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大齡剩男,在現如今的時代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因為男女比例的嚴重失衡以及女性擇偶標準的提高,沒有突出優點的普通男人被迫單身,熬成大齡剩男。
但是在大齡剩男中,有這麼一類很特殊。他們單身到三十歲,都沒有談過一次戀愛,不知道愛情是什麼滋味兒。他們並沒有任何性取向的問題,同時也很渴望愛情,可身體裡總會有一股力量阻止著他們追求愛情。
他們的身體裡為什麼會有一股力量阻止著他們去追求美好的愛情呢?有一個因素成為了他們難以逾越的障礙。
性格的重要性
之前我在婚姻介紹所工作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前來登記的男人。他今年三十二歲,戴著眼鏡,穿一身黑色西裝。當我問到他的情感史時,他說沒有。然後我說上學期間也算,他說從來沒有過。
後來跟他詳細聊了一陣才知道,他從來沒有談過戀愛。從小在父母的嚴格教育下,只學會了專心致志地學習,其他方面幾乎都是空白。雖然考上了重點大學,但在外地待不下去,只能回到家鄉,找了一份大材小用的工作。
在婚姻方面,他完全沒有經驗。之前親戚給介紹過好多個姑娘,大多只相處兩三次就沒戲了。其中有一個嘴直的姑娘說他太木訥,就像是發育不健全的巨嬰,完全沒辦法交流。
起初我以為像這樣三十多歲的男人一直沒有談過戀愛應該是特例,但是後面總是會遇到這樣的男人。他們通常性格非常內向,嚴重缺乏交際能力,行為處事有許多古怪的地方。哪怕有些長得又高又帥,收入也不錯,依舊沒有女孩願意長期接觸。
男人的這種性格悲劇,會成為婚戀路上很難逾越的障礙。而這種悲劇的來源,主要是家庭環境,直接影響者就是父母。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不得不說,有一部分家長在教育方面真的做得很糟糕。他們通常只注重孩子的學習,以提高成績為唯一目的,進行各種慘無人道的嚴格管教。
當孩子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雖然能夠收穫可觀的學習成績,可是卻丟掉了良好的社交能力、情緒的調節能力、樂觀面對問題的能力、對自我的掌控能力。這些種種能力的缺失,導致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日積月累形成糟糕的性格。
2016年曾發生過一件「北大才子弒母案」,兇手吳謝宇為北大高材生,殺害了自己的親生母親謝天琴後逃亡。根據一些相關資料顯示,從小被視為「天才」的吳謝宇遭受著父母嚴格的管教,形成了堪比很多成年人的自律能力。別的孩子都在玩耍,只有他在家埋頭苦學。別的孩子可以看電視,他能看的只有各種試題。他的父母離婚之後,他跟隨母親生活,母親對他的要求更加嚴苛。
在高壓的教育環境下,吳謝宇雖然擁有遠超出同齡人的學習能力,可是卻沒有健康的心理素質。上了北大之後,數次吐露出自殺的想法。最後慘劇發生,犯下弒母的滔天大罪。
要成才,先成人,這個簡單易懂的道理,很多家長偏偏不願意去重視。他們總想著要孩子一心學習,考上好的高中,考上重點大學,找個好的工作掙大錢,讓自己有面子。所以,歸根結底,父母的這種心態就是功利主義,無視人性情感。
孩子的成長,不只是身體的成長,還有內心的成為。身體的成長需要的是食物的營養,內心的成長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當孩子內心得到充足的關愛,才有勇氣去面對一切未知的人和事,即便遇到問題,心中也會意識到還有父母可以幫助自己,不用怕。
健康成長的孩子,性格必然是陽光自信、開朗活潑的。他們喜歡嘗試各種新鮮事物,樂觀面對各種問題。他們也喜歡結交朋友,從交流中得到成長。所以,他們更懂得如何交際,如何處理問題,更容易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性格內向的人,通常不願在他人面前表達自己,缺乏交際能力,缺少朋友。因此,心中有了負面情緒後往往需要獨自去承受。當人遭受這種心理壓力時,可能會擁有超出常人的自我提升能力,獲得事業上的成功,也可能會變得孤獨抑鬱,負面悲觀。但是,後者的數量要遠遠大於前者。
願望
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有許多都是獨生子。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將所有的期望都給了孩子。這些性格內向,缺乏交際能力的孩子長大之後,在婚戀過程中屢次碰壁。
但願父母們能夠知道,要成才,先成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需要是的父母的正確引導和充足的關愛。孩子以後不一定非要出人頭地,但一定要擁有正常的人生,享受到生而為人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