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季和郭德綱誰的相聲成就更大?一個是大師,一個是一哥

2020-12-17 獨家影視圈

郭德綱基本功非常紮實,可創作可改編,能捧能逗,能說群口、對口、單口相聲,能打快板、演雙簧,會唱十不閒蓮花落、太平歌詞、各種戲曲、曲藝和小曲小調。

他的相聲,沿襲傳統,有舊時藝人的江湖氣息,喜歡在舊故事裡推陳出新。

馬未都曾經一針見血的評價郭德綱,說他「憑此戲單,即可傲視同儕」。

這個戲單,就是郭德綱在閒暇之餘所學習的京劇曲目,多達13首,並且各大京劇派別都有涉獵。他學這些京劇曲目,是為了強化「說、學、逗、唱」基本功。

郭德綱曾經說過,自己沒有業餘生活,不會打牌不會喝酒不會唱歌,就喜歡說相聲。

他說:「我說相聲如果僅僅為了賺錢,我不會堅持到今天。」

在目前這一批相聲演員裡,可以說郭德綱是對相聲付出最多的人,也是對相聲最上心的人。

創立德雲社,經過十年的慘澹經營,終於將相聲市場盤活,五個小劇場風風火火,全國商演的票更是一票難求,幾年之前就有「郭德綱讓相聲晚死五十年」的說法。

馬季是相聲大師侯寶林的高徒,他在06年去世,是相聲界公認的大師,1985年就當選「十大笑星」之首,是歌頌型相聲的開創人之一,將相聲藝術帶入一個新的高度。

他的《宇宙牌香菸》,一句一個笑點,都是群眾喜聞樂見的笑料,在春節聯歡晚會上播出,引起大眾的喜歡。

他一生創作了兩三百段相聲,這在相聲界裡是非常高產,以極高的熱情和執著拓寬了相聲的領域,大大豐富了相聲的素材,《畫像》、《友誼頌》、《找舅舅》,都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它在禁錮的年代,引起民眾對相聲的熱情,並在幾年後迎來了創作的春天。

相聲史上能被稱為大師的人,沒有幾個,馬季應該能算其中之一。

郭德綱與馬季比,還缺乏力度。

雖然目前郭德綱是相聲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他建立的德雲社,扛起了相聲界的大半壁江山,但是他對相聲的創新,卻比不上馬季,而且也未形成一個流派。

馬季先生在世的時候,對郭德綱很認可,在德雲社剛剛創立時,他還專門為德雲社題字,郭德綱也一直對馬季先生感激不盡。

在郭德綱很艱難的時候,馬季先生接受採訪說:「出來一個郭德綱,我覺得是好事啊!」,他一直認為相聲界要百花齊放、百鳥爭鳴,才能讓相聲事業更加繁盛。

這就是大師的眼界和胸襟,小編私以為,郭德綱想成為大師,還有很遠的路要走,雖然目前他是相聲界的一哥,但他近些年把太多精力投入到影視領域,對相聲沒有之前那麼執著。

希望郭德綱紅了之後,依舊保有對相聲的使命感,創作出更多接地氣的作品,給大家帶來歡樂,才能稱得上是「相聲大師」。文/冷水沉香

相關焦點

  • 都是說相聲,為什麼侯寶林能稱作相聲大師,郭德綱卻不能
    龍字科即將開始招生這對相聲界來說是一個大事。要說郭德綱在什麼方面排第一的話,首先徒弟個數能排上號,現在就一百多個了,並且還在不斷的攀升之中。郭德綱自稱是給相聲看墳的,卻打造出了「相聲第一天團」,不可不謂其是一個奇蹟。
  • 都是說相聲,為什麼侯寶林能稱作相聲大師,郭德綱卻只能是演員
    龍字科即將開始招生這對相聲界來說是一個大事。要說郭德綱在什麼方面排第一的話,首先徒弟個數能排上號,現在就一百多個了,並且還在不斷的攀升之中。 郭德綱自稱是給相聲看墳的,卻打造出了「相聲第一天團」,不可不謂其是一個奇蹟。
  • 論郭德綱德雲社:曹雲金和高峰誰的相聲水平高?
    我們都知道,火了,不僅得到馬季侯耀文常寶華楊少華馬志明等大師的一致好評,更帶火了整個演出行業。郭德綱的德雲社目真的是如日中天。那麼吃瓜群眾就要來一比高下,問及曹雲金和高峰誰的相聲水平高?我們先來說說——高峰(德雲社的寶)因為信任,因為高峰為德雲社做出的巨大貢獻,以及他在相聲藝術中的造詣與成就,在德雲社就如同「寶」一般的存在。
  • 誰是德雲一哥?其實都是為了相聲發展!
    網上一度因為這個節目,開始了評選德雲一哥的漫長道路,至今也沒個結果。在我看來,誰是德雲一哥不重要,誰能把相聲傳承好,接好郭德綱衣缽,誰就是德雲一哥。在公眾場合或者是相聲裡,郭麒麟和嶽雲鵬不止一次地解釋過這個問題,兩人一般都是互相謙讓,大林說德雲一哥應該是小嶽,是哥哥,業務能力比自己強;嶽雲鵬則說,德雲一哥應該是大林,因為人姓郭。雖然兩人的回答都是一聽一樂,但是可以看得出兩人對這個德雲一哥並不在意,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 曹雲金:馬季之後,再無相聲大師
    我特別愛聽劉寶瑞先生的傳統活,我最喜歡和佩服的相聲大師就是劉寶瑞,他逗哏、捧哏和單口都沒的說。而且他先天條件還不是那麼好,你聽劉先生的唱和侯寶林先生沒法比,但是他沒有缺失的東西。後來我也有幸說過劉先生的代表作,羅鍋兒。
  • 網絡時代相聲沒落誰之過?
    郭德綱的搭檔于謙再說,姜昆和郭德綱在相聲藝術上的成就孰高孰低咱就不說了,只說他們的演藝高峰期不是一個時代,姜昆是在八九十年代大火特火,郭德綱是近些年紅得發紫,再加上二人的藝術風格完全不同其實,稍微有些智商和理智的人都會明白一個問題: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藝術風格;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優秀演員。姜昆等老一輩相聲演員的作品風格是是時代決定的,那個時代的主流相聲還真的必須符合時代精神,不是你想說啥就說啥。像郭德綱的許多相聲那個年代還真不能演出。如今,這方面放寬了,所以郭德綱風格的相聲才能在小劇場演出,但是有些還真不能登上春晚這樣的大舞臺。
  • 口紅一哥是李佳琦,相聲一哥是郭德綱,可看到綜藝一哥後:絕對實至名...
    口紅一哥是李佳琦,相聲一哥是郭德綱,可看到綜藝一哥後:絕對實至名歸! 李佳琦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口紅一哥,隨著短視頻的快速發展李佳琦的橫空出世是蠻意外的,之前誰能想到一個大男孩竟然會做口紅方面的工作呢?
  • 郭德綱受排擠時,馬季意味深長地說了句大實話,讓老郭感恩一輩子
    郭德綱在節目上提到馬季時稱,當時相聲界很不景氣,大多數人都選擇轉型了,郭德綱愛這一行,就算是天塌下來,也想頂著拼過去,於是他另闢蹊徑,把重點放在逗樂和讓觀眾買帳上,終於苦盡甘來,讓相聲界重新火起來。可因為作品內容的問題,多了些低俗的成分,遭相聲界聯名抵制。
  • 以郭德綱和陳寒柏為例,談「拜乾爹」為何在相聲圈盛行
    相聲圈裡的「乾爹」們一般都有以下幾個特點,有名望、有本事、有勢力,這三個「有」的程度和乾兒子數量一般成正比。 另外還有一個「有」是:有感情。但這個「有」在相聲圈是放在最後考慮的問題。
  • 中國十大相聲演員,殿堂級相聲表演藝術家有幾位?沒有郭德綱哦!
    相聲是一種清朝就開始了的民間說唱曲藝,他的傳承和學問更是博大精深,但對於普通觀眾的我們自然享受笑聲就好,你也喜歡聽相聲麼?認識的有名的相聲演員有哪些?知道殿堂級相聲表演藝術家都有誰麼?一起來看看吧!在他的帶領和推動下,相聲藝術真正走進千家萬戶,達到了一個令人矚目的藝術高峰。侯寶林先生是相聲界具有開創性的一代宗師,在他漫長的60年的藝術生涯中,潛心研究並發展相聲藝術,把歡笑帶給觀眾,他為相聲事業傾注了畢生精力。2、馬三立馬三立 ,中國已故相聲泰鬥,相聲八德之一馬德祿之子。
  • 張雲雷,一個相聲演員到偶像歌手,郭德綱做夢都沒想到
    今天的主人公是張雲雷,嚴格的來說他並不適合上面那句話,因為他無論是在相聲還是作為偶像都成功了。在相聲方面,張雲雷從小是在郭德綱的家裡長大的,他從九歲開始就住在郭德綱家裡,郭德綱是親眼看著張雲雷從一個小孩子一步一步的走向一個太平歌詞的「老藝術家」。從小時候開始,張雲雷就跟著郭德綱四處演出,窮的時候師徒二人常常都是吃一碗麵,這樣的經歷也使得張雲雷對相聲這門藝術從小就耳濡目染。
  • 平行宇宙中,體制院團裡也許還有另外一個郭德綱,默默無聞說相聲
    相信依照郭德綱的性格和能力,他的才華在一定程度上不會被埋沒,但如果說辦成多麼大的事情,恐怕也阻力很大,因為體制的限制。相信很多體制內的相聲演員,最早都是具有很多靈氣和能力的,比如姜昆和馮鞏,但由於各種限制和天然的惰性,永遠保持那種靈氣和能力,是非常困難的。
  • 十大實力著名相聲大師排名,姜昆,馮鞏,郭德綱末能入選!
    對相聲藝術優秀傳統的全面繼承,他改編、創作、表演的相聲有200多個。馬三立的說、學、逗、唱的功力和表演無一不精 ,是傳統相聲的集大成者。《開粥廠》、《西江月》《暗八扇》、《賣掛票》《十點鐘以後》《藝術的魅力》《三字經》《白事會》《開會迷》《買猴》《精打細算》《逗你玩》等等都是經典。2. 侯寶林(1917年11月29日-1993年2月4日),世紀相聲大師,語言大師。
  • 郭德綱道出相聲沒落原因:相聲界充斥外行,廚子居多,真敢說啊!
    說到如今的相聲界誰最火,我們第一時間都會想到郭德綱。他和他的德雲社現在絕對是很多相聲觀眾聽相聲的首選。隨著這些年的發展,德雲社已經成長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相聲演出團體。德雲社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確實也將相聲這個原本沒落的行當重新煥發生機,讓其具有了更多藝術魅力。
  • 離開郭德綱的愛徒們,如今一個不如一個,最後一個最慘!
    要說起相聲圈,那必然提起讓整個行業復興的郭德綱。歷經萬苦的郭德綱將相聲這門傳統藝術發揚光大,可以說是前無古人了!而郭德綱一手創辦的德雲社更是相聲圈的中流砥柱,不少的年輕人們也通過德雲社愛上了這門傳統藝術,更有不少女孩們自稱「德雲女孩」。
  • 郭陽郭亮和郭德綱是什麼關係?其相聲輩分如何?
    去年,他們兄弟倆還參加了《相聲有新人》,與郭德綱也算小有交集,如今可是曲藝界裡也是小有名氣啊。快板出身,喜劇界小有名氣郭陽郭亮兩兄弟他們受父親的影響,從小就學習曲藝,當然學習的並不是相聲而是快板,早年還在洛陽文工團服役,在部隊裡也是演出不少。
  • 真正的相聲大師馬志明,三評郭德綱,公平客觀這才是正解!
    相聲界能稱得上相聲大師的非馬志明莫屬,早年間郭德綱沒成名時,最喜愛馬志明先生的相聲,《文章會》《大保鏢》《歪唱太平歌詞》等膾炙人口的傳統相聲也是聽馬志明先生最多。馬志明先生與當時大多數相聲演員不同的是,怹沒有完全摒棄傳統段子,而是在傳統作品中加上自己的包袱兒,這與郭德綱的理念不謀而合。
  • 馬季三個徒弟:一個常駐春晚,一個身兼要職,一個已經作古
    獲取笑的方式有好多,不過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看看小品,聽聽相聲,在演員精彩的演繹中發自內心的一笑,目的就達到了。說到相聲,就不得不提一下人,他就是在相聲界有著舉足輕重的一個人物——著名笑星馬季。馬季原名馬樹槐,師從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是中國相聲第七代傳人。
  • 中國有哪些大師級相聲演員?來看看吧
    單口相聲大王。《解學士》《珍珠翡翠白玉湯》《日遭三險》《假行家》,幾乎每個聽過廣播的都能記住裡面的精彩片段。郭德綱單口的很多風格都是借鑑劉寶瑞。張壽臣留下的資料太少,但是單口相聲不輸劉寶瑞,光看他的徒子徒孫就知道這個老師什麼水平。常寶堃代表整個常氏家族,現在最年輕的是歡樂喜劇人和西虹市首富的常遠,整個家族連續幾十年輸出優秀相聲演員。蘇文茂文哏大師,《批三國》《汾河灣》《論捧逗》,一段聽來如沐春風,又回味無窮。
  • 郭德綱這幾個相聲段子都有真實原型,其中一個是他師爺
    郭德綱講過一個于謙去八寶山觀光,看見一個墓碑就磕頭大哭的小包袱,于謙吐槽我怎麼那麼愛認大輩兒啊。但這個段子其實有真實原型,而且不是別人,就是郭德綱的師爺(前任)白全福。白全福先生是一個非常可愛的老頭子,怹不光舞臺上技藝高超,晚年失聰以後憑嘴型也能捧哏,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個「有哏」的人。而且白全福生活中即興抓包袱不但可樂,還經常化解很多矛盾和尷尬。比如有一次白全福他們劇團巡演,在跟劇場分帳的時候發生了爭執。現在很多人覺得體制內的相聲演員都是國家養著,演出也都是送票,不用管盈利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