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在動漫界,成就了很多好的作品,其背後的原因和過程可能坎坷不定,也可能一帆風順,不過也有著那麼一些好的作品能夠靠著自己的僅僅一技之長一路過關斬將,直到自己成為不朽的神作。很多的時候考察一個作品的好壞會需要有很多的方面,而且很多的東西基本不可能是單獨成冊,而是很多很多股強而精準的力量相互配合,融洽而成。宛若樹木的枝幹與綠葉。
促使《鬼滅之刃》成為神作的原因便是它通過各項戰鬥而表達出來的深厚情誼,與普通的少年漫不同,《鬼滅之刃》主打的不是熱血和青春,而是容易引起共情的親情。以此,所有的節奏就全部都要服務於親情之上了,而《鬼滅之刃》節奏的戲膽是作者自己的造詣,只要經過巧妙的運用再結合所吹之風便可扶搖直上,一部完美的作品的基本機構就此奠定了成神的光耀之途,因此節奏對一個好的作品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也就是說節奏與感情的關係便變成了拿破崙和他的強悍軍隊了。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拿破崙的成功不會是他一個人的力量,一定是是他和他的軍隊的共同努力。如果拿破崙離開了他的軍隊,那麼就會變成一個被人躲之而不及瘋子,拿破崙和他的軍隊就像土和植物一樣,不管沒有了哪一方,那麼植物就不可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沒有這些又何來美麗呢?
可能說的一些東西都過於籠統而無法讓一些朋友們有什麼樣的深刻體會,那我就在此舉出一個節奏整體調控的的失敗之作,那便是有著白金作家之稱的大師鳥山明風靡全球的代表作漫畫《龍珠》。
《龍珠》這個作品可是名副其實的神作,講述的故事也可謂是通俗易懂簡潔之至,作品首先是設計了一個像是童話故事的傳說:世界各地有著七顆龍珠,如果有人集齊的話就可以召喚出神龍,然後神龍可以實現召喚者的一個願望,是最傳統也是當時最受歡迎的形式世界觀,於此同時肯定就會有覬覦龍珠的壞人們在此時蠢蠢欲動,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而貪婪且不擇手段的收集搶奪龍珠。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沒有人能及時地阻止他們那麼世界就理所當然的陷入危機了,就在此時,為了成為最強的武術家而踏上旅程的迷之男人孫悟空和其他主角們就理所當然的登場了。
本來《龍珠》已經為主角們量身訂做了一個戰力天花板就是比克大魔王,可是隨著劇情的發展。也許是作者早已定好的路程,比克大魔王被討伐後主角們並沒有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是各自為了成為最強的武術家而踏上旅程,作品也就以此接著連載。
因為在此期間也有為了之前埋葬的伏筆而一一填坑所以整個作品的評價不僅沒有粉絲所擔憂的直線下滑,而反倒呈現了曲線上升的趨勢,在此之下,孫悟空的身世,七龍珠與神龍的各位主角的後續走向和變強之路等等令人膾炙人口的故事也在此呈現給了觀眾朋友,可是隨著連載的繼續,島山明大師也覺得差不多應該結尾了,可是這時的動漫社卻千方百計的與其進行「溝通」,作品也就不得不繼續的走下去了,於是便有了一系列的騷操作,像是只要有角色領了便當便會有「沒事,反正有神龍可以許願復活」。某某某星球的某某某戰力又打過來了,沒事「多少集多少集以後就死了」。啊打完這篇章差不多要完結了吧,「放心,動漫社還沒放棄《龍珠》的打算」云云。
可見如果節奏的把控出了問題,那麼作品的質量勢必會受到不小的打擊,因此,《鬼滅之刃》的作者手段之高超,與動漫社的合作之精密就是真的默契不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