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初夏季節,還是不錯的釣魚季節,但是一般要早晚垂釣。如果再過一段時間,天氣太熱了,就不太好釣了。今天,釣友老李和朋友一邊垂釣,一邊交流,說了個釣魚的新鮮事兒,比較有趣。
老李今年50多歲,是位資深釣友,釣魚的歷史有40多年。他的老家在江蘇裡下河地區的小楊莊,這裡河流縱橫,魚蝦較多。到了星期天,不少城裡人還趕來垂釣,因為野河較多,大鯽魚七八兩的很正常。野生的,買不到,燒湯的味道就是不一樣。
李師傅正常在城裡工作,開車回老家,不超過一個小時。到了休息日,他就回老家看看父母,同時釣魚休閒。聽說李師傅是釣魚高手,村裡養魚戶老程專門找上門,請他來幫忙。
老程的魚塘有60多畝,養的是四大家魚,就是青魚、草魚、鰱魚、鱅魚。老程說,常常看到魚塘裡有個「大傢伙」四處追魚,激起好大的浪花。不知道是什麼魚?但這個大魚肯定吃魚,如果不清理掉,魚塘的收成肯定有影響,到年底可能收不回本錢。
李師傅接到了任務,即開心,又沒有把握,因為不知道是什麼魚。肯定是兇猛的魚類,他採用了路亞的方式。「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路亞釣應用了自然界食物鏈的規律,通過「小魚」假餌不斷運動來吸引魚類發動攻擊。
第一次來,很快上了一條大魚。不過,魚的力量太大了,很快魚線就斷了。後來,又換了2次魚線,可是沒有一點動靜。
過了兩天,李師傅又來了。裝了一個假餌,很快有條大魚,趕快收魚線,但是魚的勁兒太大了,不知道什麼情況,在來回拉動的過程中,魚竿斷了,只好無功而返。
李師傅前後釣魚10次,最後才釣到這條大魚。李師傅說,這次換了大規格的魚線,剛開始30分鐘都沒有動靜,後來魚竿彎得像弓一樣。隨著魚兒在水下左右逃跑,他感覺快拽不住了。一會跑向東,一會跑向西,李師傅與這條大魚打起了持久戰。
大戰了1個小時,大魚終於沒了力氣。在老程等人的幫助下,大魚被拖到了河邊。老程拿了一條大網,將大魚圍了起來。幾個人到河邊將魚抬上了岸。
哇!大魚長達1.4米,重101斤。這是一條「鱤魚王」,終於抓到了這條大魚,它是「害群之馬」。
鱤魚,為鯉形目,也叫黃鑽、黃頰魚、竿魚、水老虎。其頭部尖而長,體型細長。鱤魚是一種大型食肉魚類,遊泳能力極強,常襲擊和追捕其他魚類,比人們熟悉的黑魚、鱖魚等食肉魚更為兇猛。
終於抓到這條魚,養魚戶老程開心不已。他專門請客2桌,將朋友們請來,一起品嘗鱤魚肉。同時為了感謝李師傅,獎勵現金2000元。
「魚塘裡如果有幾條鱤魚,其他魚類基本就絕跡,它魚類養殖戶的天敵。」老程說,養魚也有風險,一定要清除魚塘裡的鱤魚、黑魚、鱖魚等食肉魚類。釣獲101斤「鱤魚王」,養魚戶請客2桌,還獎勵2000元。對於這事兒,您怎麼看?歡迎關注「俊圖」,原創作品,請勿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