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黑豹》男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宣布逝世,享年43歲,引發人們對腸炎,特別是對黑人男性的不成比例影響的密切關注。那麼什麼是腸炎?為什麼年輕人高發?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當地時間8月31日報導,在所有人群當中,男性的結腸癌發病率比女性高出30%。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CS)的數據,黑人的結腸癌發病率是美國所有種族中最高的。
這種疾病在年輕人中也有所上升,如果不及早發現,可能是致命的,但其負面影響常常被人們忽視。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進一步數據,在所有人群當中,結腸癌是美國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常見病因之一。
維吉尼亞州腫瘤學家蒂莫西·坎農博士(Dr.Timothy Cannon)說,「我認為有太多的信息需要公布出來,才能真正幫助避免我們在查德威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身上看到的那種情況。」他補充說,雖然這種疾病的總人數在下降,但50歲以下的男性中出現這種疾病的病例實際上在上升。
博斯曼在2016年被診斷出患有3期結腸癌,並與之作了四年的鬥爭,根據一份宣布他去世的聲明,他在拍攝《黑豹》、《馬歇爾》等一系列電影時,一直未將病情公之於眾。
博斯曼43歲時去世,但美國癌症協會建議男性在45歲開始接受結腸癌篩查。除了患病風險因素外,美國癌症協會還指出,黑人男性獲得篩查和醫療保健的機會較少,這是他們結腸癌發病率較高的一個原因。
蒂莫西·米切爾(TimothyMitchell)是一名黑人男子,2006年43歲時被診斷出患有3期結腸癌,就像博斯曼一樣。他接受了12輪化療,今天,他和他的妻子致力於為黑人男性健康方面爭取平等的權益,這始於一次簡單的對話。
「及早發現是關鍵,」米切爾告訴《早安美國》:「不注意你的身體,不照顧你的身體,身體狀態可能比你想得更糟。」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說法,雖然結腸癌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症狀,這就是為什麼專家強調篩查的重要性,但一旦發病,這將可能包括大便出血、胃痛、疼痛或抽筋,以及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等症狀。
結腸癌是一種始於大腸(結腸)的癌症。結腸是消化道的最後一部分。結腸癌通常影響老年人,儘管它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它通常開始時是在結腸內側形成的稱為息肉的非癌(良性)小細胞團。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一些息肉可能會變成結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