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任何時候都充滿雄心壯志,打死也不改口的印度來說,2020年的疫情已經深深地衝擊了其經濟發展,某印度官員前兩日就說,若沒有疫情,我們肯定會幾年內追上日本。
而印度的鋼鐵雄心也在這一次疫情中飽受一擊,去年剛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鋼鐵大國,興致勃勃準備向中國發起衝擊。但在疫情影響下,一直在印度政府保護下,缺少根基和競爭力印度鋼企瞬間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據印度媒體報導,全國封鎖嚴重影響了鋼鐵行業的生產經營,3月份印度粗鋼產能利用率下降至67.8%(去年同期84.7%);4月份國內鋼材需求僅為70萬噸,同比減少了91%;六大鋼鐵企業5月平均產能利用率僅為51%。JSWL在一份公告中稱,儘管政府在許多區域放鬆管制,公司在逐步提高產量,但4月份的粗鋼產量僅為56.3萬噸,同比減少60%,環比減少52%;產能利用率為38%。
鋼產量的減少則直接影響了印度礦石的銷售,內部需求遠遠無法滿足印度2.47億噸的生產量。4月份,印度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NMDC鐵礦石產量為180萬噸,同比減少110萬噸,降幅為37.9%;鐵礦石銷量為138萬噸,同比減少132萬噸,降幅為48.9%。

為了應對嚴峻的形勢下,印度鋼廠有的變賣資產,有的暫時緩建。如印度京德勒鋼鐵和能源公司(JSPL)7月1日表示,將以2.51億美元的價格將其位於阿曼蘇丹國的子公司金達爾契德鋼鐵公司(240萬噸粗鋼產能)出售。塔塔鋼鐵與越南籤署協議,正式出售其在越南Nat Steel Vina公司持有的全部股權。國有企業印度國家開發公司(NMDC)一高管表示,位於恰蒂斯加爾邦納加瑪爾產能300萬噸的新建鋼廠項目建設超出預定期限,工廠購買的進口機械也延遲交貨,預計明年之前無法完工。
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印度鋼鐵廠,還是印度鐵礦,都將目光瞄向了中國。鋼產量10億噸級別的中國成了印度鋼鐵和礦業的救命稻草。

根據印度數據,2019財年(2019年4.1-2020.3.31),印度鐵礦石對中國的出口量同比增長154%,達到了3081.9萬噸,佔印度總出口量的比例由75%上升至84.6%。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通報,3月份,印度鐵礦石出口2.44億美元,同比增長58.4%,為3月份印度所有出口商品中唯一實現出口額正增長的商品。中國海關數據,今年1-6月份印度原材料出貨量較上年同期增長一倍以上,達到2000萬噸,創8年來的最高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印度鐵礦石價格與中國進口價格之間的差價約為每噸70美元,即使扣除印度對較高品位的鐵礦石徵收的30%出口稅,印度出口商仍能夠從中獲利)。

鋼材也是一樣,在停產和低價出口之間,許多印度鋼廠選擇了降價出口,其中半數鋼材出口至中國。二季度,印度向中國出口鋼鐵產品270萬噸,其中半成品170萬噸、熱軋板卷97萬噸、冷軋薄板5萬噸、生鐵28.6萬噸、鐵合金10.6萬噸。國內某分析人士說:印度熱軋板卷低於中國價格109美元/噸,去年同期則是低於中國售價24美元/噸,說明一方面印度鋼廠在低價維持運營,另一方面也有盧比對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因素。
在當前印度對中國產品大肆排除,遠離中國貨的同時,面對便宜的印度原料和鋼鐵製品,要還是不要,考驗著大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