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提高生育率,俄羅斯為何難如願?

2020-12-12 騰訊網

【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李亞龍 李文翠 柳玉鵬】近1.47 億人口的俄羅斯正在面對一場「災難」。據俄媒報導,俄羅斯聯邦社會院人口狀況委員會主席11月初表示,「今年俄總人口或將減少40餘萬」。對地廣人稀的俄羅斯來說,改變出生率下降問題是國家最高優先事項。俄總統普京在年初的國情諮文中用了大量篇幅談及國家面臨的人口壓力,並提出一系列「促生」對策。據《環球時報》記者調查,已兩次延期的「母親資本」項目也確實讓俄多了一些多子女家庭。但儘管如此,俄羅斯仍無法擺脫人口負增長給國家發展帶來的隱患。對俄羅斯人來說,這真是個「老大難」問題。

今年人口減少或將超過40萬?

俄羅斯聯邦社會院人口狀況委員會主席雷巴利琴科11月2日在一個論壇上發表講話稱,俄人口狀況正在急劇惡化,「自今年年初以來,總人口已減少27.7萬,預計全年總人口將減少41.5萬人」。雷巴利琴科形容「俄人口出生率下降是一場災難」,而政府為扭轉這種狀況所進行的努力尚未取得明顯成果。有些俄媒認為,這一數據可能被誇大了,因為2018年俄人口減少9.97萬人,已是歷年來比較多的了。還有更危言聳聽的數據。俄《觀點報》10月4日報導說,「2100年前俄羅斯人口將減少4000萬人」。相比,俄聯邦統計局去年底的預測較為「保守」——到2036年,俄人口將減至1.43億人。

據俄《消息報》近日報導,今年秋天,俄羅斯再次開始積極討論國內出生率下降問題。俄兒童權利監察員庫茲涅佐娃表示,過去5年來,俄出生率下降了近24%。同時,有關墮胎的統計數據顯示,俄墮胎的數量5年來也是逐年減少,幾乎減少了1/3,但這並沒有影響到生育率的提高。俄社會學家科奇基娜認為,俄出生率下降,經濟因素起著重要作用。目前,俄1/3的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因此,年輕一代不會改變他們的生育態度。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11月2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只有30%的俄羅斯人計劃在維持目前生活條件下生育兩個孩子。根據當前的生活狀況,另有2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只想要1個孩子。《消息報》還援引俄聯邦統計局的數據說,去年俄總生育率達到近十年的最低水平,為1.58,而1960年這一數據為2.5。俄羅斯普列漢諾夫經濟大學實驗室主任葉戈羅娃表示:「說來也奇怪,國家採取一些提高生育率的政策收效有限,因為人們很快對補貼習以為常。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應重視為兒童建設基礎設施,比如幼兒園,以此刺激生育增長。」

今年年初,俄羅斯媒體就在報導普京總統國情諮文中有關人口生育的內容時展開過熱議。據俄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總統普京1月15日在向俄聯邦會議發表的國情諮文中宣布了一系列改善國家人口狀況和支持有子女家庭的重大舉措。其中,他提議提高「母親資本」額度——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可以領取總額60多萬盧布(1盧布約為0.085元人民幣)的補貼。普京還建議從2020年1月1日起每月向低收入家庭中每個3-7歲的兒童最少發放5500盧布的補貼。俄聯邦審計署署長認為,為落實這一舉措,需要尋找到國內生產總值0.4%-0.5%的額外資金。也有網民留言說:「國家提出『母親資本』支持生育確實極具誘惑力,但對我而言,這並不是決定生育第二個孩子的優先考慮事項,因為再多生一個孩子需要更多的花費。」

只許成功的「母親資本」

「母親資本」是俄羅斯2007年起開始實施的一項促進生育的項目,項目截止時間最初為2016年年底,後又改為2021年年底。普京在國情諮文中承諾將旨在鼓勵生育的「母親資本」計劃至少延長至2026年12月31日,而且「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客觀地說,俄政府提出的各種鼓勵生育政策的舉措讓一些家庭「敢生多生」。《環球時報》記者專門走訪過幾個俄羅斯家庭。在幼兒園當保育員的柳德米拉是兩個男孩的母親,其中一個8歲,另一個4歲。她表示:「我們兩口子都是工薪階層。我在幼兒園既可以工作,也可以順便照顧自己的小兒子,省去一筆保姆費。要知道,在俄羅斯,僱保姆的開支有時比一個職場媽媽的工資收入都要高,所以很多年輕媽媽索性不上班自己帶孩子。」柳德米拉還告訴記者說:「如果不是幾年前政府開始有『母親資本』項目,我說什麼都不會生二胎,因為生得起養不起。有了補貼,心理負擔就小多了。」

離異後和母親生活在一起的尤利婭是一家電信運營商的部門經理,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有3個未成年子女,自己的收入還算可以,此外,政府的補貼,孩子姥姥的幫襯,再加上前夫給孩子們的撫養費,我才能養活這3個孩子。當然,總是想給孩子們更好的教育,但有些力不從心。」

在莫斯科開計程車的弗拉迪斯拉娃今年41歲,家裡有兩個兒子,一個讀九年級,一個讀三年級。她很慶幸自己有房有車,儘管如此,她經常一天要工作10多個小時。弗拉迪斯拉娃說:「我非常懷戀蘇聯時期,儘管那時年齡還小,但一切記得都非常清楚——住房、醫療和教育等都免費。現在兩個兒子上中小學基本上是免費,但大兒子想讀莫大法律系,如果不是公費名額,每年要花近40萬盧布。所以,很多年輕人還是有生育壓力的。好在國家有支持多生育的政策,特別是針對多子女家庭,除各種補貼外,房貸利率要便宜很多。」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除聯邦政府的補貼外,俄不同地區還有各自的「促生」政策。以莫斯科州為例,多子女家庭可享受的優惠政策有:上莫斯科州內的大學可領取助學金;中小學生可享免費早餐和午餐,免費參加課外興趣班;可無償獲得0.15公頃的土地用於建房;購房有補貼,房貸利率低於6%,也可排隊等候社會保障住房;物業費減半;幫助家庭成員就業;可免費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每年可以按照優惠政策獲得療養券;照顧孩子期間額外算退休積分;每年可增加至多14天的休假時間等。

為何成為「老大難」問題

可以說俄羅斯政府為提高生育率頻頻出招,目的就是讓育齡婦女放心大膽地生孩子,解除年輕家庭的後顧之憂。但為什麼俄羅斯的人口增長問題仍是「老大難」?有俄媒分析說,俄羅斯人口負增長也許與俄長期受到西方經濟制裁有關,國內經濟持續低迷,很多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沒有明顯改善。如果俄經濟順利實現轉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育率才會逐漸提高。

俄支持家庭、生育和兒童社會院副主席裡亞巴爾琴科認為,人口難以增長的原因是,處於活躍的生育年齡段(20-29歲)的俄羅斯婦女人數減少,以及由於經濟不穩定造成俄家庭推遲生育第一胎的時間。俄女性生育第一個孩子的平均年齡現在為28歲。對此,有研究國民經濟和公共管理學的俄學者悲觀預測,「除非有移民的幫助,否則不可能解決『母親少的問題』」。

俄羅斯聯邦社會院人口狀況委員會主席雷巴利琴科給政府的建議是,「促生」政策的落實要持之以恆。他舉了俄遠東地區的一個特例——薩哈林地區婦女生育率從2011年的1.56增加至2016年的2.16,「已達到人口再生產的水平」,原因就是當地一直採取支持大家庭的措施。

一些「促生」建議在俄羅斯還引起爭議。俄「母親委員會」主席布茨卡婭10月12日表示:「我們的成員呼籲對那些故意拒絕生孩子的人徵稅,如每月繳納300到500盧布。當然,不應該對那些因醫學原因而無法生育者徵稅。」她還表示,這是借鑑蘇聯時期的做法,「當時無子女家庭曾需要繳納月工資6%的無子女稅」。該建議得到部分人支持,認為「徵收的稅收今後可用於養老金」。但這樣的強制性做法很容易引起社會的不滿情緒。俄國家杜馬議員斯特羅科娃稱:「在當前生育率下降的形勢下,我們有必要使用胡蘿蔔,而不是大棒,強迫人們生育孩子是不可接受的。」俄普列漢諾夫經濟大學專家索科洛夫也認為,一些年輕父母因經濟問題推遲生育,對其徵稅是「不合邏輯的」,他主張應優先考慮支持生育孩子的家庭。在俄「父親聯盟」執行董事索列諾夫看來,還要從小普及傳統的家庭觀念,要多向孩子宣傳,「一個大家庭很酷很好」。

相關焦點

  • 為提高生育率 日本擬資助人工智慧「紅娘」
    為了提高本國的生育率,日本政府可謂是絞盡腦汁。最近日本又決定資助人工智慧婚戀配對項目,希望高科技的「紅娘」可以幫人們找到真愛。為了提高不斷下滑的生育率,日本計劃資助人工智慧婚戀配對項目來幫助居民找到真愛。From next year it will subsidise local governments already running or starting projects that use AI to pair people up.
  • 梁建章:中國跌入低生育率陷阱,未來低生育率危機比日本嚴重
    然而,政策調整後,韓國的生育率並沒有回升,2004年生育率進一步下降到1.2。極低的生育率引起了韓國朝野的極大憂慮,不得不於2005年通過並實施了「低生育率與人口老齡化基本法」,成立由總統親自擔任主席的「低生育率與人口老齡委員會」,實行鼓勵生育的政策。2010年,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宣布撥款3.7萬億韓元(約合37億美元)以提高生育率。
  • 俄羅斯為何會將法定結婚年齡定為14歲,這會不會太早了?
    先說結論,俄羅斯將法定結婚年齡定位14歲,不算太早,有一定的合理性! 下面說說個人的看法: 一、將法定年齡定為14歲,有助於提升人口 俄羅斯人口低一直是問題。
  • 評論: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該警惕生育率「跌跌不休」
    「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意味著什麼?「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又該如何應對?這些都不乏討論價值。二孩生育堆積效應會衰減總和生育率,可以通俗理解為平均一對夫婦所生育的孩子數量。在現代社會,生育率達到2.1,則稱為達到更替水平,也就是能維持人口世代更替、人口數量不增不減的生育率水平。
  • 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啥意思?
    前兩天,一則新聞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撰文表示:「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這是啥意思?所謂「總和生育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位婦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數量。目前學界普遍認為,要達到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保持上下兩代之間人口的基本平穩,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
  • 韓國生育率再創新低!生育率已不足1,專家害怕:未來恐將滅國
    人口,是一個國家永遠也不會逃離的問題,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必須需要有一個龐大的人口作為前提的,像印度,之所以近幾年來能夠發展神速,也與其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脫不了干係,而像俄羅斯還有加拿大,都因為人口太少,導致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國家的經濟提升起來,我們國家也得益於14億的人口,在短短幾十年間就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
  • 我國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是什麼原因阻礙了你生娃?
    我國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近日,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撰文指出: 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 聽聽丨亞洲國家生育率為什麼越來越低了
    今天的聽聽,我們來聊一聊:亞洲國家生育率為什麼越來越低了。關於生孩子、養孩子壓力大的話題一直都非常火爆,有的人認為現在養孩子成本太大,教育貴得離譜。有的人認為有了孩子之後生活更家幸福了,你是怎麼看的呢?但是說到生孩子,就不得不提一個重要的數字指標:生育率。
  • 關於俄羅斯人口的9個事實
    所以,在蘇聯時代,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蘇聯成員國俄羅斯的出生率相對較高。例如1988年,在歐美發達國家中,只有愛爾蘭,紐西蘭和瑞典的總生育率(TFR)超過2.0,而蘇聯成員國俄羅斯,在同一年的總生育率(TFR)為2.1。
  • 俠客島: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啥意思?
    俠客島: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啥意思?  「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這是啥意思?   民政部部長近日發文稱,中國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圖源:視覺中國  一  其實,兩年前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就提出,中國人口負增長或提前到2027年來臨。  所謂「總和生育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位婦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數量。
  • 歐洲荒誕史:為提高生育率,此國強制要求夫妻生4胎,效果如何
    你聽說過為了提高生育率禁止離婚、禁止墮胎,甚至規定一對夫妻必須生幾個孩子的荒唐事嗎? 這種荒唐事還真在歐洲歷史上出現過。那是1966年,羅馬尼亞出現了一批特殊執法者,他們被稱為「月經警察」。
  • 及早布局,主動應對「低生育率陷阱」
    當然,除了儘可能引導生育率提升,中國還應該在另一個方向上未雨綢繆,對低出生率問題及早進行全方位布局。這種布局的必要性與迫切性,取決於對人口演變趨勢的一個最基本判斷,即中國能夠避免"低生育率陷阱"嗎?綜合種種因素,目前看來即使出生率下降趨勢能夠得到切實扭轉,中國仍然面臨"低生育率陷阱",依據在於:首先,一般經驗表明,人口變化趨勢往往帶有巨大慣性,甚至暗含自強化機制。
  • 人口負增長或提前來臨 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 啥意思
    所謂「總和生育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位婦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數量。目前學界普遍認為,要達到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保持上下兩代之間人口的基本平穩,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從歷史和國際社會經驗看,總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條「高度敏感警戒線」,一旦下滑至1.5以下,就有掉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
  • 全面二孩五年|如何應對低生育率和老齡化難題?
    現代化進程出現的女性就業率提高和收入提高,職場競爭,高房價,年輕人對婚姻、家庭和生育的觀念的變化,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使子女的養老保障作用弱化,都是促進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因素。現代化不是一個孤立的東西,它是一個多面體,這些原因在共同推動生育率下降。界面新聞:你當時做預測全面二孩實施後每年出生人口是多少?現在如何評價當時的預測?
  • 為什麼俄羅斯規定女孩14歲就能結婚
    2002年,俄羅斯通過了《聯邦家庭法》的修正案,規定女人的最低法定結婚年齡為14歲。而在這之前,這個年齡門檻被限制在18歲。有人問,十四歲在我國還是幼女,在俄國為啥能結婚呢?新中國建立後,女孩結婚的年齡被提高了四歲。第一部婚姻法在1950年頒布,1981年失效,裡面明確規定了男女的結婚年齡:男二十歲,女十八歲,始得結婚。
  • 俄羅斯為何人口那麼少?醫生有解決辦法,但實施起來很難
    導語:俄羅斯為何人口那麼少?醫生有解決辦法,但實施起來很難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領土國家,面積1700萬平方公裡。一直以來美國和俄羅斯就不對付,為了遏制俄羅斯的發展,美國可謂是費盡心思,但效果也十分的明顯,現在俄羅斯能賣出去的也就只有木材一種資源了,2014年還一度面臨經濟崩潰的情況,還好要我們進口4000多億美元的石油,才讓俄羅斯渡過難關,否則很難想像會發生什麼事情。
  • 俄羅斯遭遇人口「災難」,普京為了民眾生娃用心良苦
    目前,俄羅斯的人口結構就出現了一些問題,國家出臺政策鼓勵生育,但效果並不是很理想。俄羅斯人口一直都在減少11月16日,據環球網報導,俄羅斯人口委員會主席稱,在今年,俄羅斯的人口預計將會減少40萬,這對於俄羅斯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 韓國成世界第一個「零生育率」國家,流行不戀愛、不結婚、不生育
    這種現象引發了一系列問題的發生,韓國政府也非常的重視,為何韓國人會對結婚和生子如此反感呢?說起韓國相信大家都會想起宇宙第一大國,作為亞洲四小龍之首,韓國的整容和化妝技術一直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不過,韓國還有另外一個別具一格的標籤那就是零生育率,也就是說目前韓國的人口處於停滯的狀態,只會減少不會有任何的增加,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 生育率,我需要的不只是經濟補貼,更重要的是身心健康
    最近比較火的話題之,是生育率的問題。有人說,要想提高生育率,應該提高生育補貼。有人說,提高生育率就應該讓女性的生育價值被承認,兒童安全保護做到位。但是最根本上的應該是提高女性和兒童的身心健康,保證她們的安全、健康和良好的發展前景。為什麼這麼說呢?從身體上來說,女性生了孩子基本上都需要產後的修復。如果修復的不好,健康就大打折扣,直接影響以後幾十年的身體健康。而產後修復,不僅僅是需要金錢的支持,還有技術的支持。
  • 俄羅斯10歲男孩許願擁抱熊貓,普京被難住了……
    據俄羅斯《消息報》6日報導,普京5日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參加了「願望樹-2020」線上慈善活動。視頻顯示,演播室裡有一棵聖誕樹,樹上掛著編號1-10的玩具球,球中裝著俄羅斯各地區兒童寫下的願望信。主持人請普京選擇一個號碼,最後普京故意選擇了樹上沒有的數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