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題一:(2019·石家莊市藁城區第一中學高三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舟山群島是我國確定的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舟山群島的海洋綜合開發有助於整合「長三角」的經濟聯繫。聯繫上海與舟山群島——洋山島的東海大橋早已建成通車,極大地改變了上海無深水良港的歷史,洋山島貨櫃港的建成對於上海港建設國際性港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6年10月28日,美國波音737飛機總裝廠落戶舟山群島,今後這裡每年將有100架波音飛機飛往世界各地,舟山成為航空工業城指日可待。下圖為舟山群島周邊區域示意圖。
(1)比較長江口與杭州灣沉積地貌的差異,並分析原因。
(2)分析洋山島對於上海港建設國際港口的作用。
(3)簡析波音737飛機總裝廠選址舟山群島的有利條件。
(4)說出舟山航空工業聚集的意義。
參考答案:
(1)差異:長江口流水沉積地貌發育典型,多江心島和沙洲;杭州灣流水沉積地貌缺失。原因:長江徑流量大,含沙量高,年輸沙量大,沉積作用十分顯著;杭州灣由於錢塘江徑流量小,含沙量小;杭州灣多潮水,潮水侵蝕搬運泥沙,江心島等流水沉積地貌難以發育
(2)結束上海港無深水良港的歷史;減輕上海港區的負荷;增加上海港區的貨物吞吐量;形成高標準的專業化貨櫃港,提升國家形象
(3)舟山群島地處長三角,工業基礎雄厚,配套設施完善;舟山群島具有深水良港,有利於飛機大型零部件的輸入;舟山群島環境優美,有利於高新技術人才聚集
(4)飛機為高端產品,零配件多,零配件企業集聚,利於降低運輸成本;企業集聚有利於加強信息、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可以共享基礎設施
典型例題二:(2017·全國高一課時練習)閱讀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黃河是一條善淤、善決、善徙的河流,每年攜帶約16億噸的泥沙奔流而下,約有12億噸的泥沙沉積在河口沿岸地區,平均每年向渤海推進1.53千米,每年新造陸2328平方千米,使3萬4萬畝海域被淤積成為新的土地資源。「昨日滄海,今日桑田」在此得以實現。
(1)黃河在此形成的地貌形態是________,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________。
(2)近幾年來,黃河口泥沙沉積的速度有所下降,對河口地區的地貌形態的影響有哪些?
(3)請簡要分析黃河口泥沙沉積的速度有所下降的原因。
(4)河口地區往往是形成聚落的良好地區,但是黃河口處卻沒有形成大的聚落。請分析原因。
參考答案:
(1)河口三角洲;黃河挾帶的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陸地的海相沉積平原。
(2)河口三角洲的發育速度減緩;海水上溯,河口三角洲侵蝕嚴重。
(3)①黃河中上遊地區大面積植樹造林,植被覆蓋率大幅提升,水土流失得到控制。②小浪底、三門峽等水利樞紐的蓄水攔沙作用。③黃河水在下遊地區被河南、山東大量取水,致使到達河口的水量很少。
(4)黃河河道不穩定,經常泛濫成災;河道泥沙淤積嚴重,致使河流的航運功能受阻。
典型例題三:(2016·江西高三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時,因流速降低,所攜帶泥沙大量沉積,逐漸發展成的衝積平原。三角洲是人類重要的活動空間。下圖是河流入海口三角洲地貌形成示意圖。
(1)簡述圖中河口沙壩的形成原因。
(2)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的重要產糧區,分析該地區農業發展的不利影響因素。
(3)亞斯文大壩修建之後,引起了尼羅河河口三角洲的一些變化。近年來科學家在尼羅河三角洲河口附近發現了各類礦物,並且呈現一定的分布規律:重礦物距離河口近,輕礦物遠離河口。試說明大壩修建後尼羅河河口三角洲的變化,並分析河口附近礦物沉積遠近不同的原因。
參考答案:
(1)河口處由於海底坡度減緩及河水受潮流的頂託作用,水流分散,流速降低,大量的衝積物質堆積下來,形成河口沙壩。
(2)該地區為熱帶季風氣候,雨季和旱季明顯,雨季時洪澇災害嚴重,旱季時易發生旱災;海水倒灌影響灌溉用水;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機械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不高。
(3)變化:由於亞斯文大壩的修建完成,切斷了泥沙向河口的輸送,河口泥沙來源減少,三角洲變小。原因:海水不斷向河口附近侵蝕,剝離了沉積物並進行搬運作用,重礦物在河口附近沉積,輕礦物被搬到距離河口較遠的地方。
典型例題四:(2019·全國高三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木質素是一種廣泛存在於植物體的有機物。由於植物主要存在於陸地上,且木質素具有明顯的抗降解性質,因此木質素可以定量的作為河口陸源物質的指示物。木質素是一種可再生資源,目前在工業的利用率低,解決其降解問題後,未來將在堆肥、新型高分子材料等領域上具有廣闊的前景。
在越南,紅河每年通過巴拉特河口、川漓河口和太平河口向南海輸送大量沉積物,水下表層沉積物以粉砂及吸咐它的陸源有機物為主(砂粒越大,陸源有機物的吸附作用越弱)。下圖示意紅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層沉積物每100mg有機碳中木質素含量空間分布。研究發現,紅河口水下三角洲中木質素來源既有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機質,也有新鮮的植物碎屑。
(1)說明越南雨季時紅河口水下沉積物中木質素含量增加的過程。
(2)簡述圖示區域從岸向海的方向上木質素含量在近岸遞增的主要原因。
(3)紅河口水下沉積物中有木質素來源於新鮮植物碎屑,試分析其原因。
(4)說明木質素運用前景廣泛的理由。
參考答案:
(1)雨季時,雨水對地表的侵蝕作用強,河流攜帶的泥沙等物質多;木質素吸附於泥沙之上,雨季時隨泥沙沉積於河口,水下沉積物中木質素逐漸富積,含量增多。
(2)在河口處,流水的搬運作用減弱,大的砂粒先沉積,小的砂粒後沉積,由岸向海,砂粒由大到小;因砂粒越大,吸附的本質素越少,故木質素含量在近岸遞增。
(3)紅河流域氣候炎熱多雨。植物生長更新速度快,新鮮的植物碎屑被流水攜帶搬運,在河口處形成水下沉積物。
(4)木質素分布廣泛;具有可再生性;可應用的領域廣泛目前利用率低,未來發展空間大。
典型例題五:(2019·江西省吉水中學高三月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崇明島是我國第三大島,是我國現今河口沙洲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典型河口沙島。島內林木蔥翠,溼地廣闊。
(1)分析崇明島的形成原因。
(2)分析崇明島南北兩岸沉積作用的差異。
(3)分析崇明島夏季氣溫較上海市區低的原因。
參考答案:
(1)長江攜帶泥沙到入海口,因地勢變緩,水流速度變慢,同時受海水的頂託作用,泥沙發生沉積;長年累月,泥沙越積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衝積島。
(2)長江由西向東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水流向南偏轉,崇明島南側水流速度較快,沉積作用較弱,北側水流速度較慢,沉積作用較強。
(3)島內人口及其工業、車輛較市區少,產生的熱量少;島內建築物較市區少,綠地較市區多,地形開闊,利於散熱;長江環島及島內有湖泊、溼地,受水汽調節較市內強。
典型例題六:(2017·遵義航天高級中學高二月考)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陸地的河流流速比較急,帶著上遊衝刷下來的泥沙流到寬闊的海洋後,流速慢了下來,泥沙就沉積在河口附近,積年累月,越積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陸地,這就叫河口衝積島。
材料二 「長江三角洲歷史演變圖」。
(1)說明河口衝積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
(2)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變化過程。
(3)近年來該地海岸線向近海移動的速度減慢,試說明其原因。
參考答案:
(1)流水堆積(沉積)作用;海水的頂託作用。
(2)河口地區由於落差小及海水的頂託作用,水流速度減慢導致大量泥沙堆積,出露水面形成沙洲;泥沙繼續堆積,陸地面積不斷擴大,古沙洲逐漸和大陸相連;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北岸堆積速度快。
(3)中上遊植樹造林,水土流失減少;三峽大壩等水利工程截留部分泥沙。
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