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4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讀書如同呼吸,好書如同氧氣。在第25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綏化中院組織開展全市法院「書香涵泳,潤澤心靈」主題徵文活動。明水法院幹警積極參與,踴躍投稿,生動描述「與書為伴、與書為友」的真實感悟。即日起,明水法院微信平臺「黨建之聲」欄目將陸續推出徵文作品展示。最美人間四月天,唯有讀書不可辜負。
最近看了一部劉慈谿的科幻小說《時間移民》,這本書由13個故事組成,算是一個小說集。每個小故事都很有深意。
我感覺劉慈谿小說最大的特點,或者說跟其他科幻小說不同的是,他是在物理學上進行了無限展望和幻想,很多故事的開始都很接地氣,讓人覺著很真實。
就拿第一個故事來說,這個故事名字叫塌縮,說道塌縮首先要先明白一個科學界關於宇宙形成的理論假設,那就是著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宇宙最開始起點與一個包含所有質量、時間和空間的點,我們稱這個點為奇點。奇點之外全是虛空,什麼都沒有。這個奇點在特定條件下發生了爆炸,所有物質向外噴發,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宇宙。而目前這個宇宙一直處於膨脹狀態,還在噴發,我們的銀河系只是他噴發出的無數物質中的一點點,還有其他的銀河系跟我們一樣在向外移動,而且那些銀河系根據天文觀察正在離我們遠去,這就是宇宙的膨脹理論。接下來就是小說中對物理學的展望和幻想了,小說裡提出宇宙的總質量如果小於某個數值,宇宙將無限膨脹下去。如果宇宙的總質量大於某個數值,則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使膨脹逐漸減速,最後使其停止,之後,宇宙將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走向塌縮。我們會向著誕生的地方飛去,聽起來還挺美好的,相對我們文明的壽命來說,宇宙的膨脹和塌縮是我們所體會不到的。畢竟恆星的壽命都是有限的,相對於宇宙的壽命,連一瞬間都不算。太陽熄滅之前如果我們沒有發展到足夠的科技力量就只能隨之消失。
但是如果宇宙的塌縮就發生在最近幾天哪?會對我們有什麼影響?這就是這本小說吸引人的地方,他描寫了很多人多宇宙塌縮的反應和猜測,宇宙塌縮到底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哪?「時間將反演」,這是小說中首席科學家丁儀得出的結論。什麼是時間反演哪?時間將會倒過來運行,生命從老年走向幼年,從成熟走向幼稚,人們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當有人跟你提及另一個時間的走向,你會覺著匪夷所思,就像現在我們認為時間反演很匪夷所思一樣。故事很短,在結尾的時候他是這麼描寫的:
塌縮倒計時8秒
「這不可能!真的不可能!!」
「沒關係,您很快就會知道的。」
塌縮倒計時543210
時間的奇點
宇宙開始塌縮了
了縮塌始開宙宇
點奇的宙宇
012345時計倒縮塌
「。的道知會就快很您,系關沒」
………………
故事就這麼結束了,時間開始反向運行,宇宙開始塌縮,一切都向著起點前進。
讀過這本書,你會發現,宇宙那麼大,時間那麼長,而我們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脆弱。沒人能阻止宇宙的變化,也沒有人能夠逃離宇宙的變化。仿佛一切努力都沒有用,仿佛一切結果都不重要了。但是我們就放棄奮鬥,放棄前進了嗎?不應該,因為從我們的文明誕生開始,我們就充滿了對未知的渴望和探索,這種精神使我們的文明走到了今天,明白了很多以前認為是神才能做的事情。今後我們還會走的更遠,甚至超越我們的宇宙次元。科幻作品的優點在於讓人們對未來更加充滿希望,更加激勵我們奮進,只有這樣,我們的文明才會朝著更加美好的方向發展。就像凡爾納在《海底兩萬裡》中暢想的那樣,我們現在有了潛水艇,有了電子屏幕,我們現在的科技都已經超過了凡爾納的幻想。那麼未來有一天,我們或許就可以實現在宇宙中穿梭探險,在星系間翱翔。
作為個體我們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想要實現文明的進步,需要我們全人類抱成團,共同努力,共同發展我們的文明,創造我們的科技,豐富我們的精神。就向習總書記說的,創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最正確的發展方向,全人類同呼吸、共命運,早日發展成能夠探索深空宇宙的文明,才是我們最終的發展方向。讓我們大家放棄自私、放下仇恨和偏見,以維護和發展全人類的共同利益為核心,團結起來共同奮鬥。這也是社會主義道路最終能夠戰勝資本主義的根本所在,不放棄資本主義的自私,每個人都獨立發展,我們的文明是無法衝破宇宙的束縛的。
原標題:《【黨建之聲】讀《時間移民》有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