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孩子們呱呱落地之前,家長們都會早早把孩子的名字準備好。雖然名字只是每個人的代號,但要跟隨我們一輩子,所以家長們為了給孩子起個好名字,真的是絞盡腦汁。
演員兼導演的姜文,就因為孩子的名字被網友推到了風口浪尖。他的兩個兒子分別叫「姜太郎」和「姜次郎」。這名字一出,瞬間就讓他成為眾矢之的,很多網友批判他不愛國,因為日本人名字裡大多帶有「郎」字,指責他居然給孩子取了個日本人的名字。
姜文看到這樣的評論後,霸氣反擊網友讓他們多讀書。在中國古代「郎」字代表了父母對孩子的愛意,所以他給兒子起名字的時候才會用這個字。的確,古代很多父母會稱呼孩子「大朗」、「二郎」等,因此表達對孩子的愛。
這年代,沒點文化底蘊,連人家起名字背後的深意我們都理解不了。這件事也從側面反應了一個問題:起名字這件事很重要,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惹上麻煩。所以家長們給孩子起名字馬虎不得,要注意這些事項。
01 避免使用太生僻的字
很多家長為了顯示自己很有文化或者想讓孩子與眾不同,所以就翻遍字典找一些不常用的生僻字。家長此舉確實可以達到自己的,但也給孩子平添了許多麻煩和尷尬,同時也為難了叫這個名字的人。
要知道名字是讓別人叫的,使用生僻字別人怎樣能叫對?比如「覃(qin)」字,很容易就會被叫錯,一不小心就被人叫成「tan」,這讓孩子多尷尬。名字是方便別人讀取記憶的,如果違背了這個初衷,再獨一無二的也是敗筆。
02不要使用大眾化的字詞,避免重名
給孩子起名也不宜用大眾化的字詞,這樣會讓孩子陷入重名的麻煩。「偉」、「宇」、「欣怡」、「佳欣」等字詞都是很大眾的,重複率太高,要避免使用。如果孩子的姓還是百家姓中的大姓,那重名率實在太高了。
給孩子起名字不僅要讓別人知道孩子叫什麼,還要讓別人可以把名字和人對應起來。如果一叫「張偉」一群人都回頭,那就不能準確找出你想要找到的那個人。所以,家長給孩子起名要用心,避開大眾字詞。
03 避免諧音梗
起名字雖然孩子無法參與,但家長要考慮他們的感受。有些「調皮」的家長用諧音給孩子取名,只圖有趣好玩,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像「夏健仁」、「黃厚」等諧音名字,會讓孩子非常難堪,他們長大會被同學嘲笑起外號,會影響一生。
起名字是一件大事,父母應該上心,給孩子起一個寓意深遠的好名字。起名字的時候要規避這些坑,讓孩子的名字既不「批量生產」,也不一枝獨秀太過於獨特,更不要玩心大起,把起名當作兒戲,如果孩子的名字成為他人的笑料,他們可能一輩子會因為名字不開心。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