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斯堪地那維亞三國的卡爾馬聯盟,是如何成立和瓦解的?

2020-12-22 騰訊網

摘要:1387 年至 1449 年,丹麥女王瑪格麗特統一了斯堪地那維亞三國,但她去世後,聯盟並未持續太久。

《世界史的故事:從北宋滅亡到君士坦丁堡陷落》

[美]蘇珊·懷斯·鮑爾 著

徐彬 李慶慶 楊依霖 譯

新思文化 | 中信出版集團 2020年版

波羅的海北部有三個國家:丹麥、挪威和瑞典。它們從未在國際事務上發揮過主導作用。

早在 8 世紀之前,斯堪地那維亞人就已經在寒冷的北部半島定居。古代史家執事保羅(Paul the Deacon)曾記錄了當時斯堪地那維亞人面臨的困境,他們「人口已經多到無法繼續聚集在一起生活了」。因此,一部分人搬到了義大利北部的倫巴第,為義大利這個文化熔爐增添了一道金髮碧眼的風景線。另一部分人越過波羅的海,沿著河溪建起了商棧和「羅斯人村莊」。還有一部分人當了海盜,進入法蘭克人和英格蘭人的地盤,成了後來的「維京人」。

關於維京海盜的繪畫

但多數人仍繼續留在本土,後來他們分別加入了瑞典、丹麥和挪威等王國。900 年前後,「亂發哈拉爾」(Harald Tangle-Hair)統一挪威,並派船西航,將冰島和格陵蘭島變成自己的殖民地。丹麥曾殖民過英格蘭一段時間。在丹麥人的威脅之下,瑞典曾與丹麥和英格蘭結盟。

儘管丹麥和瑞典的國王多出自王室,但是人民依然堅持沿用古老武士部落的傳統,自己選擇國王,只有挪威制定了父位子承的制度。跟傳統風俗一樣,他們的語言也慢慢出現了不同。斯堪地那維亞三國之間分分合合,像跳蘇格蘭裡爾舞(reel)一樣。

1319 年,芒努斯·埃裡克松(Magnus Ericsson)繼承其祖父,成為挪威國王芒努斯七世(Magnus VII),同年也被選舉為瑞典國王芒努斯二世(Magnus Ⅱ)。就這樣,瑞典和挪威因為簡單的共主邦聯制聯合在一起。出於對同一位國王統治兩個國家的不滿,瑞典和挪威人民進行了多次起義反抗。芒努斯迫於壓力,於 1355 年將挪威王位傳給兒子哈康六世(Haakon VI)。1364 年,瑞典貴族將他的外甥阿爾貝特(Albert)扶上瑞典王位,他失去瑞典王位之後被驅逐出境。

芒努斯·埃裡克松

芒努斯·埃裡克松攜兒子哈康六世逃亡至挪威,大約 10 年後他在一次海難中喪生。共主邦聯雖然解體了,但哈康為第二次邦聯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他娶了丹麥瓦爾德馬爾四世Valdemar IV,他的獨子早年夭折)的女兒瑪格麗特(Margaret)公主。瑪格麗特與哈康育有獨子奧拉夫(Olaf)。1375 年,瓦爾德馬爾四世逝世。次年,丹麥議會(Danehof)選舉6歲的奧拉夫為丹麥國王奧拉夫三世(Olaf Ⅲ),由其母親攝政。1380 年夏天,哈康六世早逝。10 歲的奧拉夫繼承了挪威王位。

之後,這部王國三部曲再次出現了新變化。瑞典在阿爾貝特的統治下四分五裂,丹麥、挪威因共主邦聯聯合在一起。奧拉夫這位年輕的國王跟他的父親一樣不幸。他於 1387 年英年早逝。他的母親瑪格麗特繼續攝政,成為挪威和丹麥兩國的實際統治者。

儘管兩國人民均不認可這位女君主作為統治者,但瑪格麗特開始做一件所有前任國王從未做過的事——實現三國共主。

此時她已統治挪威和丹麥,而她要做的只是說服兩國人民繼續擁護她的王位。年輕的奧拉夫死後,丹麥議會同意瑪格麗特繼續攝政,畢竟她是瓦爾德馬爾四世唯一在世的子女,而議會也更願意讓王冠戴在王室人頭上。但議會不知道該如何稱呼這樣一位女士,於是他們想出了一條權宜之計,稱呼她為「全權女士和女主」(All-Powerful Lady and Mistress)

挪威採用王位世襲制,所以在決定國王人選時費了一些時間。為了能夠順利加冕,瑪格麗特收養了一位子嗣,那就是她已故姐姐5歲的外孫埃裡克(Eric)。於是,在得到丹麥議會認可的同年,她也成了挪威的統治者。

瑪格麗特與埃裡克

這樣就只剩瑞典還沒有被她納入囊中了。

瑞典的阿爾貝特雖是由大多數貴族選出的國王,但並不是全部西部貴族都效忠於他。比起阿爾貝特,有些貴族更傾向於芒努斯·埃裡克松,因為他們更看好他的兒子哈康和孫子奧拉夫。現在他們決定效忠於瑪格麗特。阿爾貝特肆意掠取貴族的土地和城堡供自己使用,反對他統治的呼聲更高了。

1388 年 1 月,一項秘密條約達成了,瑪格麗特將擁有瑞典境內城堡、堡壘的使用權,條約承認她瑞典「全權和名正言順的統治者」的身份。作為交換,瑪格麗特承諾維護貴族們在阿爾貝特上臺前所享有的「權利、自由和特權」,甚至同意交還丹麥和挪威掠取的所有瑞典土地,把兩國的邊境線恢復到幾十年前的狀態。

阿爾貝特對敵人不屑一顧,甚至奚落瑪格麗特是「褲子都不穿的女王」。但當丹麥-挪威聯軍攻入瑞典後,瑞典軍隊逐漸瓦解,整個王國陷入一場內戰。一本當時的史詩悲嘆地記載道,「整個王國一片混亂」:

手足相殘,

父子反目。

法律權利無人在意。

有人效忠舊主,

有人追隨女王。

這場殘酷的戰爭很快就結束了。1389 年 2 月,瑪格麗特的軍隊在法爾雪平(Falköping)東部的平原上大敗阿爾貝特。阿爾貝特本人也被俘虜。因為不熟悉當地地形,阿爾貝特率領軍隊騎馬進入結冰的沼澤地,深陷其中。瑪格麗特十分厭惡阿爾貝特給她起的綽號,命令他戴上小丑帽子,之後將他流放到丹麥的林霍爾姆(Lindholm)城堡,他之後 6 年的囚禁生活就在此度過。

丹麥、瑞典和挪威的大部分地區都已歸屬瑪格麗特,只有忠於阿爾貝特的斯德哥爾摩到了1395 年才被攻陷。拿下斯德哥爾摩意味著瑪格麗特成為斯堪地那維亞三國的完全統治者。她希望三個國家聯合,作為一個整體傳到埃裡克的手裡,因此下令起草憲章,確立這個邦聯正式形成。三個王國擁戴同一位君主,建立「永久的聯盟」,各國遵循各自的法律法規和慣例,每國有責任保護其他兩國不受外界侵犯,一國對外結盟即代表三國對外結盟。

1397 年 6 月 17 日,三國貴族在卡爾馬舉行的會議上簽署了《卡爾馬憲章》。年輕的埃裡克七世(Eric VII)成為斯堪地那維亞三國的國王,而他 44 歲的姨外祖母瑪格麗特在 10 歲就成為王后,至今統治了挪威和丹麥整整 10 年。她才是權力的實際掌控者。

瑪格麗特加冕埃裡克

國王奧拉夫三世去世 15 年後,一個身無分文的外地人出現在了普魯士的條頓騎士團國(Teutonic state of Prussia),並在格勞登茲(Graudenz)附近的小村莊住了下來。當時的普魯士歷史學家約翰·馮·珀斯格(Johann von Posilge)記載道:「幾個商人發現了他,問他在丹麥是不是挺有名的。因為他長得很像奧拉夫國王。但他說不是。商人們離開後又帶著幾個人回來,並以君主稱呼他,說他是丹麥和挪威的國王。」

當時奧拉夫已逝世 15 年,這些商人如何得知奧拉夫 15 年後的樣子確實有待探究。珀斯格沒有直說,但接下來的故事暗示所謂的「商人」其實是當地策劃謀反的人,目的是挑戰瑪格麗特的政權。「商人們」和他來到一座海濱城市但澤Danzig,現在的格但斯克),「帶他體會了無上的榮耀」,為他修建宮殿,提供一切他想要之物,甚至給他製作了國王印章。這個缺乏主見的外鄉人很快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同意給瑪格麗特寫信,要求她歸還自己的王位。

可是,他一被帶到女王面前,一切就都真相大白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都不是真的奧拉夫,」珀斯格寫道,「他既不是生於王室,也不會說王室語言(策劃謀反的傢伙們應該提前想到這一點)。」被揭穿後,他承認自己只不過是匈牙利北部居民,因為但澤的那些商人給了他太多的榮耀,才接受了新的身份。

他被瑪格麗特女王判處死刑。刑場設在斯科訥(Scania)南部的跨國市集。他被綁在火刑柱上,燒死的時候還被迫舉著自己寫給瑪格麗特的所有信件。

卡爾馬聯盟統一了三國,卻無法彌補三國之間的裂痕。

斯堪地那維亞諸王國

1405 年 12 月 8 日,在瑪格麗特的掌控下,埃裡克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與英格蘭國王亨利四世的女兒菲利帕(Philippa)舉辦了婚禮。菲利帕年僅 11 歲。24 歲的埃裡克甚至沒有出現在婚禮現場。這場王室婚禮一直由別人代替他進行。

這場儀式說明了兩人的婚姻是合法的,但菲利帕直到第二年夏天才離開英格蘭。到達這個新國家後,她才第一次見到自己的丈夫。1406 年 10 月 26 日,他們在瑞典的隆德大教堂(Lund Cathedral)再次舉行婚禮。菲利帕的 204 名英格蘭隨從和侍女出席了婚禮。他們今後將從屬於埃裡克和菲利帕一家。現存的妝奩清單記載,兩人的長袍和禮服由總計 23762 張松鼠皮裁製而成。

與英格蘭的聯盟使得埃裡克成為歐洲最強大的統治者之一。但他既沒有瑪格麗特的領導力,也沒有她的政治頭腦。1412 年瑪格麗特去世後,聯盟無人管理,人民賦稅過重,他也逐漸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瑪格麗特精心製作的陵墓

1434 年,瑞典首先爆發了起義。1436年,挪威也爆發了武裝反抗。埃裡克並不想參與到戰爭中去。1438 年,他攜帶著國庫的錢財和珍寶逃到了哥得蘭島(Gottland),住在島上的城堡中。

1440 年,丹麥人民選舉了新國王:埃裡克七世的外甥,巴伐利亞的克里斯多福(Christopher of Bavaria)。他年紀尚輕,對統治國家沒有什麼經驗。他的上臺意味著丹麥的實際控制權落到了貴族手裡。最終瑞典也承認了克里斯多福的王位。挪威是三國中最後一個承認他的王位的,他加冕後從來沒有訪問過該國。

克里斯多福上臺 8 年後去世,沒有留下子嗣,也沒有留下什麼值得後人紀念的豐功偉績。三國共主邦聯正式瓦解。早年反抗埃裡克起義的貴族領袖卡爾·克努特松(Karl Knutsson)成為瑞典國王卡爾八世(Charles VIII)。丹麥選舉了本國人奧爾登堡的克裡斯蒂安(Christian of Oldenburg)繼承王位。挪威人則意見不一。有人希望從哈康六世的近親中選出一位本土國王,有人支持瑞典國王統治,還有人贊成丹麥國王統治。

最終,支持丹麥國王統治的挪威人勝出,丹麥和挪威歸一位國王統治。但瑞典依然處於分離狀態。瑪格麗特的偉大成就——卡爾馬聯盟——在她去世後僅傳承了一代人就結束了。

(本文摘自《世界史的故事:從北宋滅亡到君士坦丁堡陷落》,[美]蘇珊·懷斯·鮑爾 著,徐彬/李慶慶/楊依霖 譯,新思文化 | 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7月版,經出版社授權刊發。)

作者簡介:

蘇珊·懷斯·鮑爾(Susan Wise Bauer),美國博雅教育的傳奇人物,廣泛涉獵文學、歷史、藝術和科學。獲費城大學的神學碩士學位,維吉尼亞大學的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美國研究博士學位。目前,她在有「美國母校」美譽、全美歷史第二悠久的高等院校威廉與瑪麗學院教授文學與寫作。她受益於博雅教育,也致力於推廣博雅教育。10年前,心懷滿滿的愛,她開始撰寫《世界史的故事》系列,以3年一卷的速度推出,希望完整呈現人類社會每個階段的巨大演變,以及其中人的故事、文明的命運。

內容簡介

這是一套用故事寫成的世界史。從文明誕生,到文藝復興後的嶄新世界,作者將漫長的歷史分解為264篇故事。其中有古代文明開疆拓土,有孔子、佛陀等思想者傳遞火種,有舊世界的疾病與戰爭,也有廢墟中新世界的萌芽。作為一名歷史學家,作者蘇珊·懷斯·鮑爾將「給人類行為賦予血肉和精神」視為自己的使命;作為美國博雅教育的代表人物,她把高超的敘事天賦、廣博的學識在書中發揮得淋漓盡致。這套書著力呈現人類歷史上的群英像,讓你跟隨那些風雲人物的命運起伏讀懂歷史;還立足於真正的國際視野,讓你看到全球文明的興衰起落,以及種種文明如何互動、影響了對方。在艱深的專業著作與娛樂化的戲說歷史之間,《世界史的故事》開啟了一種博學紮實、生動易讀的寫史方式,讓歷史成為普通人通往「博」與「雅」的鑰匙。

這裡是每天帶給你驚喜的小石頭

微信公眾號:yimeishitou

相關焦點

  • 斯堪地那維亞設計簡史:從起源到現代住宅的靈感
    摘要:斯堪地那維亞式的設計因其簡單、功能性和普適的美學而長期受到推崇。北歐各國的設計理念是其文化,歷史和對周圍世界的一系列回應的深刻體現。斯堪地那維亞風格發展概述在19世紀末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回歸自然和傳統製造方法是設計風格和靈感的主要部分。早期對手工藝品和傳統斯堪地那維亞文化元素的重視仍然貫穿於他們的設計美學中。
  • 世界地理小區域——斯堪地那維亞半島
    下圖示意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山脈、河流和湖泊分布。(1)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東部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對此作出合理解釋。(2)分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地形格局與河流水系的關係。(3)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多狹長湖泊,分析其形成原因。
  • 斯堪地那維亞風格的8條設計規則
    就像一件小黑裙永遠不會過時,斯堪地那維亞式的設計將永遠是經典的家居時尚——它甚至被證明可以改善你的健康狀況。它的簡單美學一直吸引著我們,這是室內設計的無妝趨勢,然而,完善時尚的斯堪地那維亞風格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
  • 新斯堪地那維亞風格,到底「新」在哪裡?
    據報導,早在1900年巴黎國際博覽會上,斯堪地那維亞設計以「簡潔、明快、樸素、優雅、實用」的特徵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經過多年的發展,斯堪地那維亞風格現已被視為一種生活方式趨勢,被譽為具有人情味的現代實用設計。
  • 斯堪地那維亞設計風,也有雷神之錘的力量感
    進入六月,當北半球已經開始感受夏季的炎熱時,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的人們還穿著毛衫。這裡靠近北極,氣候寒冷,其中瑞典13%的國土面積都在北極圈內,會有長達半年的極夜現象。在漫長的冬季裡,人們將自己的智慧和大自然賦予的靈感相融合,發展出了簡約、自然,功能性與藝術性並重的設計風格,人們將其統稱為斯堪地那維亞設計。
  • 歐洲北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的挪威和瑞典,哪個國家更富裕?
    歐洲的主要半島有四個,其中有三個位於歐洲南部,分別是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幹半島,有一個位於歐洲北部,那就是歐洲面積最大的半島「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西臨挪威海,南臨北海,東臨波羅的海,呈東北西南走向,半島東北部與歐洲大陸相連,整個半島長度超過1800千米,總面積約為75萬平方千米。
  • 當中國建築遇到斯堪地那維亞——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解讀
    斯堪地那維亞風格在注重功能的前提下,對本區域的傳統文化、傳統觀念和生活方式極其尊重,從特定的地域環境中汲取有價值的養分。中國和斯堪地那維亞地區人民對地域性的態度有著驚人的相似,既有學習之情,又有崇拜和敬畏。在這次聯合設計中,中外建築師對當地文化、自然、觀念進行深入的研究,逐漸提煉出來許多具有地域性特徵的材料和造型,並準確地運用到創作中。
  • 北歐風:「斯堪地那維亞風格」
    北歐風格(Nordic style)是指歐洲北部國家挪威、丹麥、瑞典、芬蘭及冰島等國的藝術設計風格(主要指室內設計以及工業產品設計),北歐風格起源於斯堪地那維亞地區的設計風格,因此也被稱為"斯堪地那維亞風格"。具有簡約、自然、人性化的特點。
  • 「斯堪地那維亞現代派」,保持了工藝美術的美學和創作特徵
    "斯堪地那維亞現代派"(ScandinavianModern)作為一個概念往往從風格上總括了瑞典、芬蘭、挪威和丹麥的先進設計。然而,他們的美學關注中無疑具有某些共同特徵——手工藝價值,與自然材料的神會,同時也注意到設計師的創造性想像力——實際上,這當中存在著明顯的政治和文化差異。
  • 丹屬格陵蘭:世界第一大島如何成為丹麥領土
    那麼丹麥是如何徵服格陵蘭的,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維京海盜維京海盜探險維京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源於北歐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擅長航海,在8到11世紀稱霸歐洲沿海無敵手。因為維京人經常騷擾歐洲沿海,掠奪財富,被當時的歐洲人稱為維京海盜。
  • 樸素的純美的傳統斯堪地那維亞小屋
    我們將繼續我們愉快傳統,與您分享斯堪地那維亞夏季小屋的照片。這次,我們想展示薩拉和她的丈夫如何將他們繼承的舊農舍變成溫暖、舒適的綠洲。這棟小屋只有一個漂亮的紅色外牆和白色的窗戶,我們在瑞典不止一次見過類似的窗戶,但是這些房屋從未間斷過,讓人百看不厭。在內部,業主試圖儘可能地保留傳統精神,以輕鬆的現代風格有效地稀釋了內部空間。這是樸素的純美!
  • 【潮流視界】5個實用技巧幫你打造斯堪地那維亞風格廚房
    隨著可持續性和簡單性的趨勢,斯堪地那維亞風格繼續在世界各地流行。儘管客廳和臥室最經常採用這種風格進行裝飾,但斯堪地那維亞風格對廚房來說同樣很棒。畢竟,功能齊全且光線充足的保持中性色的空間,難道不是對理想廚房的描述嗎?這裡需要注意的一些要點,以便您在家中營造一種舒適愜意的氛圍。
  • 為什麼北歐三國僅剩挪威還保留北冰洋出海口?
    神聖羅馬帝國早就對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虎視眈眈,一旦其中某一個國家出現情況,它一定會介入,等到戰火燃起來後,北歐各國不定會損失多少領地。▲漢薩同盟的貿易範圍與其內鬥不如主動聯合,在挪威皇后瑪格麗特的提議下,丹麥與挪威進行合作,後來瑞典也參與進來,北歐三國形成了一個名為「卡爾馬聯盟」的聯邦。
  • 不是所有的維京人都是斯堪地那維亞人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不是金頭髮
    《自然》雜誌:不是所有的維京人都是斯堪地那維亞人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不是金頭髮 據俄羅斯衛星網:對442名死去的維京人的基因研究可以說明維京時代斯堪地那維亞人口的特點
  • 世紀中葉最佳的斯堪地那維亞家具設計師
    世紀中葉最佳的斯堪地那維亞家具設計師二十世紀中葉的現代主義家具是精緻風格和高品位的縮影(精心製作,經典和永恆),這要歸功於它幾乎總是融合了創新,簡約和優雅的方式。尤其是斯堪地那維亞的現代設計師——Brge Mogensen,Hans Wegner,Finn Juhl,Arne Vodder,Verner Panton,Alvar Aalto等人引領定義和傳播持久的現代主義精神的生活方式,這些思想不僅主導了20世紀,也繼續將趨勢推向21世紀。所有這些需求中只有一個缺點……對原始和保存完好的中世紀作品的需求的大幅增長意味著價格標籤不斷增長。
  • 4711 斯堪地那維亞的原始森林 大地、雪松平替款?
    4711 斯堪地那維亞的原始森林前調:香檸檬 芫荽 粉紅胡椒中調:玫瑰 桂花 茉莉後調:廣藿香 冷杉 乳香①前調有很明顯粉紅胡椒的辛香感顏值:9.0分擴香力:7.0分留香時間:2-4小時適合人群:男女通用香水評分:8.0分總結:【4711 斯堪地那維亞的原始森林】這款香水算是比較輕盈的花草木香,後調其實冷杉基本不存在
  • 51㎡開間設計,斯堪地那維亞風格,簡單的裝修,別致的美
    斯堪地那維亞風格,屬於北歐風格的一種,卻又有著獨特的懷舊格調,更注重家具軟裝本身的調性,總能呈現出不拘一格的美。冀仕豐小編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個國外設計師的案例,51㎡開間,初看上去,裝修非常簡單,但卻擁有一種別致的美。
  • 這個65平米的家要斯堪地那維亞式的簡約,又要酷炫與個性!
    這是位於立陶宛考納斯老城區的一座公寓,面積為65平米,面對房屋周邊色彩暗淡、外表早已破敗的建築,設計工作室AKTA和屋主商量後,決定為這裡注入一些新鮮的「血液」,他們需要維持這裡的簡約感,畢竟斯堪地那維亞風帶來的寧靜與清爽早已成為心中的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