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日記|我們終於可以來一張集體照了

2021-01-10 新民晚報

圖說:北三樓重症病房第一小組終於可以來一張集體照 採訪對象供圖

3月26日,援鄂第六十二天,武漢,陰,有時有大雨。

武漢的天陰沉沉的,特別悶熱。今天我休息,但我們小組昨晚商量好,今天一起上班。這是兩個多月的援鄂工作中第一次小組六位同志一起上班(平時都是三班倒,湊不齊),至於主管我們組的專家,周教授,他每天都上班,所以今天我們北三樓重症病房第一小組終於可以來一張集體照。

昨晚我們小組就在小組群裡討論了,今天上午徐老大值班,但是我們的插管病人需要轉運到南樓的ICU,運送過程中,一個醫生肯定不夠。還有病史也要走另一條通道送過去。病人要床邊交接班,病史也要交接班,還有PPT。

這個病人轉走後,我們組就清零了,可以提前休整。我們要站好整個小組的最後一班崗,把這個病人平平安安地移交好,才言勝利。

換上工作服,站在辦公室聽交班安排,我就冒汗了。這天氣,哪是春天啊,夏天都差不多,不過聽說明天要降溫了。交完班,鄭隊又開始清點剩下的病人數,以及到明天還有幾個病人需要轉到其他樓層。最後告訴大家,明天轉走所有病人後,我們一定要把病房和醫生辦公室、休息室打掃得乾乾淨淨,恢復原樣,除了病史系統,不要留下我們太多的痕跡,還給金銀潭醫院一個乾淨整潔的病房。

病人要轉運,需要考慮很多問題,氧氣怎麼辦?轉運呼吸機還是球囊輔助?這些問題留給組裡其他人思考和解決,我做文書工作,把轉科錄寫好,病人入院的診治經過、目前情況和用藥,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劉組長抱歉地說麻煩我了,我覺得我這時候如果要挾他回上海後請我多吃幾頓飯他也會同意的。不過,看在我們組稱呼我為「組花」的份上(沒辦法,唯一一位女性,其他人不可能稱花),我就勉為其難了。

周教授讓我負責轉運病史,可以不用進病房。這怎麼行呢,我們是一個小組啊,這也是我們最後一個病人。全小組一起向他申請,可以等我整理完病史一起進隔離病房,周教授同意了。

接下來隔離病房危重病人的轉運真的稱得上生死時速!周教授拍板,條件所限,捏皮球(球囊輔助通氣)轉運。護士給病人吸好痰,我們先給病人嘗試一下球囊輔助通氣,觀察幾分鐘後,病人心率和氧飽和度沒有明顯變化,可以轉運了。接下來周教授在前面領路和指導,我負責捏皮球,兩個醫生負責前面拉床,兩個醫生負責後面推床和把握床的方向,還有一個隨時關注病人氧飽和度和心率,氧氣瓶和輸液泵都放在病人床上。護士在後面推車把病人的所有東西都帶上,一支轉運危重病人的隊伍就這麼「浩浩蕩蕩」出發了。

在病房走廊裡的速度還好,在樓下就是奔跑了,這是生命的接力,也是和病毒的賽跑。到達南樓走病人通道,等病人進電梯,我把手裡的球囊交給擠進電梯的兄弟。等待下一趟電梯時,我有一種衝動,摘下口罩,脫下防護服,讓我痛快地喘一口氣。穿著防護服一邊奔跑,一邊捏皮球,這感覺,真的可以用窒息去描述。還好理智控制了我,平靜幾分鐘後,窒息的感覺逐步好轉,坐上電梯相繼來到ICU,裡面已經有醫生護士在等著我們了,順利交接班,來自六院的汪偉醫生飛快的給病人接上呼吸機,調好參數,看著病人平穩的呼吸和心率,我們的心也放下了。推著空床回病房的速度就可以慢悠悠了,否則再來一次這樣的接力賽,我得趴下了。周教授興奮地說:「我們第一小組清零了,我們勝利了!」

送完病人,整個小組在回病房路上來張合影,我們一組團結友愛的集體照,勝利的集體照!

回到病房,脫下防護服時,所有人的衣服從內到外都溼透了。劉組長昨天夜班,還沒吃早飯,劉老大心臟不太好,自覺早搏發作了,兩人的臉色都有些蒼白,我的臉通紅,我覺得渾身都在向外冒熱氣。在辦公室清潔好後平復一下加速的心跳,我和汪醫生一起送病歷到ICU,拖上他是因為我怕走錯路(萬一走錯通道就要被隔離兩周),也擔心一個人交班講不清楚,兩個人互相補充,我們要做就儘量做得最好。

再次回到我們辦公室時,我們的午餐計劃「泡湯」,誰都沒有力氣提吃飯,只想回去洗乾淨,好好休息一下,補充一下水分。

不是班車時間,只能和汪醫生一起叫輛滴滴專車(其他人可以走回去),順便和司機聊幾句。到了酒店門口,司機提出和我們合影一張,我倆痛快答應。

今晚有兩個隊員過生日,吃完晚飯在酒店餐廳為他們一起過特殊的生日,依舊是周教授送上生日祝福,大家唱生日歌。也許是回家的日期越來越近,也許是我們第一小組清零了,周教授的心情也越來越好了,也有興趣跟大家開起了玩笑。

查瓊芳(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第一批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 、仁濟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詭異的集體照,這是一張嚇死30萬人的照片!
    據說這是一張嚇死人30萬的照片,當然這只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但看懂了的人都覺得超級的驚恐,還被稱之為世界上最詭異的集體照。  最詭異的女子學校畢業照    【太陽下偽和的影子】  這張世界上最詭異的集體照,最恐怖的其實應該是這張畢業照中的影子了,我們可以看到牆上的鐘顯示的是正午,但是太陽幾乎是在正上方的,看第一排女生的裙子下的影子就可以看得出來,而且他們的裙子被太陽照出來的影子都是不一樣的,仔細看他們大腿上的裙子的影子,這樣看就好像光源在最右邊女生的頭頂上一樣。
  • 前線日記——村民的健康,我來守護!
    遼寧省委網信辦與人民網遼寧頻道聯合推出《前線日記》系列報導。通過戰「疫」一線工作者的經歷和故事,共同感受這場嚴峻鬥爭中的遼寧擔當、遼寧力量。前線日記——村民的健康,我來守護!按照鎮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安排部署,我們立即召開了兩委班子會議,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商議疫情防控具體措施。我帶領大家在村裡宣傳防控知識,入戶發放《告知書》《一封信》《防護圖》等,總計1500多份。
  • 二年級最美集體照
    最美二年級 來咯來咯,二年級的小可愛們來咯!為了促進班級文化建設,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集體凝聚力,創建一個溫馨和諧的班集體,我校特展開「最美班級」創意集體照評比。
  • 抗美援朝老兵前線日記曝光 日記主人已去世25年
    一本突如其來的戰地日記打開了李進良塵封66年的記憶。 這本日記寫於抗美援朝戰場上,來自一位支援前線的無線電技術專家。他在1953年10月換上軍裝,跨過了鴨綠江,開赴朝鮮支援前線。彼時,戰爭雙方剛籤署停戰協定,仍未撤軍,沒有人知道戰事是否還會重來。這是抗美援朝歷史中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不是志願軍裡的通信兵,但他們也一樣穿過軍裝、上過前線。
  • 武漢前線日記(5):陰雨綿綿的日子終會過去
    今日,5名護士之一的湘雅二醫院血液淨化中心主管護士李婉貞寫下了一線日記。以下為日記全文:日期:2020年1月29日 星期三 晴講述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血液淨化中心主管護士 李婉貞工作地點: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今天是大年初五,是來武漢的第三天,是平凡中又帶著些許特別的一天,是我們隊長三十歲的生日。
  • 用畢業照來告別校園,簡單好用的集體照拍攝技巧,新手一看就學會
    又到了畢業季,相信有不少同學都有拍攝集體照的計劃,如果你作為一個新手攝影師,那麼就應該看看本文的畢業照拍攝技巧,如果你作為一個被拍攝的同學,也應該看看,這樣也能幫攝影師一些小忙,總之,學習攝影技巧是有好處的。
  • 科室的集體照如何拍?這篇帖子來教學!
    日常生活中,合影種類繁多,會議合影、活動大合影、團建合影、畢業合影、科室合影、團隊合影、部門合影等等,今天主要就給大家講講科室的集體照合影怎麼拍。科室集體合影,對於科室的宣傳至關重要,拍得好,能為擴大科室的影響力,提升品牌形象。
  • 67年後抗美援朝老兵前線日記曝光,日記主人卻已去世25年
    這本日記寫於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來自一位支援前線的無線電技術專家。他在1953年10月換上軍裝,跨過了鴨綠江,開赴朝鮮支援前線。彼時,戰爭雙方剛籤署停戰協定,仍未撤軍,沒有人知道戰事是否還可能重來。 這是抗美援朝歷史中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不是志願軍裡的通訊兵,但他們也一樣穿過軍裝、上過前線。
  • 成都集體照拍攝,掌握好攝影技術有多重要?
    拍集體照也成了成都眾多企事業單位宣傳不可缺少的途徑之一,一張成功的集體照,必須每個人都很清晰、整體美觀大氣、無人閉眼無人變形等。有些人覺得這種正正規規的集體照沒什麼好拍的,領導坐前面,其餘的人依次站位咔嚓一聲就算完了,其實要拍到一張成功的標準的集體照實在不是件易事,不信你可要試試。今天小編就拍成都集體照給出些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教你拍攝大型集體照的技巧
    拍攝,記錄了我們人生中成長的步伐,記錄了許多甜蜜或悲傷的一瞬間,照片見證了我們成長的點滴,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兒時的天真、少年時的率性。每一個回憶都是那麼珍貴,每當回憶時,就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那時的可笑,這就是我們拍攝的目的。集體照照片具有紀念性,珍藏性。
  • 在西安拍攝集體照團隊照,找公司還是工作室
    我們從小到大,拍過了無數個集體照,小學畢業、中學畢業、高中畢業和大學入學、畢業都是要拍集體照團隊照的,每一次拍攝集體照,都是面臨著一次聚散,有句話說得好,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所以集體照的用處就是讓我們在未來某個時間點裡面,想起來我們曾經相聚過,那一段美好的回憶。
  • 「援鄂前線·戰疫日記」左石D24:時間分秒向前,我們分秒必爭
    連線後方、對接鄂州醫院、碰頭醫務組、「兩省八院」遠程會診、前線指揮部例會……3月6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貴州援助鄂州醫療隊隊員左石在《戰疫日記》中寫下了一天的工作過程,把更像是「清單」的日記匆匆交給我後,又去開會了。
  • 實用參考21個集體照姿勢大全,這姿勢拍出創意!
    對於集體照,網站已經提供了完整的指南。特別是在設置肖像方面,今天,只是想用一組最受歡迎的姿勢來補充集體照的主題。集體照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個視圖是一大群人的正式肖像,第二個是更個性化的朋友的照片,第三種觀點-家庭肖像。基於此特徵,我們將依次考慮所有類型的集體照的姿勢示例。
  • 前線日記——未來只會更加美好
    遼寧省委網信辦與人民網遼寧頻道聯合推出《前線日記》系列報導。通過戰「疫」一線工作者的經歷和故事,共同感受這場嚴峻鬥爭中的遼寧擔當、遼寧力量。 前線日記——未來只會更加美好 記錄者:瀋陽瀋北新區道義街道晨興社區社區書記 高雲白 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小雪,瀋陽。 下午5點,今天的工作暫時告一段落。
  • 集體照中的記錄和美學
    集體照中的記錄和美學 2020-04-07 15: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前線日記——我是轉運「老兵」,讓我上!
    遼寧省委網信辦與人民網遼寧頻道聯合推出《前線日記》系列報導。通過戰「疫」一線工作者的經歷和故事,共同感受這場嚴峻鬥爭中的遼寧擔當、遼寧力量。前線日記——我是轉運「老兵」,讓我上!機場轉運組晝夜奮戰,24小時連軸轉成了我們的工作常態。整個轉運過程,用時最多的環節便是「等」。我們轉運組需要至少提前半個小時到達機場待命,飛機落地後還要等機場引導車,只有航班旅客全部測完體溫,登記信息後,才能派車引導急救車進入停機坪,之後對需要轉運的人員現場核對信息,做流行病學調查。
  • 來吧,我們可以給胚胎寶寶「寫日記了」
    以上就是母上大人給我的洗腦的臺詞,所以小編到現在還保持寫日記的好習慣呢!如果胚胎寶寶也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她會寫些什麼呢?(就像胚胎寶寶寫著視頻日記一樣)。自20世紀30年代,該技術開始用於各種動物胚胎發育動力學的研究。近年來,Time-Lapse 技術才開始應用到輔助生殖治療胚胎實驗室優選人類胚胎中,目前我們科也引入了該技術。
  • 集體照合影拍攝,應該注重哪些技巧?
    集體照合影拍攝的成功,一方面來自組織者和全體人員的配合,更多的則要依靠攝影師的技能。攝影師要想拍好集體照合影,做好前期準備,選好鏡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攝影師在拍集體照合影之前,首先要弄清大概人數,然後選擇合適的鏡頭。
  • 集體照拍攝如何操作?這裡總結了8個知識點
    作為一個攝影師,拍集體照應該是經常遇到的差事吧,很多新手攝影師都很懼怕拍集體照,因為人很多,怕把控不了場面拍不好,回去交不了差,其實拍集體照並沒有那麼難,只要掌握好技巧,搞清楚拍攝要點,拍成功一點也不難。
  • 深圳家長們對集體照支持嗎?
    這些深圳學生的畢業照拍攝效果真的都很有創意、拉風,大部分學校是每人一本畢業紀念冊,價格300元到800元不等,大部分均價688元一本,深圳家長們如何看待畢業集體照?您覺得支持中小學生拍攝畢業紀念照的深圳家長多嗎?您預測反對的家長們是出於什麼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