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則關於bilibili的消息再次將B站推上熱搜。
bilibili被判侵權《我不是藥神》電影。很多bilibili用戶都感到非常莫名其妙,因為在bilibili可以直接觀看《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眾多網友在線吃瓜,怎麼會判侵權呢?
被判侵權其緣由是因為有一個bilibili的UP主把《我不是藥神》的完整音頻給上傳到bilibili,並將標題編輯為「1080P我不是藥神影視原聲」。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被優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為由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原告認為被告未經許可,擅自提供涉案電影的全部影視原音的播放和下載服務,侵害其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要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30萬元和合理費用2萬元。
1、法院認為,bilibili構成幫助侵權
案例分析:
根據行業慣例,個人往來用戶很難對專業製作的電影作品獲得相應的權利,權利人一般不被允許個人用戶將其作品上傳分享至網絡,供公眾在線播放。
本案涉及音頻系具有極高知名度的涉案電影的原聲,且上傳時間在涉案電影經院線上映後還未正式登陸優酷網之前,正是涉案電影的熱播期。
被告對其經營的存儲空間進行了分類和檢索條件的設置,為了保證正常經營,方便網絡用戶上傳、瀏覽與觀看作品,應當同時承擔相應的注意義務。顯然,被告應當知曉涉案音頻在其網站傳播,未盡到相應注意義務。
綜上,法院認為被告應當知曉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原告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構成幫助侵權。
最終,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一審判決寬娛公司賠償優酷公司經濟損失6萬元和合理開支5000元。
網友疑惑:《我不是藥神》已經在bilibili播出了,B站還購買了版權,為什麼還是會被判侵權呢?
2、bilibili為何會輸掉官司
小麥認為這次被判侵權的官司時間與宣判比較晚有原因。
首先,《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上映時間是在2018年,同年便在優酷進行了網絡播出,而bilibili是在2020年5月才購買的《我不是藥神》的正版版權。
bilibili之所以侵權,原因很可能就是UP主上傳完整音頻的時間段早於bilibili購買正版版權之前。故而優酷告bilibili,很輕鬆就贏了這場官司。
此次bilibili侵權,一來是自身的監管不嚴,沒有對UP主上傳的音頻進行仔細審核。雖然官司輸了只賠款幾萬元,但這樣的負面新聞,還是會影響bilibili的聲譽。
二來,也是給bilibili的再次提醒,知識版權意識已經隨著社會發展的趨勢變得越來越強,如今的bilibili不再是以前那個盜版滿天飛的bilibili了,維護好自身品牌的形象極為重要。
當前市場為了迎合用戶的多元化觀影需求,通過不同的方式向用戶提供電影欣賞服務。電影、音頻屬於電影獨創性表達的重要部分,他人在使用前必須得到權利人的授權,否則將承擔侵權的後果。
3、短視頻熱潮下,侵權問題不容忽視
網際網路經濟下,短視頻浪潮高漲,背景音樂的使用引發著系列的著作權糾紛。
Papi醬旗下的博主「Bigger研究所」同樣遭遇過侵權。且該視頻被播放了近600萬次,法院最終判決Papitube賠償音樂權利人方經濟損失20萬元及合理開支5.7萬餘元。
2017年,花椒直播平臺因為在未授權的情況下長期使用中國音樂製作協會管理的音樂作品,被告上法庭。
鬥魚一姐馮提莫在直播中翻唱歌曲《戀人心》,被告侵權。
頭部網紅的侵權行為往往更容易被發現,Papitube、馮提莫平等並非個例。
在短視頻內容領域,正在上演著音樂市場曾有過的版權亂象現象。在短視頻領域,往往以UGC生產模式為主,很多的視頻內容是對某個長視頻的二次剪輯和創作而來,尤其是影視類、科普類,無論是作為哪一方,都應當將侵權問題放首位。
但很多UGC和PGC的內容都沒有太強的版權意識,博主的數字版權意識薄弱,甚至一些專業的MCN機構、短視頻平臺都頻頻出現侵權漏洞。
IP成風,版權就意味著金錢,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版權的保護。
短視頻發展任重而道遠,小麥相信隨著國家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大眾的版權意識會不斷的覺醒,短視頻版權保護必然向著更加光明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