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他的足跡幾乎遍布了大唐帝國的所有重要城市,而且結交了當時很多的文人士大夫。
李白流傳下來的詩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送給他的朋友的,這些朋友中,有的是官員,有的是商人,有的甚至是他的紅顏知己,這些人並不會被歷史記住,而能夠讓今天的我們知道他們曾經存在過,多虧了李白。
李白,二十幾歲離開蜀地之後,就開始了他的遊歷生活,李白寫過很多思念故鄉的詩歌,最著名的靜夜思,可是很奇怪,終其一生,都沒有回到過他的家鄉四川昌明。
今天欣賞的這首詩,也是李白送給他朋友的作品:
韓信在淮陰,少年相欺凌。屈體若無骨,壯心有所憑。一遭龍顏君,嘯吒從此興。千金答漂母,萬古共嗟稱。而我竟何為,寒苦坐相仍。長風入短袂,內手如懷冰。故友不相恤,新交寧見矜,摧殘檻中虎,羈紲韝上鷹。何時騰風雲,搏擊申所能。
這首詩名字叫贈新平少年,大約寫於李白初入長安的時候,此時的李白大約三十歲左右。
這首詩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書寫韓信當年的遭遇,另一部是李白對自己境況的描寫。
前八句為第一部分,意思是說:
韓信當年在淮陰的時候,市井的無賴少年總是欺負他。
他忍辱負重,看起來像沒有骨氣一樣,實際上卻懷有雄心壯志。
他遇到漢高祖劉邦之後,馬上得到了重用,從此開始在歷史舞臺上叱吒風雲。
功成名就的他回到故鄉,用千金來回報幫助過他的漂母,獲得了千載的聲譽。
這八句詩是李白對韓信的描寫,也是對自己的激勵。李白早年的經歷和韓信差不多,根據李白自己寫的詩文,可以推斷出早年的他曾經用刀傷過人的性命,那些人可能是欺辱他的市井無賴。
李白對韓信的羨慕,也是他所處的歷史背景。在楚漢群雄並起的時候,有才華的人,就能夠得到重用,韓信從無名小卒一躍而成為大將軍,就是因為亂世出英雄。這也是李白渴求的建功立業。
然而實際上李白所遇到的情況是什麼樣子的呢?第二部分就在書寫李白的實際情況,
後面十句意思是說:
我的境況如何呢?苦寒相加,讓我幾乎無容身之地。
大風攜帶寒冷吹進我的衣袖,藏在裡面取暖的雙手好像握著一塊冰。
老朋友不相體恤,也不曾出手援助,新交的朋友也不會給予同情。
如今的我,好像困在囚籠之中的猛虎,束縛在獵人手臂上的雄鷹。
什麼時候我才能騰雲駕霧,搏擊長空,實現我的理想呢?
這些書寫讓我看到了另一種李白。他的境遇是那麼的悽慘,沒有朋友援助他,甚至連禦寒的衣服都沒有,讀到這幾句描寫的時候,甚至讓人感動到落淚。
面對如此逆境,李白也是沒有放棄,因為他把自己想像成為韓信一樣的人才,對他來說,只需要一個機會,自己就能一飛沖天。
然而,作為後人我們是知道的,李白終其一生,都沒有能夠成就一番事業,成為一個像韓信那樣的人。
當我們讚譽李白詩歌的時候,讚譽李白是個天才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這些不過是後人強加給他的標籤,對他本人而言,並不希望成為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