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2020年,索尼將自身重新定位為一家「創意娛樂公司」。面對來自疫情的挑戰,索尼嘗試利用線上化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直接的成果是,在疫情衝擊下,能夠提交一份亮眼財報「成績單」的企業並不多見,索尼便是其中一家。
索尼集團高級副總裁、索尼中國董事長兼總裁高橋洋對億歐介紹,疫情期間,為滿足用戶對於真實、實時、遠程的需求,索尼消費電子業務提供遊戲、動漫、虛擬演唱會的解決方案。
憑藉消費電子業務這張「王牌」,索尼得以在疫情逆勢中突圍。在今年一季度中,索尼營收、淨利雙雙增長,且淨利潤同比大漲58%。
「索尼一直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高橋洋告訴億歐,索尼十分看好中國在線娛樂行業。「索尼有很多娛樂內容和IP資源,包括動漫、電影、電視劇、遊戲、音樂等。我們將聯手合作夥伴一起開拓這個潛力市場。」他表示,據第三方機構統計,中國在線娛樂市場規模今年將超5000億元,增速超30%。
回看今年,索尼在這一領域布局動作頻頻。今年4月,索尼宣布斥資4億美元注資嗶哩嗶哩(B站),從而推動索尼娛樂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對於中國在線娛樂的布局,高橋洋告訴億歐,索尼今年開始和華為手機合作音樂流媒體服務「索尼精選」Hi-res音樂。「索尼原來只在自己的『索尼精選』上提供,現在還在洽談新的合作夥伴。在遊戲方面,索尼也在和善於手遊的企業洽談。」
他還透露,今年10月,索尼還將在中國市場推出手機新品,主打拍攝功能。
半導體和傳感器也成為索尼看好的在華潛在業務。索尼研發人員目前正在中國做課題,研究影像傳感器如何高質量地捕捉信號,回送到電腦,從而輔助車輛更好實現自動駕駛。
對於未來,高橋洋對億歐表示,索尼將會發展更多線上與線下結合的營銷方式,包括現場體驗、網際網路傳播相融合以及KOL直播帶貨等方式。
此外,索尼還將根據用戶興趣習慣的變化,調整消費電子業務上的產品計劃,推出有針對性的產品和服務,促進銷售不斷提升。
可以看出,儘管索尼已將自身重新定位為「創意娛樂公司」,但其也並非放棄硬體技術。如今,索尼正嘗試利用線上化探索新的商業模式,通過在變革中探求業務多元化發展,從而打開下一增長的開關。
探索「線上化」創新模式
Q:今年疫情到現在,您的精力主要放在哪幾項業務上?
A:今年2-3月,我最關心員工的健康。春節休假之後,好多人都沒能回到自己的工作場所,我們建立了微信聯絡網,確定每一位員工的位置和健康。接下來就要考慮如何持續我們的業務,生產的恢復和銷售的開展,當時許多地方的物流受到影響、生產線的員工不能到位、供應鏈也受到影響,這是3月份以前關注和著手解決的事情。
4-5月,我們密切關注消費者的生活習慣有何變化。比如:在家中觀看電視的時間長了許多;為了家中不相互打擾(娛樂、遠程會議、網課),耳機的需求也很旺盛。當然,大家出門機會減少,相機銷售恢復得相對慢一些。
Q:OLED電視,創維是線下第一,索尼是全渠道第一,索尼在線上做出了哪些努力?
A:我們一直很注意渠道的發展變化,線上發展速度很猛,我們很注意加強與電商的合作。618索尼獲得了較大成功,現在我們最重視的是雙11,已經在和幾個電商合作夥伴深度探討,以提升雙方合作的質量。重點是大數據的利用,面對原始的海量數據,我們要更科學地分析、準確地利用,這是一門科學,廠商和電商要一同努力探索。
Q:您在線上推廣的投入比較多,您個人有何心得?
A:在線推廣,比較好的一面是,我們可以接觸到更多的人,能夠觀看的人比去現場的人多得多。對我的負擔也大,要花費很多時間準備、拍攝錄製,3分鐘的發言,常常要花一個小時。每天錄製前一個晚上反覆地練習,還要試錄觀看,找出不足,再改進。面對面的發布會,我可以當場看到聽眾的反應,面對攝像頭,聽眾的反應看不到了,當然活動之後我們會看到數據以及大家的關注點和問題。
Q:索尼在線推廣會繼續嗎?
A:線上發布的效率非常高,將來會成為主流,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會非常多。我們也會邀請媒體和消費者去現場體驗,這些場面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傳播。KOL直播帶貨的方式我們也有嘗試,效果非常好。我們也會考慮增加這種方式。
變革中探求多元化發展
Q:近幾年,索尼對消費電子進行了調整。比如:2019年成立電子產品及解決方案部門,今年成立電子公司,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A:電子業務是索尼的起家業務,後來逐漸進入娛樂、金融、半導體等領域。過去一段時間,在索尼的架構中,除了總部和電子業務以外,其它業務都是獨立的子公司。現在讓電子作為獨立運營的子公司,整個架構就很正常。在一個總部的領導下,各業務都獨立運營的子公司。這個變化其實對我們的日常工作沒有任何影響。
明年,索尼公司的名稱將由索尼電子公司來繼承,總部則更名為索尼集團。相對於更名,我們更看重索尼電子公司當中,電視、手機、音頻、數碼影像各業務之間的整合運營,業務組合、人員交流、技術互通會加強。手機是最典型的例子,它會使用其它產品線中最好的技術。
Q:最近一段時間,索尼不斷通過資本手段在投資收購一些娛樂公司,索尼是否會考慮在電子領域通過併購擴大業務?
A:索尼的歷史上,收購的事情是不少的,像影視和音樂業務都是通過收購建立起來的,這樣做的目的是豐富企業資源,並使業務多元化。最近這些收購動作,放在索尼發展歷史背景上看是有一定連續性的。這樣做,可以更合理安排公司資源,對投資者來說,企業架構和管理也更加自然、合理化和透明。
Q:索尼在華娛樂業務發展的規劃是怎樣的?
A:索尼一直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戰略市場,我們的中長期發展戰略就是這樣安排的。那麼,我們如何發展中國市場,就要考察中國哪一些行業的市場最有發展潛力,娛樂,特別是在線娛樂這個領域就脫穎而出。
Q:索尼和B站之間有哪些具體合作的項目?
A:我們在投資之前和B站之前有過密切合作[包括FGO命運/冠位指定(Fate/Grand Order)項目],彼此相互了解,他們看好索尼的資源,我們看好B站的顧客群體和娛樂平臺,這是一個背景。
我們與B站的合作涉及到多個領域,包括動畫、遊戲、音樂及市場推廣活動。兩家公司成立了合作機制探討的部門,制訂和實施具體的方案。等到合適的時機,我們會向大家透露合作進展的細節。
Q:除B站外,索尼在其它創意娛樂方面還有哪些新舉措?
A:音樂方面,兩年前開始的音樂流媒體服務「索尼精選」Hi-res音樂,我們今年開始和華為手機合作。360臨場音效,原來只在索尼自己的「索尼精選」上提供,還正在洽談新的合作夥伴。在遊戲方面,也在和善於手遊的企業洽談。
打開下一增長開關
Q:在全球的新興市場中,索尼的競爭者是誰?
A:「競爭對手」這個定義,要看你是和誰在搶佔消費者的時間和錢。在不同領域,索尼的競爭對手不一樣。談到擴大電視機的市場份額,我們當然會推廣電視這款產品本身,但現在許多年輕人玩手遊、拍視頻分享,看電視的機會減少,這些行為會不會成為電視機的對手?
Q:您在印尼、墨西哥和美國都工作過,在中國做業務最不同的地方在哪裡?
在中國開展營銷工作有其獨特的地方,中國國土面積大、人口多,發展快,網際網路最發達,年輕人影響力大,對新事物接受也快。和在其它市場相比,在中國工作有一大優勢:興趣社群常常是一些非常小眾化的群體,比如相機中專門拍攝美食、拍攝寵物的人群,你可以說這是小眾,但只要抓住,因為中國人口基數大,這個市場也會很可觀。所以,對於人們生活習慣和價值興趣的變化,我們一定要追蹤,因為隨時可能帶來新的業務機會。
Q:您剛才提到了「小眾化」,索尼的手機業務一直在爭取復興,可否借鑑電視的成功經驗,在小眾化領域收穫用戶?
A:兩年前,我曾經預計移動業務會扭虧轉贏,在全球範圍內我們基本上已經做到這一點,但規模還上不去。手機涉及的屏幕、智能化、拍攝、音頻、5G這些技術,我們都有,關鍵如何把這些技術分享給手機。
下半財年,我們會推出手機新品,對此寄望甚高。忠實索粉是我們的目標對象,還有攝影愛好者,我們會宣傳索尼手機有著專業相機的拍攝表現,屏幕有著Bravia電視的顯示效果,這都是獨特的價值。
Q:您如何看待中日年輕人的差異化,根據這一觀察如何制訂市場策略?
A:前幾天我看到一份日本的市場調研報告,蘋果和索尼並列第一名。中日年輕人有相似的地方,對索尼的硬體產品,如電視、耳機、相機都給出很高的評價。但在日本市場,索尼手機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市場份額,在中國則不是。在日本,索尼娛樂業務擁有許多知名的藝人資源,他們在年輕人當中很有影響。利用藝人對業務進行推廣,是一個很好的策略。
Q:對於索尼全球業務來講,關鍵的市場是哪幾個?
A:中日美歐,是索尼最重要的市場。印度潛力大,但發展還有待時日。中國市場可以說已經起飛。索尼也會關注一些新興市場,比如泰國人口近7000萬、印尼2億多、新加坡幾百萬,東南亞國家都在快速發展。
Q:索尼CEO吉田憲一郎之前有提到,索尼傳感器在自動駕駛和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應用。這在中國有哪些推進?
A:傳感器應用方面,我們在中國有研發機構,研發項目包括傳感器,高質量捕捉和判斷,幫助實現自動駕駛;現在中國的汽車廠商也在積極推進自動駕駛,通過我們高品質傳感器的提供,可以參與到這一生態圈當中。
Q:未來一年,索尼在中國發展業務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A:中國對疫情控制得比較好,業務逐漸恢復。我們要考慮後疫情和新常態之下,我們有哪些機遇,比如遠程辦公,之前提到廣州商業解決方案中心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在遠程價值提供的同時,如何實現真實和實時,這取決於我們的技術。
Q:下一個階段,索尼哪項業務會表現出高增長?
A:消費電子會有很大空間,特別是手機業務。線上娛樂包括遊戲也會有很大發展空間。半導體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我們都會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