照片不僅被無數人看到,而且她也被人們稱為「墜落天使」。這一切是她從來都沒有想到的,巴裡知道她的死亡後傷心欲絕,看著心愛的女友,他只能將悲傷深深地埋在心裡。
總結
根據現在的研究,家庭問題幾乎可以說是大部分犯罪行為的來源。如果伊芙琳出生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她的人生一定不是這副模樣。
社會上發生的各種各樣的惡性案件,根源其實都在家庭。各種婚姻惡性事件讓年輕人對邁入婚姻的殿堂產生了恐懼,婚姻是雙方的事情,不將就才是最好的選擇。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