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易簡財經
易簡財經
寧波銀行員工,跳樓自殺了。
事情發生在5月6日。
據鄰居所見,那天他在天台徘徊,一個小時後下來又上去,然後事情就發生了。
多大的痛苦,才能讓一個剛成為父親沒多久的男人糾結再三還是選擇結束一切?
死者太太在微博裡寫道,他在死前一個月裡,嘴裡叨叨最多的是:
「這個項目就是做不成啊怎麼辦」
「可是領導提拔我就是做這個項目呀,我怎麼會不行」
「是我能力問題,我覺得我什麼都不行,我智商太低了我情商太低了,是我的原因」
言語裡透露著,從焦慮到自我懷疑,再到自我否定。
可妻子,怎麼也沒想到,他會跳樓輕生,拋棄年邁的父母、相愛十年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稚子。
前一天死者太太還在曬娃,分享生活中的小確幸,後一天丈夫就猝不及防地選擇中止生命!
然而,寧波銀行(下面統稱波行)給出的回應卻是,
「系抑鬱自殺,跟工作沒有太多關係,本已妥善溝通,後死者家屬改口索要1000多萬賠償...」
對此,死者太太再次發聲:
「作為妻子並沒有參與所謂的妥善溝通,沒看到所謂的公安認定系抑鬱自殺的認定文件,跟工作無關,不合常理。」
小編看到這樣的新聞,真的既心疼,又憤怒。
孩子還沒斷奶,家中還有兩個老人......員工輕生,跟單位有沒有直接關係,尚無定論。
可為什麼會有傳言稱「他跟行長大聲爭吵」?為什麼要謊稱在行裡還「好好的」?為什麼要刪帖?
波行這波,惡劣的操作真是噁心至極!
但沒想到,這件事的背後,還有更為惡劣的是波行的職場「文化」。
惡臭的波行
提到在銀行工作,行外人都會投去羨慕的眼光。
不用在外頭風吹雨曬,待遇優渥,是可以與體制內相提並論的體面工作,尤其是在不那麼發達的地區。
可實際上,在銀行工作的身心疲憊也是一般人無法體會的。一行有一行的不易,能做好當然會好好做下去,但如果遇到像寧波銀行這樣的變態工作就算了吧。
再次之前,知乎裡沒有一條關於寧波銀行的好評,此事發生後,又有更多的波行前員工或現員工,站出來爆料了。
那麼,波行到底有哪些弊病,能讓無數的前員工恨之入骨?
在看完上萬條評論後,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001 毫無隱私可言。
每天查定位,每天半夜11點,讓全行員工在家屬群裡發定位。
每年查員工全家徵信,一查到你家人欠了點錢就把你拉到辦公室喝茶,甚至以此勸退。連家裡裝修刷5萬的信用卡都需要寫報告。
哦,還有不定期家訪。
波行的領導像極了小學班主任,家訪完回去行裡還要寫一份報告,關於你家的重大風險隱患的分析報告。
002 超負荷的工作量,加班無極限。
沒有一天早下班的,早8點、晚9點下班是常態,晚上8點下班說太早了。
003 畫大餅。
有著華為的工作量,但沒有人家的肚量。
面試的時候,HR會跟你說,波行的收入是全國收入最高的銀行。
但實際上,大部分職員的工資和四大行沒有什麼差距,甚至還把所有福利待遇折現成工資,讓你覺得的確拿得比較多。
004 別想輕易離職。
正常提前一個月提出辭職,一個月就能走,但在波行,沒有一年半載別想著離開。
「先是將10多年前的不良貸款轉到入職僅6個月的我身上,然後開定責會,會後又拖著,知道被新單位催去報導,才放人。
最噁心的是,定責會後的2個月裡,勤懇的上班竟然只拿了1500元!」
005 剋扣工資。
在「你為什麼從寧波銀行離職?」,一問下,有網友曬出了扣款標準:
「最左欄的是扣員工本人的,第二欄是扣領導的,但最終還是歸本人的。」
一個單位,有獎罰分明是好事,但這種級別的剋扣,誰能頂得住啊?
006 欺負老實人
以前我還覺得只招應屆生,沒啥。
但自從知道是波行的操作後,我覺得大家應該警惕這種流氓行為。
說白了,就是欺負聽話,踏實肯幹的老實人。
007 精神打壓
再回過頭來,看看跳樓自殺的員工,在工作的一個月裡,回到家跟妻子說得最多的幾句話:
「可是領導提拔我就是做這個項目呀,我怎麼會不行」
「是我能力問題,我覺得我什麼都不行,我智商太低了我情商太低了,是我的原因」
還有所謂的:「離開了就再也找不到這麼好的工作了」,翻譯過來不就是:「除了我們,沒別的公司會要你。」
看出來了嗎?
這,簡直就是職場PUA啊!
「通過語言打擊或職務打壓等方式,給對方消極的心理暗示,令對方喪失自信,誤以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勝任現在的工作,甚至希望通過加倍的努力得到對方的認同。」
比起職場霸凌,職場PUA更是一種隱形的精神控制。
《獵狐》劇照
職場PUA,把你當驢使
廣義上的職場PUA,不限於兩性關係,而是領導與下屬之間甚至同事之間,讓你覺得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問題,從而達到控制或埋頭苦幹的目的。
再來看看一個真事,發生在我同事身上的事。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的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自媒體公司,做編輯。
最初,一切都很正常,甚至可以說很美好。老闆是80後,是某公眾號的創始人,有內涵,又優雅。面試當天試稿,也是當天晚上就收到了offer。
入職一周後,電商部門的一同事離職,他的社群管理工作就給了我,3部手機,30多個群。
再後來前臺小姐姐也離職,最後也對接了給我,一開始只是做做登記,整理幾個考勤表,後來連招聘也要我來做。
身兼三職,經常加班到很晚才回家。
但,老闆看不到這些,反而說:
「你的工作不飽和」;
「時間不夠,不是安排不合理,而是你效率太低。」
這是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是老闆的粉絲,覺得跟著她可以多學點東西。
一開始,老闆會給一些指導,還會把工作步驟和技巧寫在紙上給我。
再後來,一會說稿子寫得越來越少,一會又說社群沒有顧及好,人一直招不到。
慢慢地,老闆開始不給我指導了,再然後在言語溝通中說出我令她很失望的話語,再到後面開始在會議上嘲諷。從質疑我的工作,再到否定我整個人的能力,後來更是會明裡暗裡地罵我醜,罵我笨。
《我,到點下班》劇照
當時還有一位同事,原本是個初中畢業的健身教練,後來到她那做寫手,產量很高。為了證明自己的公司好,他老拿那位同事成長史說事。
「他剛來我這的時候,什麼都不會。來一年了,你看他現在,寫得多好。」
那段時間,我每天回去一個人坐在沙發上默默流淚,每天都在懷疑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
越自卑,做事就越容易出錯,出現一個錯別字,一次排版失誤,少發一篇文章都要扣錢。這些在面試,和入職後都沒有提過,每周籤一次罰款單。
《我,到點下班》劇照
後來跟我一起共事的兩個編輯都走了,我在糾結了好多天後,也才提出離職。
剛開始,老闆說要先等招到新人對接,才能走。但後來新人沒來,她就張羅著讓我走,辦離職當天,老闆拿出一打罰款單。
朋友圈更新不及時,扣200元;音頻統計數據出錯,扣1000元......一共籤了9個罰單,一共扣了4600元。
我當時還覺得,可能是不想讓我再添堵了吧,也沒想太多就籤字了。
最後,老闆還不忘打擊我,說:「你離開這裡,再找不到比這更好的工作了」。
以至於,我在後來的面試中,都很沒自信,擔心自己無法勝任。
同事在重新找工作的路上,好在有閨蜜朋友的陪伴,也在老師的建議下找了職業規劃師聊天,才找回自信。
她說,進了現在的公司裡,她才發現工作也不全是疲憊和加班。
《凪的新生活》截圖
職場PUA的常見招數
「我們不提倡加班,996和007是你的效率問題。」
「能在這工作,是你的福氣,你要學會感恩。」
「你離開了這裡,找不到新工作的。」
這些都是職場PUA的常用話術。
職場中的PUA現象就是,通過否定你的能力,讓員工產生自我懷疑,並渴望通過加倍甚至不合理的努力得到認同。
所以,在職場中,一定要注意分辨自己的老闆或同事是否有職場PUA,並果斷選擇遠離。
那麼,職場PUA有哪些常見的招數呢?
一、不停的打擊你,吝嗇表揚,永遠都是「你不行」;
二、不停的拿你和其他員工做對比;
三、交給你不合理的工作內容,要麼不在你的職能範圍內,要麼超負荷工作量;
四、時間安排永遠緊湊,拼命壓榨你的產出;
五、告訴你在她那工作是幸運,要懂得感恩;
六、搶佔你的功勞,並否定你的付出;
七、給你希望,告訴你再努力一下就可以得到表揚。
《legal high》劇照
遇到職場PUA怎麼辦?
職場PUA的本質,其實是把員工物化。
把員工當作公司運轉大機器所需要的零件,以為用不順手了,「打擊」或者「給點希望」就夠了。
而善於用職場PUA「馴服」員工的老闆,是打從心底裡就不尊重員工的,也並不認同他們帶來的價值。
理所當然地認為,付給員工薪水就應該要求他們賣命。
所以在職場上被PUA,就跟在戀愛中被渣男騙財騙色一樣。
唯一的建議就是:早日擺脫,早日舒心。
在職場被PUA,就像《這個不能報銷》的臺詞所說的那樣:
老老實實守規矩的一方受損失,耍賴破壞規矩的一方才能得利。
《這個不可以報銷!》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