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下半年外貿訂單有望持續恢復 出口企業積極開拓新市場

2020-12-22 東莞日報i東莞

調研顯示,目前廣州市出口市場有回暖跡象,估計1~6月進出口降幅略為收窄。預計上半年全市進出口下降6%左右。下半年外貿訂單有望持續恢復。

昨日,記者採訪外貿企業時了解到,產業鏈、供應鏈受衝擊成為出口企業迫切解決的問題。許多參展商表示,網上廣交會舉辦,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外貿企業搶抓國際訂單,穩住產業鏈、供應鏈。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全球供應鏈將從單一重視成本轉為風險與韌性的雙重考量,全球化供應鏈布局的進程減緩,跨境電商這一新興領域將引發市場的變革。外貿企業仍需在關鍵零件、核心技術上下功夫。

變化

將適合線上銷售的產品帶到平臺當中

如何開拓新市場,搶抓國際訂單成為外貿企業努力的方向。線上廣交會是其中的重要「窗口」,同時一些出口企業開始「試水」跨境電商。輝駿科技集團從2017年推出自主品牌「FINETEK」,並細分面對不同消費群體的產品線。「我們計劃通過跨境電商將自主品牌『帶出』國門。今年7月會先在阿里巴巴跨境平臺上線。」

有出口企業負責人透露,海外客商通過線上廣交會的「培育」,逐漸接受線上模式。「比如第一天我們開直播,日本客戶看完直播,還跟我們進行了產品的交流。」家電參展商如此表示。

記者從廣州市商務局了解到,目前,廣州市已經起草了《廣州市推動跨境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二十條措施(送審稿)》,全面梳理了跨境電商企業在通關、結匯、稅收、運營成本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參考杭州、鄭州、義烏等城市的做法,並提出了支持廣州市跨境電商發展的具體政策。

對於跨境電商業務,外貿企業並非簡單直接地將產品放到線上銷售,而是有規劃地將適合線上銷售模式的產品帶到平臺當中。有參展商告訴記者,現階段他們會將已在售的品牌產品放到電商平臺,未來,會按照規劃專門為線上開發自主品牌產品。「因為本身我們的產品在海外就有用戶口碑,用戶也體驗過。所以將現有產品優化後放上去,能迅速打開線上市場。下一步才是打造專門的產品線。」企業負責人表示。

分析

堅持自主研發 自建配套產業鏈

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已有部分家電企業快速反應,通過自主研發,對核心產業鏈把控,在逆市中獲得銷量增長,更利用自主產品搶佔了以往海外一些難以攻克的市場。

這期間,廣東格蘭仕不僅保持著訂單「零延誤」,在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甚至出現多年未見的外貿訂單擠佔內銷產能的情況。在北美市場,1~4月銷售金額同比增長約20%,冰箱、微波爐等品類保持高增長勢頭。尤其是,自主品牌冰箱在北美前五名零售渠道保持100%以上的增長,訂單排到了三季度。廣東格蘭仕集團副董事長梁惠強指出,「掌握完整核心產業鏈,能夠更快實現全產業鏈復工復產,響應全球快速變化的需求」。

據了解,今年這個特殊時期,衛浴產品是出口領域「逆市飄紅」的品類之一。一方面類似廚房小家電等迎合了當下特殊時期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依靠國內強大產業鏈的支撐。粵華衛生潔具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供應鏈在國內,隨著國內今年2月份有序復工復產後。供貨沒問題」,從2月份開始,公司訂單同比提升3.5倍以上,生產力提升2倍以上。」

由於疫情帶來的全球經濟變化,企業對重點產品、核心供應鏈的打造按下「加速鍵」。今年5月,廣州輕工集團投資5.4億元在梅州建設的三角牌智能家電產業集群項目全面投產,「將圍繞集團拳頭產品,重點打造小家電供應鏈、紡織品供應鏈、化工供應鏈,打通產業鏈上下遊。抓住原料、生產、設計研發、品牌管控、品牌營銷等關鍵環節,打造核心競爭優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儘管今年廣交會形式發生變化,但內在商業邏輯沒有變。企業要苦練內功」。

前瞻

在核心技術下功夫

廣州紡織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公司將推動全業務鏈大數據管理和產業鏈上下遊整合延伸。特別是「雲上」廣交會,為外貿企業帶來營銷活動數據化的沉澱和可視化,從過往的經驗之談,逐漸變為更系統、全面的行為信息數據,為企業優化外貿營銷活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撐。「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從營銷端開始,產業鏈、供應鏈上也將進一步推動數位化轉型,業務供應鏈各環節管理將更加精細化,訂單匹配、產能把控也更加精準,進一步實現柔性製造、個性化供應。」該負責人表示。

廣東亞太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暨南大學博士生導師陳海權分析認為,當前國家支持出口轉內銷,是在特殊時期對外貿產業「微調」的過程,為了維持產業鏈正常運轉,把一部分海外銷售產品轉向國內,產能供應鏈轉向國內市場。

長期來看,供應鏈將從單一重視成本轉為風險與韌性的雙重考量;過去快速、大規模外貿擴張也將面臨很大調整,全球化供應鏈布局的進程減緩;全球供應鏈的本土化現象將得到強化,將從分散生產走向集中生產,一定程度上也能夠降低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全球供應鏈競爭也將從「全球精英革命」變為「全球草根革命」,跨境電商這一新興領域將引發市場的變革。

「作為機電產品的出口大國,我國在這方面長期有優勢,但目前相關產業鏈供應鏈受到一定的衝擊,問題在於零配件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得到相關鏈條的協同,出現『斷鏈』。未來要『強鏈』,外貿企業仍需在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上下功夫,並找到幾家能夠匹配、協同的長期合作夥伴,保障供應鏈、產業鏈順暢。」陳海權表示。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趙方圓、文靜、劉冉冉

相關焦點

  • ...添了競爭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關注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③)
    核心閱讀2020年以來,各地海關部門出臺政策,支持外貿企業轉變發展路徑,實現國內國際市場「兩條腿走路」。改進服務簡化手續,積極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加強引導精準幫扶……海關部門推出政策「組合拳」,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不但進一步豐富了國內市場供給,也有助於充分釋放內需潛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 玩具出口企業訂單大增利潤反而下滑 利潤被誰偷走了?
    與康達玩具面臨類似處境的玩具企業不在少數。今年下半年,伴隨著外貿的回暖,玩具行業的出口也逐步復甦。但與訂單增長相伴的,還有持續上漲的人民幣匯率、不斷攀升的原材料價格以及高企的物流成本,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令玩具企業的出口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在壓力下,玩具行業也在積極尋求突圍之路。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近日走訪發現,經過洗禮,許多玩具企業風險意識增強。
  • 玩具出口企業訂單大增 利潤反而下滑
    下半年以來,康達玩具逐漸擺脫了疫情的陰霾,訂單大幅增長。但面對增長的訂單,康達玩具董事長溫國雄卻有著現實的煩惱。「訂單雖然增加了,一年做下來,企業訂單的利潤感覺都不見了。」溫國雄無奈地說。與康達玩具面臨類似處境的玩具企業不在少數。今年下半年,伴隨著外貿的回暖,玩具行業的出口也逐步復甦。
  • 圓桌|上半年進出口超預期 下半年中國外貿走勢如何?
    同時,高層領導多次就外貿工作召開會議,作出部署。比如,在今年6月2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穩外貿工作座談會時提出,在積極擴大內需的同時,研究出臺穩外貿穩外資的新措施,尤其要加大支持力度保住中小微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並助力大型骨幹外貿企業破解難題等。不僅是中央,各地各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
  • 海外疫情蔓延、外貿訂單取消,江蘇外貿如何穩客戶保市場?
    東臺市通鑫地毯有限公司生產的工藝地毯出口歐洲多個國家,總經理梁俊德告訴記者,地毯基本上是全手工製作,正常生產周期三個月左右,下達訂單至交貨要經過四五個月,周期長,所以現在主要完成之前籤下的訂單,暫時沒問題。最近他陸續收到展會延遲和取消的消息,「展會延期對我們開拓市場會有影響」。
  • 外貿訂單銳減 紡織企業求變謀生機
    摘要 【外貿訂單銳減 紡織企業求變謀生機】剛迎來復工的紡織外貿企業,又開始經受海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衝擊。隨著海外確診人數不斷攀升,一些紡織服裝企業表示,其海外訂單持續銳減,有的企業甚至全部訂單被取消。
  • 玩具出口企業訂單大增,利潤反而下滑
    「訂單雖然增加了,一年做下來,企業訂單的利潤感覺都不見了。」溫國雄無奈地說。  與康達玩具面臨類似處境的玩具企業不在少數。今年下半年,伴隨著外貿的回暖,玩具行業的出口也逐步復甦。但與訂單增長相伴的,還有持續上漲的人民幣匯率、不斷攀升的原材料價格以及高企的物流成本,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令玩具企業的出口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 紹興高新區(越城區)出口外貿企業復工率已達95% - 園區動態 - 中國...
    由於國外的疫情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訂單也存在變數,因此啟利興光的生產車間一直保持滿負荷生產,追趕進度,爭取提前交付外貿訂單,防止因國外疫情變化造成的突發情況。   開拓市場 減輕疫情影響  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 嘉興南湖區外貿出口持續回暖
    原標題:南湖區外貿出口持續回暖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今年初以來南湖區外貿出口成V型走勢,目前呈現持續回暖的態勢。 位於餘新鎮的浙江亞特電器有限公司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今年前8個月外貿出口總體保持平穩,其中8月出口實現1.5億元,同比增長達37.1%,顯示出強勁的回暖態勢。該公司主管銷售的負責人介紹,他們的電動工具、園林工具等產品在美國市場深受歡迎,今年初以來增長明顯,歐洲市場也保持穩定,同時正積極開發東南亞、「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開拓更加多元化的市場,實現外貿出口的穩定增長。
  • 訂單驟降 外貿企業自救各顯神通
    □本報記者 歐陽春香海外疫情肆虐,外貿行業受到國際市場需求不振的衝擊,近期出口訂單驟降。從中央到地方,穩外貿各項措施正在陸續加緊出臺,企業也各顯神通展開自救。3月26日,商務部外貿司二級巡視員劉長於表示,商務部將用足用好各項外貿政策,特別是要推動財稅、金融、出口信保等政策措施儘快落地見效,支持地方、行業組織、貿促機構為企業提供必要的法律和信息服務,引導企業防範風險,幫助企業保市場、保訂單、保份額。
  • 出口轉內銷外貿企業加速轉身
    受疫情影響,玩具外貿企業選擇觸網轉型開拓國內市場,這樣的嘗試值得肯定。當然,出口轉內銷不是產品、市場的簡單「搬家」,而是要抓住這一機遇,統籌做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實現內外貿一體化,促進企業成長和轉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外向型企業正面臨海外需求收縮、訂單量減少、收匯風險增加等不利因素考驗。據悉,我國玩具出口基地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的玩具出口受到衝擊,大量訂單被取消,產品庫存積壓嚴重。面對這種形勢,一些外貿企業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加大電商營銷力度,通過多種形式拓展線上渠道,促進出口企業出口轉內銷,在拓展新市場的同時實現產業升級。
  • 「訂單排到明年5月!」東莞外貿回暖明顯,企業面臨出海難題
    而此前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廣東出口3741.8億元,增長0.3%。這是自7月以來,廣東連續4個月實現出口轉正。隨著「六穩」「六保」政策措施深入實施,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持續推進,廣東外貿進出口韌性還將持續。
  • 外貿訂單逐步回升紡織服裝廠緊缺生產員工
    對外,積極爭取訂單,主動開拓客戶;提升產品質量,保證貨期,控制成本。對內,糾正「慵、懶、散、軟」現象,貫徹落實「三現」主義,令行禁止,確保高效、暢通。據悉,目前訂單逐步回升,多個部門緊缺生產員工。紡織外貿訂單5月起小幅回暖近期,隨著歐洲地區進一步解封,不斷有國際市場回暖的消息傳出。我國外貿企業有訂單了嗎?紡織服裝出口市場情況如何?從最近出爐的5月份相關數據來看,目前的情況喜憂摻半。
  • 新聞洞察丨外貿企業舉步維艱 國內市場或有一搏
    戰疫情——外貿企業渡難關 編者按受國際疫情快速蔓延的影響,我國外貿企業面臨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和供應鏈中斷等困難,訂單被迫延期履約或被取消、新籤訂單數量明顯減少,我國外貿企業再遇大考。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如何穩住外貿基本盤?政府和企業應採取哪些措施把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
  • 外貿訂單驟減,內循環能否拯救中國服裝企業
    她預計明年春季新增的訂單只有同期的30%。「現在市場沒法預測,預計明年秋冬也就恢復40%-50%,可能要到2022年市場才能完全恢復。」針對今年的外貿形勢,國家5月提出了「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6月發布了一份支持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的文件,為出口企業指出新方向。
  • 食品農產品外貿困局:外需驟降訂單減少 蘋果出口也遭限制
    中國最大的蘋果出口商山東佳農誠信也遭遇類似的訂單困境,在國內疫情嚴重的2月份,由於復工難這家公司損失了1/3的訂單。進入3月以後,雖已實現復工,但海外疫情驟緊,使得這家公司損失了四分之三的訂單,其多個主要出口市場甚至陷入停擺狀態。得之復工卻失之訂單,這是當前中國外貿企業面臨的普遍境遇。
  • 玩具等行業出口訂單快速增長,供不應求
    (阿里巴巴供圖) 今年下半年以來,隨著中國復工復產持續推進,小家電、家具、玩具、自行車等行業出口訂單明顯增加。中國東部沿海多個省份出現了外貿企業出口「爆單」。 專家分析,這背後既有全球「宅經濟」的影響,又有中國經濟率先復甦、中國產業鏈完備的因素。不少企業負責人也對外貿充滿信心。
  • 廣州服裝批發外貿訂單減少 商戶廣拓客源促銷「自救」
    中新社廣州4月25日電 題:廣州服裝批發外貿訂單減少 商戶廣拓客源促銷「自救」作者 王堅經過一個多月的恢復,之前冷清的廣州沙河服裝批發商圈現時又熱鬧起來,商戶們在檔口一邊為線下的顧客介紹貨品,一邊給線上的客戶推薦新款
  • 外貿龍頭企業訂單有所復甦 不少龍頭外貿企業面臨「頭等難題」
    」的新業態在企業發展中持續貢獻發力。《經濟參考報》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外貿龍頭企業高質量發展仍需邁過融資難、物流成本高、技術封鎖等「三道坎」。基層商貿幹部與企業家反映,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希望持續、有效幫助外貿企業解決融入內循環中的「同質同標」、貸款結算體系轉換等現實問題,充分利用財稅槓桿和法律手段等支持外貿企業更好發展。
  • 超10萬家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會擠爆國內家居建材市場嗎?
    短期應對一時之需轉向內銷,面對「陌生」的環境外貿家居建材企業能成功嗎?而另一方面,對於本就飽受摧殘的國內家居建材市場,大量新供應的湧入,又會帶來多大的衝擊?外貿遭遇至暗時刻轉型內銷困難重重前4個月,我國家具出口932.3億元,同比下降15.7%。其中4月份家具出口274.5億,增長12.5%。從數據看,4月份家具出口顯示出反彈的跡象。但在大多數人看來,這並非長期趨勢,反彈只是源於此前訂單的積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