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年齡有講究,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要藏,這是啥原因?

2020-12-09 小潔有財

因為古代的醫療衛生條件較為落後,古人的平均壽命普遍偏低,所以對年齡十分的看重。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醫療衛生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均壽命也得到了提高,所以對年齡不再那麼敏感。

但是一些關於年齡的俗語還是遺留了下來,今天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這句話是「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要藏。」很多人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

首先是「36不提」,在這裡首先要給大家科普一個小常識,古人將奇數認為是陽數,代表對應著人的壽命,而9這個最大的奇數也就是最大的陽數,大家應該都聽過九九歸一這個說法,古人普遍將9認為是萬物的極限。

所以也特別的忌諱年齡中帶「9」。那這裡你可能會說36和9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還有一句話叫做「明9不可怕,暗9大過天。」所謂明9呢,就是年齡中直接帶著9這個數字。而暗9呢,則是指年齡正好是9的某一個倍數。

我們現在再來看36歲,四九三十六,正好是暗9,而且是和4沾邊的暗9,,4的諧音,相信大家應該也都知道,所以是非常不吉利的。所以呢,也就有了這一句,36不提。

然後我們再來說一說「73不說,84不講」相信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能夠理解,因為有一句比較耳熟能詳的話,「73,84,閻王不叫,自己去」。所以啊,73歲和84歲是大多數人公認的一道坎。

其實呢,73和84這兩個年齡是孔子和孟子去世時候的年齡,孔孟二人大家應該都知道是中國的聖人,連聖人都沒辦法度過的年齡,所以大家就覺得這兩個年齡是非常不吉利的,對大家來說也是一道坎。所以也就有了73不說,84不提。

最後一個100是要藏,可能會有人比較疑惑,說不是有句話叫長命百歲嗎?怎麼到了100歲還要藏呢?不應該是好事嗎?關於100歲要藏有兩個說法。

第一個說法呢是農村有個說法叫做「揭百蓋」,人們普遍認為一家人的壽命是固定的,有定數的,一旦呢家中老人的壽命太長了,就會被認為是從自己的子孫後輩那裡借來的,那樣子孫後輩就會短命,所以為了不讓別人知道家中老人具體的年紀,當別人問起來的時候,就會故意把100歲藏去不說出來。

還有第二個說法就是說,長命百歲的說法聽起來好像人的壽命大限也就是100歲,不會再多了,所以非常的不吉利,當別人問起年齡的時候,就會說自己是99或者是101,不會說自己是100歲。

其實這些說法還是有非常重的迷信色彩的,沒有什麼確切的科學依據,是經過代代人的傳承,人們對此已經是十分的相信並且牢牢遵守,這種俗語呢,也成了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說不管這種說法是真是假,也都是一種美好的願景。您覺得呢?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歲要藏,啥意思
    每個地區都有一些獨特的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大多是從古代開始通過各種俗語、老話口口相傳下來,慢慢的形成了習慣。今天我們要來了解的這句俗語「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歲要藏」,說的就是關於歲數的話題,一起來看看吧!
  • 老話「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歲要藏」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歲要藏」是啥意思呢?這在農村屬於一句關於人對歲數避諱的老話,農村對於這方面的規矩還是挺多的,比如說以前誰家有個男孩子了,喜歡娶個賤名來養,比如狗蛋、二驢啥的,名字最賤越好養活。
  • 農村俗語:「不說36、不提73、不講84」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農村俗語:「不說36、不提73、不講84」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莊子曾言道:「睡下可起,為生,不可起,為死。如此,是大恐怖」,自呱呱落地之始,死亡便伴隨著人的成長直到最後迎接死亡,儘管這一過程是必然,但大多數人是無法接受的。
  • 農村老話: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要藏,是什麼意思?
    在過去農村,老人在過壽日的時候經常說:「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要藏」,當初我不知道這4個數字代表什麼,後經過請教,終於明白這四個數字其實是概括了一個人四個主要人生階段。比如4×9 =36歲,5×9=45歲,6×9=54歲……通過種種跡象表明,「逢9」的倍數的年齡更容易出事,於是民間有了「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這句俗語。(周瑜)比如三國時羽扇綸巾的東吳大都督周瑜,他在36歲時英年早逝。
  • 農村老話: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歲要藏,忌諱的是什麼?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這句話都會有一些摸不著頭腦,這一堆數字指的是什麼,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其實這句話中講到的數字都是年齡,這是農村比較常見的一句老話了,講的是各個特殊的年齡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就隨小編來仔細了解一下吧。
  • 為何把「36歲、73歲、84歲」,稱為「三道坎」?是否是迷信行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俗語:「36不提,73歲、84歲,閻王不請自己去」,這三個年齡被人們稱為「三道坎」,如果能安全地跨過,是比較開心的。那麼為何將「36歲、73歲、84歲」稱為三道坎?是迷信嗎?
  • 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俗語流傳千年而不衰,自然有它真正存在的道理,有些俗語是關於農業生產,有的關於做人處事,有的卻是關于禁忌及忌諱,農村看似自由隨意,但實際有好多講究的事情,比如閏月給父母買紅衣服、出嫁回娘家夫妻不同床、大年初一不打掃垃圾等等,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老人格外注意73和84歲,這又是為何
    前幾天村長叫我交養老保險,突然給我整蒙了,我才24歲,從未想過自己能活到取養老金的年齡。取養老金是60歲,意味著還有36年,這36年裡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而說到年紀大,養老這些事情,我想到了農村的一句俗語。
  • 古話「73、84,閻王不請自己去」,究竟指的是什麼?有道理嗎
    古人追求長壽會提煉各種長生妙藥,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活得更加長久一點,很少有人能活到現在的平均壽命年齡。據相關記載,從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平均長壽的年齡是在35歲,經歷到現在已經提升到了男性平均壽命為73.64歲,女性平均壽命為79.43歲。
  • 73,84為啥是道坎兒?老祖宗這樣說,還有4大「破解術」
    老人們常說這樣一句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這句話一直廣為流傳,老年人到了所謂的砍兒,過得也是心驚膽戰。這73、84的坎兒是怎麼來的呢?有沒有什麼「破解術」呢?老祖宗是這樣說的,一起來看看。
  • 你了解73,84 這句老俗話的真正含義嗎?你的觀點是什麼?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73,84 閻王不到自己走。講的是老人活過了73歲就可以活到84歲,農村老人活到了84歲就可以再活到100歲。當然按照現在的科學理論來解釋的話,這句俗語是完全沒有什麼道理的。比如我們這裡有的孫子才40出頭就因為癌症去世了,但是奶奶快100歲了依然生活得很健康,所以上面的這句話其實也沒有多大的道理。不過上面說的俗語還是與中國古代的一些傳統和習俗有關係的。首先說七月中,臘月半。
  • 玄虛子:從年齡細數人生這十大坎
    如果「坎」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挫折、一份磨難、一種必須經歷痛苦才得以前行的過程,那麼人生會有好多的需要面對的「坎」。 比如:對於生命,有生與死;對於感情,有愛與漠然;對於事業,有成功與失敗;對於朋友,有忠誠與背叛等等。 但是,如果從年齡來看,人這一生會遇到多少「坎」呢?
  • 按照傳統多少歲該做壽,都有什麼講究?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首先,按照傳統逢十的整壽,這個要重視,而且逢十的壽辰我們也叫做大壽。比方說60、70、80、還有人能活到90歲甚至更長,所以說也叫60、70、80大壽。但是這個做大壽是很有講究的。民間有一個說法叫做「做九不做十」,也就是說這個逢十的整壽,必須要提前一年來做,也叫做「做九頭」。
  • 在農村,老人去世葬在自己莊稼地裡,有啥講究?原來是這3個原因
    人生在世,終有一死。對於死後肉身的安置,我們都是非常講究的。城裡人對死去的人是火葬,把骨灰安置在買的公墓裡;而農村則是土葬,下葬之前都會找道士勘測墓地,一般都是在視眼開闊的山上。在死者親屬眼裡,這樣下葬的人死後就能在這裡看盡好風光。
  • 36萬狠心提了奧迪Q5L,2個月後,車主:這駕駛感受真沒想到
    車主一:36萬狠心提了奧迪Q5L,2個月後,車主:這駕駛感受真沒想到外表啥的就不說了,好像沒人嫌它醜吧。尤其是那條風騷的腰線,在陰影中簡直如同少女的乳溝。外觀上看著順眼就行,車燈還是比較漂亮的,因為燈貴啊。匹配前槓進氣格柵的啞光漆,還有點點時尚的感覺。內飾設計很有科技感。
  • 不講武德讓這3位假面騎士封神,如果凡事講究,或許造就被劇情殺
    但是這僅僅是在相對平衡的情況下,要知道在假面騎士的世界觀中絕大多是情況下是不存在實力平衡的,因此如果想領悟假面騎士的真諦,必要時是不能講武德的,最為明顯的就是這三位假面騎士不講武德卻得以封神。假面騎士Faiz-如果講武德我這小身板耐揍嗎?
  • 不講武德讓這3位假面騎士封神,如果凡事講究,或許造就被劇情殺
    理論上一般的假面騎士都是通過前期的打怪升級,一步步地走上騎生巔峰,成為眾人追捧的對象,而且作為正派的假面騎士一般也是講究江湖道義的,用當下最為流行的話來說就是講究武德。但是這僅僅是在相對平衡的情況下,要知道在假面騎士的世界觀中絕大多是情況下是不存在實力平衡的,因此如果想領悟假面騎士的真諦,必要時是不能講武德的,最為明顯的就是這三位假面騎士不講武德卻得以封神。
  • 73歲和84歲,真的是老年人的壽命坎嗎?跨過去就能長壽?早知早好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句俗語流傳甚廣,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古人留下來的俗語,雖然並不一定都是真理,但多數人都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相信73歲和84歲是老年人的「坎年」。認為如果能夠成功跨過去,之後就會順風順水,容易長壽。那麼,這種說法的到底是怎麼來的?
  • 面試程式設計師,你被PASS的原因不可以是這4點!
    面試官其實很了解這些應屆畢業想當程式設計師的孩子們,除了專業技能不夠紮實以外,溝通表達能力較弱,社會閱歷也比較淺,既然面試官本來就是用挑剔的眼光來選拔人才的,對於應屆畢業的面試者,要問的問題當然是有針對性的。 我們今天說的這4點,一定不能是你在面試程式設計師時被PASS的原因,因為真的很丟臉!
  • 中國地大物博,為何有「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的說法?
    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一生的目標就是要將祖國的山川河流看遍,不枉生為華夏子民。中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不同身份之間的文化習俗不同,遊一省便能飽覽不同的人文風景,是很多驢友畢生的嚮往。不過說起旅遊,流傳在驢友中間有一句俗語「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這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