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朝古都 千載京華」
開封,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城市的文脈造就了開封獨有的氣質,黃河水在中原腹地流淌,衝刷出塵封已久八朝的歷史,借著汴梁的月色,今日的城市映射出千載東京的輝煌,在這片土地上將續寫出詩意棲居的新華章。
項目位於開封市高鐵片區,為城市生態宜居片區。基地所屬區域正處快速發展期,教育資源豐富,商業及生活配套齊全,生態資源優越。
█ 項目位置
設計的起點源自於場地。設計概念以尋跡山水和人文為出發點,提取開封極具代表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元素,層層遞進的景觀場景加深對空間雅、奢的極致體驗和感受,通過雅致感的形象展示、體驗式的景觀感受、搭配多層次的品質格調,打造多元的主題景觀空間。
█ 設計概念
以現代的設計語言,通過空間敘事的設計手法,將城市風物記憶隨著景觀動線徐徐展開,自然山水與人文內涵的融合和統一,通過「見山——問虹——探水——尋跡——引蝶」五個區域的不同空間體驗,遠銜太行山、毗鄰黃河水,尋跡自然間,山水喚醒人們對詩意生活的嚮往。
█ 概念落位
█ 方案推演
█ 景觀動線
入口通過景牆界定,凝練的設計取捨,借太行山之勢,營造出大氣雅致的入口景觀。景牆高低錯落,在統一的形式中呈現出平遠,高遠、深遠的變化。兩側水景,以聲造勢,強化入口空間。
穿越入口,步步深入,轉折之間,如同在山中行走,步移景異,遠離城市喧囂,復得自然山水。
無論是《清明上河圖》的虹橋,還是今日開封古河上石橋,一座橋便是一座城市的縮影。一潭水、幾棵樹便足以讓人氣定神寧,水面煙霞浮動,綠意縈繞,將周圍的一切倒影其間。
雅致的建築和輕盈的平橋,一高一低,一曲一直。優雅而舒展的屋頂線條將宋式美學發揮到極致;平橋臥波,曲折向前延伸,和建築在空間裡相互對比呼應,將空間的大奢大雅推向高潮。
水本無形,遇洲有境。景觀空間帶來冥想與哲思,在一草一木、一水一石之間。一塊太湖石雕塑屹立岸頭,漏、瘦、透皆具,目之所及,獨佔風姿。靜靜遠觀,仿佛在與時空對話中,看到大宋汴京艮嶽的奇石。
水下燈帶在雕塑周圍形成一圈圈漣漪,強化了視覺中心。參差不齊的種植樹池向水面延伸,極具動感,簡約的線條勾勒出河洲駁岸,形如淺浪,勢如破竹。烏桕點綴其間,煥發水岸生機。
▲ 本圖來源:朗詩地產
行走在風雨連廊下,虛實交映的格柵帶來光影變化。樹蔭下芳草叢生,碎石的自然肌理,草木的光澤,在光影的烘託下,營造出愜意的歸家感。
庭院草地的邊界形成柔波,簡練的設計語言將水的元素延續,兩艘白船雕塑乘風破浪,雖不見水,卻展現出大江大河的意境。
後場空間緊鄰河流,視野開闊,將自然景觀融入其中,河岸成為景觀的一部分。設計提取滕王蝶畫的符號元素,落位場地,串聯起一個個景觀節點。
園路環繞,行走其間,多樣的鋪裝材質和高差變化帶來豐富的遊覽體驗。組團綠植點綴在建築周圍,高低灌木,層次分明。
園路採用仿山水巖石英磚,細膩的肌理中傳達出景觀雅致的格調,若隱若現的印跡豐富了地面細節。
灰銀色廊架摒棄多餘的裝飾,強調序列感的簡潔線條,形成開合有度的虛實空間。
尋跡汴京山水,品味宋式奢雅,在自然中回歸詩意,在人文中求索遠方。設計從場地出發,營造出詩意的山水人文居所。通過簡練的設計語言,傳達古都的人文內涵,蘊古革新,既是對厚重歷史的回應,也是對美好生活的禮讚。
項目詳細信息
項目名稱:開封朗詩 | 汴京·熙華府
設計單位:易境設計
設計團隊:劉琨 劉蔚 俞勝龍 易西 徐靜 鄭強
項目人員:謝蘭奎 袁望進 孫鳴明 周斌 汪樂 吳志平 劉靜 楊娜娜 沈朝標 姜俊
景觀面積:8400㎡
項目客戶:朗詩地產、開封城投集團
攝影團隊:桔伴視覺攝影 左斯洋
項目設計&完成時間:2019年 & 2020年10月
文字排版 /上海易境
圖片攝影 / 上海易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