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養50多隻貓狗是怎樣的體驗?老家平水鎮西湖橋村的阿萍(化名)向記者講述道:每天下午4點下班後,她和朋友花3個多小時,為貓貓狗狗餵食、換水、打掃環境。這些小動物,曾經流落在街頭,或是受到病痛折磨,或是受到虐待……
3年來,阿萍陸續為近200隻流浪貓狗提供了一處遮風擋雨、衣食無憂的場所,並為它們救治疾病,尋找新的歸宿。為此,月薪5000元的她,每月需要支出近7000元。家人和旁人的不理解,沒有讓她產生絲毫動搖,執著的背後,是一顆慈悲憐憫之心:看過它們的眼神,就放不下它們了。
救下流浪狗 開啟「救助之路」
今年50歲的阿萍是一名資料員,輾轉在紹興各個工地,為建築工程項目編制整理資料。在別人看來,這份工作輕鬆,工資也不低,她的生活應該輕鬆愉快。但是,3年前的一件事,改變了阿萍的生活,讓她開啟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那天,在工作的工地上,阿萍見到工人們正打算打死一隻流浪狗。「為什麼要打死它?」「沒人養,到處亂竄,萬一傷到人怎麼辦?」出生農村的阿萍見過不少流浪狗,但從沒深入想過這些流浪生命在城市裡的結局。那一天,見到被擒住的流浪狗的眼神,阿萍的內心被觸動了。
「我來養吧,這樣你們就不用打死它了。」從那天起,阿萍家裡迎來了新的成員,她給流浪狗取名「串串」。雖然很多人都說流浪狗不友好,會咬人,但是「串串」卻格外乖巧。看著開心地和自己玩耍的狗狗,阿萍意識到,在這座城市的某個角落,可能有其他的流浪狗在遭遇不幸。「串串」此前的眼神再次在她的腦海中浮現,她下定決心,要為更多的流浪動物提供幫助。也正是從這一天起,阿萍踏上了一條「救助之路」。
通過加入救助動物的志願者群,阿萍每天關注志願者發布流浪貓狗的信息,根據這些內容,阿萍找到了一些流浪的貓狗。它們有些是小奶狗,被扔在寵物醫院門口無人領取,有些重病纏身,還有殘疾的寵物貓,瘸著腿在垃圾中翻找食物……阿萍將這些小動物帶回家中,給它們搭窩,為它們看病,注射疫苗,最後將它們送到寵物店或紹興流浪動物保護中心,希望它們能找到新的主人。
希望付出的努力 讓它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阿萍的救助工作就這樣持續進行著,直到有一天,她從紹興流浪動物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口中得知這樣的消息:領養動物的主人,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負責任。根據該中心連月來的回訪結果,大約只有一成左右的主人,會依然保留著當初領養的寵物,不少寵物走失,或因為疾病去世。阿萍付出的許多努力,只是為那些流浪的動物,爭取了短暫的家庭時光。
這個調查讓阿萍驚訝萬分。雖然紹興流浪動物保護中心已經通過領養押金等措施,提高新主人的責任心,但是寵物重新被拋棄的機率依然居高不下。這也讓她下定了另外一個決心,一個讓家人和親朋好友難以理解的決心:以後繼續救助流浪貓狗,但是這些動物,將由她自己來照料。
在家中養一隻寵物,就會增加不少家庭的勞動量,如果是2隻、5隻、10隻、50隻……那將是無法想像的場景。但阿萍憑藉著對動物的熱愛,以及對生命的憐憫,將這一場景變成了現實。目前,阿萍的家裡已經養了8隻狗,這也讓她的家亂成了一團,她常自嘲自己的家是「垃圾場」。她的丈夫和兒子常年在外地工作,每逢回家時,也往往因這事和她爭吵不休。「他們說他們的,我做我的。」阿萍沒有在家庭的壓力前屈服,她考慮的是另外的問題:如果要繼續救治動物,該把它們安置在哪裡?
阿萍首先想到的是在外面租場地,但是只租了一年,對方就不再答應續約。於是她想到了平水閒置的老家。那裡的200平方米土地,可以為不少流浪貓狗提供一個家。今年7月,她將近年來收養的50多隻貓狗轉移到老家,開始了每天兩趟往老家跑的忙碌生活。
「以前收養的很多貓狗還小,所以照顧起來格外費力。我經常早上5點起來,去一趟老家給它們餵食,打掃衛生,然後晚上再過去一趟。」搬到「新家」後,阿萍的朋友阿娟也加入了照料動物的隊伍。兩人分工,一人早上一人晚上,照顧這裡的貓貓狗狗,一次要花兩個小時的時間。隨著動物逐漸長大,照料改為每晚一次,雖然換食換水、打掃衛生的工作又髒又累,但每當打開家門,看著動物們歡快地向自己迎來,阿萍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這是『小黑』,以前得了狗瘟,在救治中心花了40天醫好的;這是『小黃』,4個月大,背上都是被前主人燙傷的痕跡;還有這隻流浪狗,我給它取名『歡歡』,它是我從寧波救回來的,當時車費就花了400多元……」阿萍給每隻救助的流浪動物都取了名字。她說,此前它們遭受了不小的苦難,希望她付出的這一點努力,能讓它們感受到這個社會的溫暖。
用「愛」發電越顯吃力 呼籲社會關愛動物
雖然心懷溫暖,但如今的阿萍正面臨著入不敷出的窘境。她收養的流浪狗每天需要20斤狗糧,此外,還有雞胸塊、雞架等食物,每個月花在飼料上的錢就達4000元,加上其他費用,每個月需要支出近7000元,比她一個月5000元的工資都要多。
越來越多的人勸她放棄,也有人勸她把寵物放到紹興流浪動物保護中心,減輕自己的負擔。「保護中心其實是一個民間組織,也是靠志願者捐款在苦苦支撐。」阿萍告訴記者,目前紹興流浪動物保護中心收養了2000隻左右的小動物,每個月大約需要支出10萬元的費用,而志願者每月的捐款,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數量。保護中心和阿萍一樣,也在靠「愛」發電,並且越顯吃力。
「確切來說,我只是保護中心的一份子,但值得慶幸的是,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很多人,包括我們的志願者群,還有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大家都在努力救助流浪動物,為這些小生命送去溫暖。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比我辛苦多了,每天餵養動物,一天要工作15小時左右。」阿萍說,雖然錢都花在了它們身上,但救助流浪動物這件事,她和朋友會繼續做下去。她也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尤其是家裡養了小動物的市民,不要隨意將它們丟棄。既然選擇了寵愛,就請將這份愛進行到底。
來源:柯橋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