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文在寅的前半段執政期而言,有驚無險四個字足以概括。當時的未來統合黨由黃教安所帶領,而黃教安把所有能夠逼迫我們在in的方式都用上了,甚至太過於極端,雖說影響不好,但效果不錯,如果不是因為2020年疫情的突然到來,或許國會大選就是文在寅的下臺日子。現在的文在寅顯然是得到了想要的地位,卻沒得到韓國民眾的心。
於一個總統而言,最重要的東西莫過於群眾的支持。倘若沒有韓國民眾,又何來的韓國總統呢?雖說總統的社會地位比較高,權力也比較大,但是反過來依舊要服務於民眾才能夠走得長遠。在此方面,樸槿惠便是一個鮮活的例子,誰又能說樸槿惠的運氣和資源不好呢?樸槿惠所擁有的一切是文在寅怎麼想也擁有不了的東西,但樸槿惠最終卻過得連文在寅都不如,問題並不是出在了韓國民眾的身上,而是因為樸槿惠身為總統,卻把韓國民眾拋之腦後,一心只想著自己的利益,拋棄了整個韓國。
得民心者得天下,此時的保守派已經深深的知道了這個道理,於是趁著文在寅政府最為薄弱的時期,不斷的提出對韓國民眾有利的建議,逐漸獲得了群眾的好感,國民力量黨的支持率也就水漲船高,伴隨而來的也正是共同民主黨的支持率下降。文在寅其實都知道,只是沒有能夠籠絡群眾的辦法。對文在寅來說,發展韓國的經濟可能是一個快捷途徑,但時間已經不多,顯然文在寅只能另闢蹊徑,想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文在寅當上這個總統之後,並沒有過上一天輕鬆的日子,前半段執政期在為了穩固自己的基礎而努力,後半段執政期卻要開始考慮自己下臺後的退休生活,將所有精力獻給了韓國政壇的他最終得到的又會是怎樣的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