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bilibili舉辦了2020-2021國創動畫作品公布晚會,宣布了一大批動畫作品項目,其中便包括了《子不語》和《長歌行》的重新連載和動畫化消息。
《子不語》從2009年12月15日開始連載,在出版到第二卷《莫失莫忘》後便停更,至今未完結;而《長歌行》也停更了接近四年之長,隼所坐在的地方估計已經有坑了。
此次bilibili宣布《子不語》和《長歌行》將重新連載,還邀請到了漫畫作者夏達親臨晚會,在晚會上雙方確定了合作意向。
眾多漫畫粉絲在驚呼「真正的有生之年」和「爺青結」時,也有許多人注意到了夏達本人。
夏達身著長裙,長發垂腰,時光似乎沒有在夏達身上留下刻痕。1981年生,如今快四十的她卻依舊像個少女一般。
許多人評論「她一點都沒有變」,「如同仙女一般」……
顏值、實力雙在線的夏達似乎總給人一種完美的感覺。但其實夏達並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完美,更未曾一帆風順。
她出生於湖南懷化,父親從事古建築修復,而母親則是古字畫的鑑定和修復師,這也是《子不語》裡小語父母職業的原型。
不同的是,夏達的童年並沒有像小語那樣有著父母長時間的陪伴,她一直跟隨著爺爺生活。
在《子不語》中有一話講述了關於小語母親打「虎」的故事,小語去給正在做古畫修復的母親送飯時無意間看到了牆上的真跡,被那栩栩如生的老虎虎嚇到。
晚上小語再次夢見了老虎,正當害怕時母親安慰了小語並呵斥和擊退了老虎,母親溫柔和英姿颯爽的形象刻在了小語的腦海中。
這一話其實就是夏達自己在童年時對母親的敬佩與期望,她在成年後將曾經的缺失融入了自己的畫作之中。
而童年的生活經歷也深深影響到了夏達。
「我很小的時候,走在一條四周漆黑的小路上,有時能遇見同伴,而同行不久後又分散。我在每個岔路和障礙前停留過,然後努力前進……」
這樣的堅持一直持續到了成年,尤其是對於自己所深愛的繪畫。
估計很多人都以為這樣會畫畫的孩子曾經一定深受人們的歡迎,有著靚麗的青春歲月。但夏達卻並沒有如此,反而卻有著一個灰暗的十四歲。
爺爺去世後,夏達被父母接到了新的城市裡生活。剛剛經歷了最親之人離去的打擊,又進入了一個陌生的城市,每天面對著陌生的人,加上自己本身是只未發育完成了「醜小鴨」,孤獨自卑的夏達不願意與人交往,如同異類。
當群體中出現異類時,自詡為同類的人們便會開始針對異類,這種情況在青春期的少年中尤其嚴重。於是,夏達成為了被欺凌的對象。
「大家就排擠我,叫我『哥斯拉』,如果我的手套落在教室,第二天就會被扔進垃圾桶。有時桌子裡被塞滿了垃圾,或者桌子上被倒墨水和亂塗亂畫。」夏達曾經面對記者如是說。
夏達曾經畫過一本繪本——《哥斯拉不說話》,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孤獨、自卑卻倔強的女孩小末。
瘦小甚至有些醜陋的小末被同學們取了「哥斯拉」的外號,而這個膽怯、孤僻、寂寞、沉鬱的孩子也滿懷著說不清的恨意,對待他人睚眥必報;
尤其和男生之間的關係勢如水火,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小末常用的武器是直尺、書包和圓規,以至於她在大學軍訓時拿了射擊冠軍後以為是自己當時和男生打架練出來的。但同樣的,紅花油、創口貼這些也是她每天的必備。
此外,還有種種青春期裡女孩子關於友情的敏感,對自我相貌的自卑……
而這個自卑、倔強的小末便是夏達的十四歲。在《哥斯拉不說話》裡,夏達寫下了這樣的話:
「很多很多年後,她才明白,很多事情是沒有假如也沒有答案的。當年那麼在意的事情,現在卻感覺可愛得想笑。」
成年後的夏達站在了時間長河的另一端,遙望著曾經孤倔的自己,逐漸釋然。
夏達的高考也並不如意,考入的學校是個在許多人眼中並不入流的專科學校,甚至還有人在她成名後嘲諷過她的學歷不行,沒有學過系統的美術。
大學畢業後的夏達有些「瘋狂」,她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自己想走的道路,獨自一人來到了北京開始了漫長的漫畫創作。
但在那個時代,中國的漫畫行業如同冬天的寒夜,市場才剛剛發展起步,大部分的漫畫家根本養活不了自己,更何況剛出道的夏達。
作為獨生子女,被爺爺一直寵愛著的夏達迎來了自己最痛苦的時刻。那段時間,夏達嘴上跟父母說賺了很多稿費,但實際上她交完房租之後便什麼也沒剩下了,能不出門就不出門,被動地成為了宅女。
雖然有朋友們的接濟,但飢餓是家常便飯。
有次朋友跟她說要來看她,說想帶點東西過來,便問夏達想要什麼。嘴犟的她說隨便帶帶就好,但心裡只想對方帶點吃的過來,她已經很久沒吃東西了。
結果朋友帶來的是一束花,那一瞬間夏達欲哭無淚。
這樣的倔強也可以在夏達的作品角色中常常見到,比如《長歌行》裡那個一人獨行,千裡回長安的李長歌,
《步天歌》裡孤傲倔強,不折不撓的阿汀都有著她的影子。
總說風雨之後便是彩虹,這句話應用在夏達也十分合適。
在經歷了七年的蟄伏期後,夏達終於憑藉自己所繪的《子不語》一炮而紅,連載於日本集英社雜誌《Ultra Jump》,曾一度被日本漫畫愛好者稱為「中國最美麗的漫畫」。
此後,夏達還登上了兔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但由於她太過怯場,便放棄了原本上臺說祝福語的環節,只留下了一個作為觀眾的特寫鏡頭。
成名後的夏達似乎走上了人生的巔峰,但在網際網路的時代。成名也就意味著需要面對更多的目光,這些目光中有崇拜的、羨慕的也有嫉妒和厭惡的,話語更是各種各樣,你分不清好意和惡意。
夏達的性格更算不上的完美,暴躁、敏感、有些「玻璃心」讓她在無意間說錯了許多話,於是,作為公眾人物被網友們批評了一次又一次。
很多人似乎想讓她成為「完美」,卻忽略了她作為人的喜怒哀樂和性格迥異。
與夏天島解約一事之後,夏達宣布在《子不語》和《長歌行》的版權沒拿回來之前絕不再續作。
當所有人都以為這兩部漫畫結局無望之時,這個執拗的夏達又突然說:「我承諾的事情做到了。」小語和長歌終於將迎來自己的結局。
如果仔細去看夏達的話,你可以發現這個女孩看似光鮮亮麗,其實有著許許多多的缺陷,性格上、工作上的。
但又怎麼樣呢?人就是這樣的,完美從不存在,既有美麗之處,又有灰暗之所。
如果要我從夏達的作品中選出最適合她的角色,我一定選擇那個獨自坐在教室角落裡,沉鬱又膽怯的小末。
她曾如同二戰罹難者的哥斯拉一般滿懷著對世界的恨意,卻在長大後對曾經的自己一笑而過,轉身前行。
圖源來自網絡,侵刪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給我們點讚關注,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持續更新ACGN領域相關內容,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