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女人,往往都喜歡「獨來獨往」;不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任何一個人身上。
這樣的女人,經歷過大風大浪,吃過常人未曾吃過的苦,終於,一個人也活成了千軍萬馬的模樣。
獨來獨往的女人,有自己的主見和目標。
優秀的女人,能夠獨當一面,有自己的主見和目標。這種能力,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建立起來的。而是日積月累,靠著長久的磨鍊得來的。
阿雯來自於一個偏僻的山區,考上大學,整個村莊都沸騰了。帶著大家的期待,阿雯踏上了去往北京的求學之路。
在這個國際化大都市裡,阿雯眼花繚亂,但很快,她就確立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好好讀書,好好就業,在這裡安家落戶。
好在,校園那麼大,也沒有人注意到阿雯局促不安。為了求學,為了生存,她恨不得把一分鐘當成兩分鐘來用,課上要盡力學習,課餘要努力賺錢。她的背包裡,除了要學習的書本,就是打工時要穿的工作服。
學習上的苦,打工時的吃苦受累,在阿雯看來,都算不得苦,她唯一每天提心弔膽的,就是要趕在宿舍關門之前回來。在宿舍熄燈之前,洗漱完畢,如果想要繼續看書,就等到後半夜,大家都睡著了,她再繼續到走廊裡,就著燈光再複習一個小時。
畢業之後,阿雯進入一家中英文日報社工作,令很多同學羨慕不已。但想要在人才濟濟的報社立足,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同一批入職的新記者中,不乏名牌大學以及海外留學生,阿雯是最不起眼的那一個。
但阿雯覺得是最能吃得苦的那個,為了採訪到獨家新聞,她常常提前做好功課,精心設計採伐提綱,更用常人難以想像的耐力,在一次次被拒絕之後,還能如願約到採訪對象。
業績開始漸漸展現,從前看不起阿雯的同事們,又開始心生嫉妒。為了讓大家不對自己有那麼多敵意。阿雯又開始做一個老好人。每次領了獎金,必定就是請同事海吃一頓,非但花完獎金,還要倒貼不少錢。如果只是一個名譽,也常常推三阻四,實在拗不過了,才收到自己名下,並為此而愈發謙虛低調做人。
在這個過程中,阿雯常常鼓勵自己,這比打工好多了,堅持下去,一定會闖出一條路來。因此,哪怕受了很多委屈,甚至被人暗算、排擠,阿雯都一一挺了過來,終於,成為了一名高級記者。
阿雯終於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並遇到了自己心儀的愛人。對方雖然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可全家人都喜歡阿雯這種份獨立和自信,對她寵愛有加。
對此,阿雯也回饋以更多的付出和關愛。她明白,不管什麼時候,只有把自己打理好了,才能贏得家人的關愛,贏得同事的尊重,贏得對手的好感。
獨來獨往的女人,忍受得住孤獨,耐得住悲傷。
人們常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的確,從一個女孩蛻變為一個女人,讓她做一次母親就足夠了。
哪怕自己的少女心依舊滿滿,哪怕自己也是第一次做母親,哪怕面對未來的生活,有著種種不確定。但孩子的一聲「媽媽」,足以給予女人無限的動力。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離異的家庭,女人多半會選擇要孩子的撫養權。並就此承擔起養家餬口的重任,忍住悲傷,無懼孤獨,自己給自己找安全感。
小荷在離婚後的半年間,一直處於恍惚的狀態,她無法接受前夫背叛家庭,還起訴離婚,轉移財產等殘酷的現實,人前人後,總是止不住流淚。
兒子那時候才五歲,卻已經很是乖巧了。為了不讓小荷多操心,他總是自己管好自己,吃飯不用操心,上學不用操心,小小年紀,就懂得體貼小荷,不時給她捶捶背,到她的懷裡撒撒嬌。
而小荷的父母,也是忍住了滿心的悲傷,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小荷母子。來自家人的關愛,讓小荷漸漸重燃了對生活的希望。
她開始用心地陪伴孩子。原本就是教師,她更懂得身教重於言傳,她想要給孩子樹立一個無懼挫折,勇往直前的榜樣。於是,她開始了攢錢之路。
起初,一邊在學校教書,一邊在教育培訓機構做兼職。當她熟悉了教育培訓這個行業後,毅然辭職,自己開設了一家以作文培訓為主的輔導班,靠著此前累積下來的好口碑,很快就不愁生源了。
從一個人到有五十多名員工的品牌教育機構加盟店,小荷的創業之路,雖然艱辛,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僅為全家人夯實了厚實的經濟基礎,也讓她收穫了更多認可和讚譽,對生活,有了滿滿的底氣。
兒子在小荷的培養下,也十分獨立,不管是學習成績,還是生活自理能力,都讓人放心。小荷的夢想就是,等兒子上大學了,她也要開始自己新的生活,譬如如旅行,帶著一張世界地圖,想去哪裡去哪裡,這可是她多年的心願呢。
當女人熬過了感情的苦,熬過了生活的苦,就會變得淡定從容,哪怕未來還有很多未知的風險,但她們已經有了一顆強大的心,不再害怕,不再迷茫,更不會做一個逃兵。
一個優秀的女人,往往是獨來獨往的。
她們懂得,自己的苦,沒有人可以真正理解,更沒有人可以代替自己去把這些苦痛抹平。
與其苦苦等待援助,不如自己從最難處著手,堅持下去,總有改變命運的一天。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