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意外總是來得猝不及防,對於咱們人類來講,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都會有頭疼腦熱的時候,年輕時候一些壞習慣就會轉變成疾病,在你進入中老年時候全面爆發。古時候醫療水平不發達,很多小病小災都會要了一個人的命,如今生活條件好了,治病變得非常簡單,只要你花得起錢甚至能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看看高齡的李嘉誠、何鴻燊就知道了。
不過普通老百姓們自然和這些富豪不能比,在經濟條件方面差距很大,很多人年輕時候還可以賺錢來治病,等到年老如果沒有一定的積蓄,面對疾病是毫無招架之力的,特別是收入不高的農村老人。
為了緩解退休老人看病的壓力,國家推出了新農合政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新農合政策也一直在變化著。相信農村的朋友對新農合肯定非常熟悉的,它的出現不僅可以給很多老人帶來了保障,讓農民們面對高額的醫療費用不再望而卻步,每年幾百元就可以換來各種報銷、補貼,還是非常划算的。今年新農合繳費時間已到,很多農民驚喜的發現,新農合的相關政策發生了變化,擴大了報銷範圍,同樣費用也上漲了,不過也僅僅上漲了30元,即每人280元/年。
不過面對費用的上漲,很多人還是不太理解的,覺得新農合的費用似乎年年漲,但是我們卻看不到「實際」的回報,雖然對於年輕人來講,幾十元無所畏,但是對於很多孤寡老人來講,這筆費用還是無法接受的,甚至很多農民決定停止繳納新農合了。還有很多農民不交新農合的原因也很簡單——周邊門診少,報銷手續複雜,對於學歷普遍偏低的農民來講,還不如不交了。
實際上,這部分沒交新農合的人遲早會後悔的,因為現在的新農合在醫療保障方面還是非常全面的,也擴大了報銷的範圍,萬一患病或者發生意外,新農合可以幫助農民們減輕很多的負擔。值得關注的是,新農合的人均補貼已經達到了550元每人,幅度還是非常大的。那麼今年的新農合有哪些變化呢?主要由3點:
第一點就是降低了報銷門檻,增加了報銷比例:並不是所有的疾病產生的費用都是可以報銷的,是有一定的報銷標準的,之前新農合的最低標準是2000元,部分地區是3000元,但是從2021年1月1日期,新農合最低標準降低至當地人均月均收入的50%,打了個對摺,例如原本該地區人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那麼新農合報銷標準就是1000元了。
第二點就是擴大了報銷的範圍:將高血糖、哮喘、風溼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用藥也列入了新農合的報銷範疇,並且按照50%——70%比例報銷。
第三點就是針對特殊人群的:例如五保戶、低收入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孤兒等,如果沒有錢繳納新農合,國家將免除特殊群體費用,依舊可以享受新農合帶來的福利。
總而言之,新農合和社保一樣,都是長期福利,一生都沒有意外自然是看不到這些政策的好處,但是誰能保證自己和家人不出意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