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研究生「論文高度雷同」,學術不端要零容忍

2021-01-11 中國網

作者:李一陵

據媒體報導,日前,記者發現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8屆碩士畢業生劉某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與同年畢業的廈門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專業學生林某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的結構及內容雷同或高度相似,多個段落一字不差,甚至在致謝部分,兩篇論文的相似度也很高。對此,廈門大學表示,對學術不端的行為是零容忍的,如果情況屬實的話,會立即對此事進行處理。

難道是兩個人想到一塊、寫到一塊去了?這種概率極小。因為兩人都屬於2018屆畢業生,不太可能是抄了對方的論文,很大可能是兩個人都找人代寫論文,而代寫者完全沒有「職業道德」,拿同一篇論文賣給了兩個買家,結果把他們兩都「坑」了。當然,代寫論文買賣論文本身就是違反學術規範的不端行為,壓根就談不上職業道德,兩個人如果真是買論文,那也不是被誰坑了的問題,而是自己挖坑自己跳。

兩篇雷同論文究竟是怎麼回事,一查就明了。實際上,近年來,天津大學發生過多起碩士學位論文大規模抄襲問題。2018年4月,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2屆碩士畢業生李某昆的碩士學位論文被發現涉嫌抄襲。同年6月,天津大學通報建築工程學院2008屆在職研究生李某鋒碩士學位論文抄襲情況屬實,兩篇論文從目錄到正文內容都高度雷同,74條參考文獻從書名、出版時間到引用的頁碼都毫無差別。不僅如此,李某鋒在「致謝」部分還特別感謝了彼時已成為內蒙古農業大學副教授的被抄襲者武某。

兩個人買了同一篇論文,還順利通過了答辯,拿到了學位證,與其說是買論文的人心大,不如說是審論文的太敷衍,論文答辯很可能是流於形式。如果真有嚴肅、嚴格的答辯,答辯者如沒有投入時間和精力做研究、寫論文,不可能不露出馬腳。正常情況下,從開題到撰寫初稿,再到修改、最終定稿,有多個環節,都離不開導師的指導、把關,如果嚴格按照這些流程走,經過一輪又一輪的修改,也不至於出現兩篇論文從結構到內容高度雷同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同樣說明論文指導老師對學生的論文指導敷衍了事。

上述幾起碩士研究生學術不端問題都發生在在職研究生領域,雖然只是個案,但是反映的問題卻有共性。在職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在於解決研究生教育供給與需求不足,順應社會經濟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同時也是為了暢通終身教育體系之路。但是,部分高校對在職研究生培養和教育管理重視不夠,畢業把關不嚴、流於形式,把在職研究生培養當成了一手交錢一手給證的生意。即使學位論文出現過很多次問題,也依然沒有實質性改變。而這正是在職研究生學位在社會上的認可度偏低的原因所在。

正是因為學校教育管理鬆散,畢業把關不嚴、放水嚴重,一些在職研究生才會無所顧忌,在學位論文寫作上選擇「走捷徑」,用弄虛作假的方式矇混過關。找人代寫論文無疑是最懶惰、最惡劣,也是最直接的一種,而其他剽竊、抄襲等行為更為普遍,只是沒有這麼明顯。

在職研究生錄取門檻低,受教育者水平參差不齊,很多人工作繁忙,所能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但這都不是降低人才培養要求、放縱學術不端行為的理由。對於高校來說,在職研究生發放的也是蓋有學校大印的學位證書,忽視人才培養質量,對在職研究生疏於把關,砸的是自家學校的招牌。(李一陵)

相關焦點

  • 兩篇碩士論文內容高度雷同,學術不端何時休?網友:又一個翟博士
    近日,一則關於兩篇內容高度相同的碩士畢業論文,引發網友熱議。根據相關媒體報導,電子科技大學2007屆碩士畢業生賈某和武漢理工大學2007屆碩士畢業生付某的碩士學位論文內容高度相似。網友驚呼,又來一個翟博士。
  • 教育部答紅星新聞:破除唯論文、唯SCI論,對學術不端堅決零容忍
    針對我國高校的科研成果,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介紹,在2016~2019年,高校科技經費總額近8千億元,而高校科研經費支撐起了我國80萬碩士和30萬博士研究生的培養。現實裡,部分高校仍存在學術不端等現象,而唯論文、唯SCI論等風氣也同樣在高校中有跡可循,如何扭轉科研學風也成了備受關注的話題。
  • 天大、廈大兩碩士同年論文高度雷同,廈大:若屬實將處理
    相隔近2000公裡,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8屆碩士畢業生劉宇宸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與同年畢業的廈門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專業學生林鯉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卻出現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的結構及內容雷同或高度相似,多個段落一字不差。
  • 又現學術造假?西安建科大、吉大兩碩士學位論文高度雷同
    據澎拜新聞報導,10月9日,針對「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一碩士學位論文與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存在雷同」一事,當事的兩所高校的研究生院學位辦公室已經展開了調查工作。此前,有網友爆料稱,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工程碩士杜剛的碩士學位論文《榆樹壹號院小區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研究》與吉林大學工程碩士孫福安的碩士學位論文《壹號院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研究》具有高度的雷同,並認為其中有人存在抄襲的嫌疑,此事一出便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 論文抄襲、「冒名騙獎」……學術不端行為是否違法?
    「正義網」微信公號2月12日消息,近日,有網友公開演員翟天臨在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發表的一篇學術性質文章查重率達40%,存在抄襲的嫌疑,引發社會關注。2月11日,北京電影學院對該事件成立了調查組,並表示對學術不端行為持零容忍態度。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隨後也發布聲明表示,將根據翟天臨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的調查結論按規定做出處理。
  • 學術不端教授被解聘,天津大學化工是否還能穩坐「世一流」
    但是最近卻遇上了一件糟心事,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準確地說應該稱之為前教授,如今已被解聘)因被其曾經所帶的研究生以上百頁論文的形式舉報了,這可謂是國內幾十年來因學術不端以論文訴的第一人,有理有據事實基本清楚實在無從反駁。天大化工學院也第一時間進行了調查,並進行了慣例性的解聘合同,這也反映了天津大學果敢的作風,對學術不端堅決零容忍。
  • 論文存在這7種情況,在投稿時會被認定學術不端!
    在學術不端現象屢禁不止的情況下,編輯面對大量的初投稿,僅僅憑藉自身專業知識和經驗已經遠遠不夠,為保證初審質量,期刊編輯應不斷提高自身信息素養,充分利用期刊全文資料庫的文獻檢索功能,加強對學術不端論文的審核力度,從源頭上杜絕學術腐敗。國內大多數科技期刊採用了不端文獻檢測系統來對文章進行檢測,輔助文章的初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 父親學術不端,女兒論文起疑,兩所大學同時開始追查
    11月19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被曾經退學的研究生呂翔,以123頁材料舉報,此事已經過去了九天。呂翔用一篇格式和篇幅接近學術論文的123頁舉報材料,將張裕卿和他的女兒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舉報材料曝出後,張裕卿承認了自己學術不端的事實,並表示願意接受任何處罰,但此事與自己的女兒無關。而張裕卿任職的天津大學也迅速解除了與張裕卿的合同。呂翔在舉報材料中提及,張裕卿曾經很多次把自己所帶研究生做出的科研成果和論文加以修改,隨後以自己女兒張絲萌的名義發表,共涉及七篇論文。七篇論文是什麼概念?這個數量已經超過了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對於博士畢業的要求。
  • 博士學位論文抄襲臺灣教授...
    而學位論文《祁彪佳的園林世界》雷同的部分是在她在通過答辯以後,答辯委員會讓她修改論文時補充上去的,而論文中引用的圖片、圖表是否合規無法一一對比查證,導師還表示每個學生都籤署了論文獨創性聲明書,文責自負是論文寫作者基本的常識。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研究生應籤署學術誠信承諾書
    (三)學位授予單位要建立健全學術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等組織,強化制度建設與落實,充分發揮學術組織在學位授權點建設、導師選聘、研究生培養方案審定、學位授予標準制定、學術不端處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盡責擔當的權威性和執行力。
  • ...天津大學原碩士研究生 123 頁 PDF 實名舉報學術不端教授,現已...
    11 月 19 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 123 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文中清楚的列出了該教授的「罪名」,網友也紛紛表示實錘無疑。隨後,迅速登頂知乎熱榜第一,天津大學也立即進行了處理。
  • 天大廈大兩碩士論文高度雷同,不能忍
    本文來源:邢妍妍光明日報近日,「兩碩士論文雷同」一事引發輿論高度關注。據報導,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8屆碩士畢業生劉宇宸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與同年畢業的廈門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專業學生林鯉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在標題、摘要、正文結構、內容、圖表以及致謝、參考文獻等部分雷同或高度相似,多個段落甚至一字不差。
  • 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被疑學術不端,期刊編輯部發布關切公告
    ·學術誠信 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被疑學術不端,期刊編輯部發布關切公告 圖片來源:Science 9 月 4 日,《科學》(Science)刊登了一則「編輯部關切」消息,表示有兩個獨立的消息源向期刊指出,一篇由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可能存在學術不端行為
  • 國家正式出臺學術不端行為界定!
    大家都在反對學術不端,何為學術不端?如何界定學術不端行為?其實,此前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本標準界定了學術期刊論文作者、審稿專家、編輯者所可能涉及的學術不端行為。
  • 學術不端頻現背後:有導師助長抄襲之風,學術界官場化嚴重
    針對「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不端」一事,11月19日,天津大學在其官網發布通報稱,收到有關張裕卿的實名舉報後,學院立即成立專門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經調查組初步查證,認定張裕卿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張裕卿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目前,天津大學已解除與張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關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
  • 不靠查重軟體,不用教授耳提面命,如何借外力避免學術不端?
    關於基本學術倫理和學術技能,我和日本大多數研究生一樣,是在研究室跟著導師和其他日本同學,自己摸索和磨鍊出來的。從我的角度和我已有的經歷來看,我認為當時我們專業採用的主要是依賴於外界評價的方式。下面以我的經歷為例,介紹一下這種方式。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文件 嚴格規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
    「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提高,歸根結底要體現在每一名研究生嚴格自律和自我提升上,要靠每一個學位授予單位嚴格把關。現在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制度執行不嚴格、不到位。」該負責人說。   《意見》強調,學位授予單位要建立健全學術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等組織,充分發揮學術組織在學位授權點建設、導師選聘、研究生培養方案審定、學位授予標準制定、學術不端處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明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主責部門,根據本單位研究生規模和學位授權點數量等,配齊建強思政工作和管理服務隊伍,加強隊伍素質建設,切實提高管理水平。
  • 【資訊快遞】重磅,國家正式出臺學術不端行為界定!
    d) 不加引注或說明地在多篇論文中重複使用一次調查、一個實驗的數據等。e) 將實質上基於同一實驗或研究的論文,每次補充少量數據或資料後,多次發表方法、結論等相似或雷同的論文。f) 合作者就同一調查、實驗、結果等,發表數據、方法、結論等明顯相似或雷同的論文。
  • 查重-哪些行為屬於學術不端?
    知網 VIP能檢測出什麼樣的論文?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知網論文查重系統也在不斷改進和完善,現在,知網 VIP系統已經升級到了 VIP5.3版,這個版本的知網檢測系統還對資料庫進行了升級處理。知網 VIP論文檢測系統是用於檢測論文中是否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的學位論文檢測系統,也是高校(碩士生和碩士生)使用的一種查重系統。對學術不端行為,如剽竊、抄襲、偽造、篡改等進行快速檢測,出具檢測報告。知網都是要收費的檢測,檢測一次就要收費一次。什麼是學術不當行為?
  • 又一中超裁判論文遭舉報!金哨馬寧被指一稿多投:這是學術不端
    一位叫做「阿彌陀佛-呵呵噠」的微博用戶曬出了自己實名舉報馬寧的截圖,利用是馬寧的論文存在一稿多發的情況,被認為是學術不端! 國安隊和魯能隊的首回合比賽結束後,沈寅豪被發現論文抄襲的情況,魯能球迷沒有發現馬寧存在同樣的情況,但是這位叫做「阿彌陀佛-呵呵噠」的網友卻在微博上貼出了自己舉報中超名哨的網站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