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時間,陪伴你成為自己。點藍字關注我們:)
日曆走到清明節,浮生偷得三日閒。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
在這個不用上班的周四、周五、周六裡,
有的朋友回到家裡,陪伴家人、紀念故人,
也有不少朋友趁著著難得的假期已經出門在浪,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時間君一樣,
只想躺在家裡叫個外賣,一邊歲月安好一邊思考人生呢?
思考人生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讀哲學書和看優秀電影辣
在這裡,時間君整理了十部討論「死亡」和「人生意義」的豆瓣高分電影與各位分享
1
市政府市民科科長渡邊堪治(志村喬飾)是名三十年全勤的模範公務員,他和同事們每天忙碌卻人浮於事,部門之間總是在相互踢皮球,沒有任何人在幹實事。一幫婦女聯合到市政府申請填平社區附近的臭水池,在上面建造個小公園,這個提議如往常一樣被擱置多時。
一個月後,渡邊被查出罹患胃癌,時日無多。孤獨無助的渡邊回到家想和兒子說說話,卻無意聽到兒子想著用老人的退休金及儲蓄,到外面另闢小家庭。絕望中的渡邊沒有去上班,借酒澆愁,浪蕩在外,思考這一生將完,而自己似乎一事無成,就連自己苦心養大的兒子也不理解自己的處境。
最後,渡邊決定讓人生有點意義,便著手推進填平水池、新建公園的項目,公園建成後獲得了一致好評,而修建小花園的功勞最終不知花落誰人?
《生之欲》入選了日本歷史最悠久的權威電影雜誌《電影旬報》年度最佳影片獎,獲得第四屆柏林影展參議院特別獎。
2
父親周吉(笠智眾飾)和老伴富子(東山千榮子飾)來到東京看望已經各自成家的兒女們,老兩口帶著愉快心情上路。
可到達東京之後,一切都讓老人陌生,在兒女家也好不到哪去。大兒子工作繁忙,沒時間帶他們出去玩。搬到女兒家,依舊每日困守且有矛盾。老兩口漸漸也明白兒女們的處境,他們在東京的老友也過得不好。只有守寡的二兒媳紀子(原節子飾)對老人熱情招待。
之後老人踏上回家的路,到家後,媽媽卻突發疾病,召回一眾兒女來為母親做最後的告別,所有人都回到了家鄉,卻在葬禮結束後立即選擇返回東京,只剩下二兒媳紀子多留了幾日陪伴從此孑然一身的老父親。
《東京物語》在《電影旬報》1999年的「百大日本電影」名單中,名列第3位。
1992年、2002年入選英國電影雜誌《影像與聲音》的票選「影史最偉大的十部電影排行榜」。
3
《楢山節考》改編自深澤七郎所寫的日本小說,講述了日本古代信濃國(今長野縣)寒村的山林內棄老傳說。在信濃國鄉下生活的人民過得異常艱難,男人為了生存每天都辛苦工作,女嬰一出生就賣給有錢人家,換來的錢來貼補家用,男嬰則丟棄道旁。
這個地區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老人家到了70歲,就要由家人背到深山野嶺等死,避免消耗家中的糧食,年已69歲的阿玲婆為了讓孫子多一口飯吃,忍痛拿起石頭敲掉自己的牙齒,讓自己看起來蒼老一些。
楢山節考至今曾兩度拍攝成電影,1958年的導演是與黑澤明、小林正樹、市川昆並稱為「四騎士」的木下惠介。
1983年版由今村昌平導演,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4
年輕時裝攝影師Romain(Melvil Poupaud飾)得知自己罹患癌症,他沒有選擇化療,而是選擇平靜地面對餘下的三個月時光。
在人生最後的三個月裡,他選擇一開始就把身邊的人都趕跑,是惡語中傷和自己有過節的姐姐,再將自己的同志愛人趕出家門,只對唯一的親人奶奶說了自己的病情,而他願意傾吐的原因是「我們都一樣時日無多」。
Romain在於自己終日相對的日子,重新找回了童年時候渴望被關愛被陪伴的他自己,在接受這一點之後,他開始了與自己、家人、世界的和解。
5
老富翁愛德華·科爾(Jack Nicholson 飾)近年來在公立醫院的私有化改造事業中獲利頗豐,他為節省成本,規定病房「一房兩床」的做法頗受非議,但性格強勢的科爾不以為意。
他不久被檢查出罹患癌症,本欲入住單人病房的科爾在輿論壓力下只得與另一位病人——老卡特(Morgan Freeman 飾)同處一室。汽車修理技師老卡特博聞強識,將三個子女培養成才,但代價是犧牲了年輕時要做歷史教授的夢想。曾經結婚多次如今卻孤身一人的科爾逐漸對卡特產生了興趣,兩位老人在病房中結下了友誼。
科爾偶然發現了卡特的「遺願清單」,他決定運用自己的力量,讓那些紙面上的瘋狂構想一一實現,去發現人生的真正意義。
6
影片講述了老婦人安吉拉(Danuta Szaflarska飾)在臨去世前幾天與世隔絕的日常生活。這冷清孤單的世界裡,既有她對死亡的恐懼,也有她記憶中曾經的幸福與夢想。與老人相伴的只有她喚作「Phlia」的小狗,安吉拉喃喃自語,自問自答。她一心掛念著自己的兒子,可最終也沒能相見。在死亡悄然逼近的時候,安吉拉總是望向窗外的鞦韆,好像回到了從前的快樂日子。在寧靜的搖曳著懷舊情懷的黑白光影裡,影片默默地記錄著老人最後的彌留時光。
《死期將至》榮獲2007年波蘭電影節觀眾獎、最佳女主角、最佳音響、影評人獎。
7
小林大悟(本木雅弘 飾)希望在樂器演奏的事業道路上走的更遠,買下了昂貴的大提琴,不久卻受到了「樂團解散」的噩耗。迫不得已,大悟與妻子美香(廣末涼子 飾)搬到老屋,過著清貧的日子。
某日,一則廣告吸引了大悟的注意:NK代理公司,幫助旅行,高薪短工時。大悟來到NK代理公司面試,社長佐佐木生榮(山崎努 飾)決定聘用大悟,卻對工作內容避而不談。在大悟的再三追問下,佐佐木社長終於道明:是入殮工作!
雖然心理上有所忌憚,高額的薪水還是令大悟接受了這份工作。但這樣的工作對普通人談何容易,一方面對遺體的不適,一方面又要對妻友隱瞞自己的工作,小林大悟不平凡的工作就這樣開始了。
《入殮師》榮獲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第32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8
位於偏遠小鎮的橫山一家,生活平靜祥和。父親恭平(原田芳雄 飾)是業已退休的醫生,卻時時牽掛小鎮診所內的事務。
長子純平繼承了父親的事業,卻在15年前為救落水兒童而溺水身亡。
次子良多(阿部寬 飾)與父親意見相左,執意前往異地當起了繪畫修復師。多年的打拼換來的卻是失業,困頓的良多與帶著孩子的由香裡(夏川結衣 飾)再婚,相互扶持,繼續生活。
又逢純平的忌日,良多和姐姐千奈美(YOU 飾)帶著家人分別趕回家中。平靜的橫山家再次熱鬧起來……
《步履不停》榮獲第三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9
70歲的Michael Haneke執導筒,男主角是81歲Jean-Louis Trintignant,女主角Emmanuelle Riva當年85歲。三位年齡加起來超過將近250歲的老人,用一個簡單、沉重的故事提出了關於「死亡」與「尊嚴」的問題。
Anne(Emmanuelle Riva 飾)和Georges(Jean-Louis Trintignant 飾)是一對80多歲的老夫妻,兩人都是教養良好的退休音樂教師。他們與兒女分開生活,各自享受著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
然而這一切都在Anne突然中風的那天戛然而止,此後Anne半身癱瘓,長期臥床,生活需要別人照顧。這樣的生活,讓同樣年邁的Georges倍感吃力,而更讓Georges感到無助和無力的是,無法面對喪失了自主生活能力的Anne。
最終,理解愛妻之痛苦的Georges做出了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
《愛》榮獲2012年坎城電影節的金棕櫚大獎,2013年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外語片獎。
10
2015年初,57歲的成功商人Simon Binner被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他無法面對一個無力控制身體的自己,選擇以安樂死的方式結束生命。
這個決定,讓Simon與反對安樂死的妻子發生多次衝突,Simon母親理解兒子的痛苦,卻也難下狠心送走自己的孩子……Simon與病魔展開了近10個月的抗爭,接受著親朋好友們最後的關愛,與所有心愛之人一一道別,最後在病情惡化之後,他前往瑞士的一家機構進行了安樂死。
2011年的時候BBC也推出過一部同樣題材的紀錄片《特裡·普拉切特:選擇死亡》
影片從Terry的自述開始,在確診了阿茲海默症後,逐漸喪失寫作能力的人生對他來說毫無生存價值,於是Terry開始思考自願選擇結束生命的可能性,走訪了曾經選擇過或正在決定安樂死的幾個對象並拍下了這部紀錄片。
死亡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我們的愛人、家人、朋友、師長,
擦身而過的路人、包括我們自己,
總有一天都會離開這個世界,
成為別人記憶裡的故人……
△《如何面對死亡:西蒙的抉擇》電影截圖
在我們還能健康呼吸著的日子裡,
假設一次自己的死亡,
思考一下生命的意義,
或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
這次時間片單中的十部電影都在表達同一個主題
「如何看待死亡,如何面對死亡」,
希望以其中任何一部為開頭都可以,
用一部電影的時間來想想未來要如何過,
才能「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
歡迎大家留下觀影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