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地鍋雞」這種「亂燉,大雜燴」模式的菜品是東北那疙瘩的特色,不成想卻是起源於蘇北和魯南交界處的微山湖地區,也不由得讓我暴露年齡,腦海中閃現了「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靜悄悄 」的旋律......
我們中國人「舉一反三」能力在「地鍋雞」這裡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地鍋魚、地鍋牛肉、地鍋三鮮、地鍋豆腐、地鍋龍蝦等等「地鍋菜」應運而生,哈,感覺只要是食材就都能融入地鍋中,在外灘風景小區東面靠瑪瑙路的沿街店鋪中,就有這麼一家,主打各類特色地鍋菜的餐廳----「香裡香親大鍋臺」。
餐廳上下二層,外牆面採用了中式仿古的門面,有飛簷、鬥拱、窗欞,大大的店招在紅燈籠映襯下頗為醒目。
入內,迎面是收銀臺,右側有圓桌一張,左側是堂食大廳,方桌、圓桌皆有,而整面牆壁所展現的古人圍食地鍋內容的牆繪營造了很好的就餐氣氛。
每張餐桌都下嵌入了一個鐵鍋,我乍一看,整個餐桌頗像個灶臺,後來等點餐上鍋後,發現服務員居然在餐桌下方開始點火燒柴起來,啊哈,還真是灶臺呀,圍著灶臺吃飯,大姑娘拜天地 ———頭一回,新鮮!
翻看了菜單,還真有地鍋口水牛蛙、地鍋海鮮雜魚、地鍋養生豬肚雞湯、地鍋蛇等等菜品呀,我們夫妻兩人就餐,當然要點最有名的地鍋雞 49 元 / 斤,外加魚丸 22 元、豆腐 8 元、青菜 10 元和粉絲 12 元等我們喜歡吃的葷素輔菜,此外,還點了半份白面鍋貼 6 元。
服務員先將地鍋雞倒入鐵鍋,蓋木蓋,點火燒柴,待熱透,掀蓋,香氣撲鼻,色澤鬱黃,第一觀感就令人很有食慾,撈食雞肉,入味爽嫩,很贊,後續分別加入魚丸、豆腐、青菜、粉絲等葷素輔菜,吸吮了雞湯鮮汁,亦都有別樣的滋味。
此外,白面鍋貼半份是6片,服務員現做現烙,比巴掌略小點的白面鍋貼,烙至兩面金黃微焦即可,吃起來,外脆內軟,焦香帶甜口,不錯喲!
#旅途中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