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語學院一貫堅持將育人融入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通過營造更有優勢、更具感染力的外院文化氛圍,朝著「學貫東西,精勤求知;外聯五洲,語跨四海「的目標不斷奮進。以中外思想薈、金秋外語節、新港報告「語言文學」系列、外國語言文化論壇等品牌特色活動,並通過各種發揮外語特色的志願服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支部學習以及關愛心理健康等各類活動,學中西之文,為世界之光,培養「語」眾不同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揮毫時代,不負國際新平臺
金秋十月,語跨九州眾採紛呈。一年秋意濃,十裡桂花香。仲秋時節,叢桂怒放,金秋外語節作為外國語學院的品牌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18屆。國際化發展是西安交通大學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重要一環,而外語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視。金秋外語節作為一個優質的外語平臺,不僅營造了優秀的校園英語文化,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同時也為各類高級別外語賽事選拔優秀人才,對學校國際化進程的推動至關重要。外語節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新穎,涵蓋了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辯論賽、英語口譯比賽、德語朗誦比賽、日語風採大賽、日語朗讀大賽、法語風採大賽、法語演講比賽、俄語朗誦比賽、外文電影配音大賽以及外文歌曲大賽等等,每年吸引上千餘人次本科生和研究生參與。交大外院秉承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文件精神,通過舉辦歷屆金秋外語節,提升交大校園文化、重構交大師生人文藝術綜合素質,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絕佳的平臺。
新港報告,暢遊語言文學殿堂。在創新港元年之際,外國語學院誠邀多位知名專家學者,為交大學子講述語言文化的魅力。新港報告系列講座融學術思想和流行元素於一體,包括語言認知和文學文化兩部分,語言認知部分以「語言如何塑造我們?」為主題,主要探究語言對個體、國家和文化傳播的作用,文學文化部分圍繞「經典永流傳」的主題,主要闡釋中西方經典文學的相互影響,展現東西方文學的交流與碰撞。數次講座現場均座無虛席,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更好地共享學術盛宴,新港報告除在興慶校區開放直播分會場之外還首次在創新港加開直播分會場,利用我校自主研發的skyclass網絡直播系統進行全程直播。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並且不斷豐富發展,逐漸形成如今開放包容的系統,其中不能忽視語言和文學的作用」,新港報告融學術思想與流行元素於一體,在一個個娓娓道來的敘述中,帶領學子們暢遊語言文學殿堂。
志願服務,外院學子盡顯風華。交大外國語學院廣泛開展外語類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旨在讓學生發揮專業特色,在各類活動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絲綢之路青年學者討論會」「社會與認知視角下的二語習得研討會」及小學期英語助教等校內志願活動中,外院學子均積極參與其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東亞文化之都」、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暑期項目、法國駐華使館舉辦的法國高校春季見面會等大型活動中,外院MTI學子也承擔了口譯志願工作。每年暑假,外國語學院與電信學院負責我校赴西鹹新區見習學生帶隊和指導,順利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外院學子的多次志願服務,體現著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把服務他人、服務社會與實現個人價值有機結合在一起,將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任務落到了實處。
國際視野,模擬聯合國大展英姿。2019年10月25日,外國語學院舉辦第16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本屆中模大會為期四天,來自全國160多所高校的近600名師生參加。大會設有聯合國大會、經社理事會、人權理事會等機構,參會學生扮演不同國家外交官,圍繞伊核協議的執行、促進《巴黎協定》的落實、維和行動中的女性、國際發展合作籌資、殘疾人權利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應對當前形勢下的種族主義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並審議通過決議。大會還設有新聞中心,由學生扮演記者和編輯,報導各委員會會議情況。10多位多邊外交領域的資深外交官和專家學者擔任評委,在會議前期準備階段即對同學們給予專業輔導,在會前開設大使講座,並將在會議現場對同學們的表現進行點評。在模擬聯合國大會中,青年學生們通過親身經歷熟悉聯合國等多邊議事機構的運作方式、基礎國際關係與外交知識,並了解世界發生的大事對他們未來的影響,了解自身在未來可以發揮的作用,同時開闊了其國際視野,激發其學習潛能,鍛鍊領袖才能。2020年,外國語學院成立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工作室,將助力更多熟悉國際組織規則、外語能力突出、擁有跨文化交際能力、具備跨學科背景知識的國際組織人才。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騁遠志
中外思想薈,百尺竿頭進一步。「中外思想薈」系列活動是由外國語學院傾力打造的學生工作品牌活動之一,以學生需求為導向,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高尚道德情操,培育優良道德品質。全國延安時期歷史研究資深學者郝鳳年教授為學院學生們帶來了「思考、責任、擔當——讓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的專題報告,讓外院學子對延安精神的時代含義有了深刻理解;漢陽陵博物館、西安博物院、鐘鼓樓博物院與八路軍辦事處工作人員分別為同學們講解中華歷史文化,從漢家珍寶、華美漢服、傳統禮儀到中國古代建築智慧再到八路抗戰的崢嶸歲月,全體外院同學如穿梭在歷史時空隧道,為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璀璨文明與愛國主義情懷而震撼;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學生們發揮學科特長,雙語朗讀紅色革命詩歌,抒發對老一輩共產黨人的敬佩之情;國際會議專家聯盟(MPI)大中華區SME雨陽老師為同學們帶來《職業的背後》專題講座,給予同學們有關就業的詳細建議;2020年初疫情爆發,在全國勠力同心、共克時艱的關鍵時期,外院在線上召開了第六期中外思想薈——「戰『疫』有力量,青春我擔當」,請抗疫有突出貢獻的學生志願者與海內外的疫情親歷者與大家共同分享了他們在此次疫情中的感悟及經歷。這一次次中外思想薈,用文化薰陶與思想碰撞啟迪外院學子,將個人價值與夢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黨支部活動,民生國政入襟懷。青年強則國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19級黨支部在疫情期間召開了「『青春戰役』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迎黨的生日,講戰疫故事」等主題的黨組織生活會,號召2019級全體師生要注意疫情防控,戒驕戒躁,奮發圖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安交通大學,走進交大西遷博物館,參觀交大西遷的創業歷程和輝煌成就展。為深入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將初心使命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碩18、19級黨支部積極召開學習組織生活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蒞校考察講話精神」。2020級新生入學後,新生黨支部積極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學習《關於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意見》,交流分享參觀創新港數字展廳感想。外國語學院全體學生黨員將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接受紅色思想洗禮,保持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昂揚姿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騁遠志!
情系學子,語中藏景秀文章
心靈相約,譜出心間新唱片。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與時俱進、以人為本的全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充滿活力的教育方法,促進身心協調發展、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過去一年裡,外國語學院紮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入手,加強了師生的專業培訓,完善了研究生心理危機防控工作體系。通過召開心理健康活動月主題班會、開展心理健康實踐活動、舉辦心理健康講座以及搭建創新港學生心理健康活動室,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拓寬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推進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著更加健康、系統、全面、有效的方向推進。通過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同學們對於心理健康有了更積極的認識,心理素質也逐步得到了提高。
文化育人,外聯學術大舞臺。在英語作為通用語的背景下,外語研究者更應植根於中國大地,改變固有的思維,面向世界,發現問題,研究問題並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紮實的知識基礎和廣闊的視野同等重要。為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提升學生的學術水平和知識視野,在過去一年裡,外國語學院共開展36講外國語言文化論壇,邀請了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法國利摩日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日本北海道大學等十餘所國內外學校的知名學者前來講座。論壇涵蓋學術能力培育、人才國際培養、國際問題探討、中外文化交流、語言應用與文化傳播等多個領域的內容。論壇為同學們提供了新的視角看待問題,實現了「增長見聞、開闊視野、啟迪智慧」的目的。
外國語學院立足於專業特色,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學生主體地位,發揮文化育人、文化引領的功能,切實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金秋外語節」等一系列活動,將課本知識和專業技能強化相結合,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專業素養,提供了展現自我的機會,激發了學生學習外語和應用外語的興趣,豐富了校園文化,營造了良好的外語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