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株潭三市之間,有一個充滿野性的神秘「禁區」

2021-01-12 天心發布

(昭山煙雨)

我們為什麼呵護野性?

開車走G4(京港澳高速)的人們,如果稍加留意,應該可以看到在長沙南段的路邊上有一塊巨大的單立柱廣告牌,上面卻沒有什麼商業廣告,只有五個醒目的大字:禁止開發區,這是長株潭綠心規劃的核心區,一片生態保護的禁地。

這是一片覆蓋了長株潭三市中間地帶,規劃面積522.87平方公裡的丘陵山地,它的名字似乎早已為人們所知,然而多數人卻並不曾去真的去深入了解過它。基於一種對未知之地的強烈探索欲望,我們在這個陰晴不定的夏天,深入重山,試圖去發現一些未曾被人知曉的秘密。

此次採訪之前,內心茫然。

我們並不知道這片所謂的「綠心地帶」裡會有些什麼,也許它就像之前所推測的那樣,只是三城之間一片綠色丘陵,和大多數的城郊山區並沒有什麼不同,而那些所謂的「著名景點」早已讓我們感到審美疲勞,不知道那些真正讓人心動的感覺是否會出現在尋訪的途中。

它沒有讓我們感到失望,在長達數周的尋覓中,驚喜時常會忽然在路上,遠至明代的藩王陵墓、荒棄的植物園、停用很久的老火車站、那些奇奇怪怪的各種「古蹟」,還有深山間夢幻般的村落,諸如此般,讓我們陷入了一種深度且微妙的思考:綠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答案也許是「多樣性」。

城市化的生活到底讓我們失去了什麼?,大概最多的應該是「多樣性」吧,城市以規則而立,一切都遵循既有規則運轉,規律得像一部機器,這讓我們喪失了遠古時期與自然依存而生的「野性」,而被禁止開發的綠心,則是一種對城市單一性的平衡,它狂野而自由地生長,除了生態上的意義,它更賦予了我們一種「不羈的生命姿態」。

深讀綠心:這裡不是千篇一「綠」

撰文/瀟湘晨報記者 常立軍

三座城市與一片綠心荒野,一個奇特的組合。

長期以來,人們把城市與荒野對立起來。城市代表著文明,野外代表著荒蠻,城市以秩序為準則,荒野則是自由競爭的叢林,文明多建立在對荒野的徵服之上。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在長株潭三市文明的中心地帶保留一片「荒蠻」?從生態學的角度講,人類所建立的城市只能是在生態圈中,而不能凌駕於其上。沒有了荒野,城市的存在也就沒有了最基本的自然基礎,這樣的城市化,無異於自取滅亡,而荒野在保持其生態功能的同時,還提供了自然與文化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彌補了城市的不足。

如果沒有綠心,我們的城市會是什麼模樣?

城市需要綠心,綠心卻不依賴城市,它是天然的存在。綠心區的選擇有著嚴格的地理依據,從河流流域的視角來看,長株潭綠心區屬於瀏陽河與湘江之間,兩河共存的流域。瀏陽河與湘江,都是因為這片綠心山地的阻隔,轉彎繞行。

它隔開了長沙盆地與湘潭盆地,成為三市地理上的一個分界區。綠心的水系,各自流向不同的江河。靠近湘潭一側的數條撇洪渠,在仰天湖匯集後,進入湘江。靠近雨花區一側的河流,如圭塘河、冬斯(螽斯)港,則多流向了瀏陽河。綠心,因此也可以說是湘江下遊一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

綠心的山,多屬江南丘陵,連綿起伏如滄海茫茫。正是因為這片丘陵的存在,讓長株潭三市城區的整體密度得到稀釋,而不至於成為一個體量超級龐大的水泥森林。

「綠心」曾受到非議。

有人指責綠心規劃將長株潭三市在地理上隔離了開來,以至於三市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融城」。作為長株潭融城計劃中的上位規劃,綠心的確影響著三市間的土地開發利用,然而,「融城」真的只是簡單的土地大開發嗎?它應該包含了一種更高層次的理念:可持續發展。基於此,綠心的規劃便有了一種新的意義:為長株潭三市這個湖南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區域保留一片多樣性的綠野。

除了被保護的核心區,已經開發的區域也開始變換自身的定位。

站在三市交界的昭山上,可一眼望見長株潭城市群,感受到一種超然物外的氣勢。這裡如今屬於昭山示範區,被定義為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示範區,示範區內路網縱橫、山水依然,新區與自然無縫融合,而在幾年前,三市交界的株易路口區域還是一個典型的「三不管」地帶,各種低端產業聚集,規劃秩序混亂,這也是大多數城市所具有的「城郊結合部通病」,但要讓這裡成為一個大型的產業聚集區卻存在著天然的劣勢。

昭山示範區宣傳部幹事龍潭直言昭山示範區在規劃設計上的難處:國家級的交通幹線太過於密集,切碎了整個片區的完整性。

因而基於地理規劃因素,這裡的產業定位開始向文化旅遊靠攏,水上遊樂中心、房車露營基地這些環保型的項目陸續在此紮根,也許三市休閒旅遊中心區才是它最合適的角色。

我們可能對綠心有「誤解」

行在長株潭綠心間的道路上,會有一種脫離塵世的治癒感。它距離城市如此之近,卻又可以瞬間把我們帶入一種不可言說的妙境之中。

綠心是一片充滿生命力的地方,多樣性的植物在封育的山林中自在成長,城市的河流水系在這裡形成,植物提供了氧氣,河流提供了飲水,這裡是城市的生命源流。以自然為主體的綠心與以人類為主體的城市之間,並不對立,它們互相補充而成為一種平衡的存在。

綠心的多樣性,不止於生態。山水植物常新,但人文卻在時光的沉澱中變得厚重起來。

綠心的很多地方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麼新,甚至在很多地方,它還顯得有些老舊。譬如國道107線邊的那些舊房屋和火車站,讓我回憶起上個世紀的感覺,更早的則如清代的左宗棠墓,明代的藩王陵,以及始建於隋唐時期的上林寺,東漢時期的古墓群,乃至湘江邊還有新石器時期的大塘遺址,這些遺蹟以巨大的時間跨度,勾勒出了這片區域悠長的歷史圖景。最讓人驚訝的是在雨花區跳馬鎮的山裡,居然還有一個荒廢的植物園,寂靜得恍若隔世,這完全顛覆了我們對雨花區繁華喧鬧的印象。

距今7000年左右,大塘文明的遺蹟誕生於綠心南端的湘水邊,那是一個人類文明曙光初照的時代,那時候自然是世界的主體,人類只是在自然界艱難生存的零散部落,數千年後的今天,人類的文明發展已經到了可以完全統治自然界的程度,這時,人們反而開始考慮如何與自然相處,綠心也正是基於此種問題的「試驗」。

湘江北去,奔流不息,人生卻如白駒過隙,這種對比難免令人哀傷,宮崎駿的動漫電影《千與千尋》主題曲《永遠同在》裡有一句歌詞「生命的奇妙,死亡的不可思議,風與花與城市都一樣」,因此不必悲嘆,正是個體生命的短暫有限,才能構成了一個「無限生長」的大千世界,自然、城市、人類,莫不如此,這也許正是生命最為接近自然狀態的意義吧。

自然、考古、宗教和行旅,在綠心中的夏日「閱讀」

(大安寺指示牌)

如果只是觀光旅遊,這是一片大概率會被誤讀的區域。石燕湖旅遊區雖然景色不錯,且有玻璃廊橋,但僅僅滿足於此,就會錯過那些更多的野趣所在,這是一片極為多樣的土地。我們在綠心間縱橫穿越,這種「探索發現」的方式,讓我們在有限的空間裡獲得近乎無窮的意趣。

撰文/瀟湘晨報記者 常立軍

[大安寺、左宗棠墓]我們迷失在丘陵道路體系中

我們從這片「禁地」的東北端——雨花區跳馬鎮白竹村進入。

本來計劃是直奔左宗棠墓,只需沿路直走即可,半路卻被一塊標有「大安寺,三公裡」的指示牌吸引,右拐進了一條幽深的山路。山路為水泥路,路況還好,山間綠意濃厚,與剛才塵土飛揚的大路完全不是一種感覺。

沿著山路上上下下,卻不見了「大安寺」。

丘陵的道路系統大概是世界上最複雜的,高山一般只有上下兩條路,平原路網則多整齊規範,只有丘陵間道路錯綜複雜,不能走錯一步,否則就完全不知道繞到哪裡去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有信號的地方恢復了導航,然而導航又把我們帶到了一條丘陵頂部正在重修的省道上,路面基本已被破壞,崎嶇難行,一番折騰後,才發現又回到了之前的起點。

繼續按導航的指示走,大概只用了幾分鐘便到了目的地。原來之前來的時候錯過了一個小路口,便走到了另一個環行山路體系中去。大安寺重樓疊嶂,看起來很是壯觀,可惜已是新修,據說老寺建於清初,左宗棠曾在此留下墨寶,如今並無古蹟可觀。綠心這一片,寺廟很多,除此之外,還有豐田寺、嵩山寺等。

作別大安寺,繼續導航去尋找原本的目的地:左宗棠墓。

回到寬闊的主公路時代陽光大道,走了沒幾分鐘卻已是斷頭路,導航讓我們走右側小路,這是一段無法描述的爛路,歷經顛簸後,右轉進入X047道路,左宗棠墓赫然在目。如今的左宗棠墓,看起來並不大,推開一扇簡陋的鐵門,沿階而上,轉彎處有殘損的石羊,當年成排的石獸與石像生早已不見蹤影,左墓歷經劫難,如今才算是安定了下來,但規模已經小了許多。據說這裡是左宗棠當年路過時一眼看中的地方,當年的山水仍在,只是墓下方的公路上車流不斷,有點擾了這位晚清名臣的清靜。

左宗棠墓下的道路,前行就是螽斯港,是瀏陽河下遊第五道灣所在,地如其名,據《長沙縣誌》裡記載,這裡曾出產螽斯(一種蟈蟈)。

(荒廢植物園裡的龍)

[嵩山寺植物園]荒廢植物園像《千與千尋》裡的那個遊樂場

遇到這座植物園,是計劃之內卻又意料之外的驚喜。

按照《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總體規劃(2010—2030)》資料提示,這個片區有一座叫「嵩山寺植物園」的景觀,首先這個名字就讓我們覺得新奇,雨花區居然有一座和中嶽重名的「嵩山」,搜索手機導航,並沒有找到嵩山寺植物園,卻找到了嵩山寺的地名。

按圖索驥,我們在烈日當空的中午去尋找這座嵩山寺。一路過去,花木繁茂,這裡是雨花區的花木產業走廊,到達嵩山時,發現這裡是一個不太大的丘陵,林木深邃,頗有點神秘感。山上只有寥寥幾戶人家,走進去很遠也沒有見到所謂的「嵩山寺」,我們開始懷疑資料的可靠性。

路的盡頭,豁然開朗。

這裡居然是一個空曠的停車場,周圍有許多房屋,應該是服務設施,卻都已經荒廢。停車場右邊有一座仿古風格大門,門上無任何標識,顯然也已經廢棄很久。沿著門進入的路延伸向深遠的山中,世界在此安靜如本初,除了鳥鳴蟲聲,聽不到任何的雜音,這種冷寂與夏日正午強烈的陽光成為奇幻的對比。

我們小心翼翼地進入這個秘境。發現它真的曾經是一座公園,也就是資料裡所說的「嵩山寺植物園」。園中荒草高聳,長勢狂野,道路卻依然整潔乾淨,表明它荒廢的時間並不算太長。

路的右邊,是山坡,整齊成排地種植著松樹,一股濃濃的陵園氣息。路左邊是公園主體,野草與綠化植物雜生在一起,我們從荒草間穿過,看到了一條完整的景觀水系,沿著水系往上走,赫然發現一隻巨大的木雕鳥正立在水系中央,仔細看,原來這是一隻鳳凰。由於長期沒人維護,它已經被風雨腐蝕成了黑褐色。

水系的岸邊,種植著桃樹、紅葉李等景觀植物,長勢依然良好,水系上還有小橋,可惜水已乾涸,若不是荒廢,這裡的春天應該也有「流水落花」的詩意景致吧,如今卻成了「廢池喬木」的荒敗景象。沿水系上行,景觀接連不斷,最驚喜的是發現了一條巨大的石龍,它匍匐在水池邊,龍口對著遠方山脈,龍尾在水中,氣勢十足卻依然只能孤獨地待在深山中,不為人知。公園的水系很漫長,石龍的上方是一座巨大的假山,用的是太湖石,典型的蘇州園林風格,與水系中的龍鳳構成這座山地公園的中軸線。植物園荒廢之後,植物獲得了更大的自由,如今它呈現出的是另外一種荒野的美,這種美,比起一座普通的園林而言,似乎更有意境。

(關聖殿)

[萬古橋、關聖湖、九郎山]寂靜之野裡散落著寺廟與奇怪的古蹟

離開「著名」的嵩山,我們繼續向南深入。

這是綠心區最為遠離城市的部分,路上車輛,路邊房屋都漸漸稀少,綠意卻更濃厚。路上途經一座小橋,橋欄上有銘牌,停車觀看,果然是一處「長沙市不可移動文物」,橋叫萬古橋,旁邊的商店也叫萬古橋商店,據說為清乾隆年間所建,護欄卻全是水泥所砌,我們卻沒能看出這裡有什麼文物的跡象,據《跳馬史跡尋蹤》一書記載,萬古橋是雙條麻石橋,如今這橋應該是近年被翻修過,基礎或許還是遺蹟吧。

我們的目的地是九郎山,那裡已是株洲界。

(綠心區幽深的路)

還沒出雨花區範圍時,卻看到了百倍衝水庫的牌子,於是再次偏離路線,往水庫方向開去。

在山間繞了幾個圈穿過一片近乎黑暗的林間,還沒看到水庫,就先看到了一座廟宇。廟宇的門坊上題字卻是「關聖湖」。紅色的牆面已經被剝蝕成了粉色,很萌。走進去確是祭祀關羽的神廟,跳馬一帶,關於關羽的傳說很多,跳馬澗、歇馬嶺、關山、關刀小學這些地名都與此相關。在這裡有一座祭祀關羽的廟宇也屬正常。廟宇邊有現代人工修建的摩崖雕像,為兩虎一人,人似醉臥,不知何意。

綠心一帶,山多水豐,水庫因此也多,百倍衝水庫即是其中一座規模還算較大的,更大的如今的風景區石燕湖、同升湖也是當年的水庫改造而成。

離開百倍衝水庫,直向株洲九郎山,這裡也是城際鐵路的一站。傳說有九位郎中在此為唐太宗李世民醫治過眼疾,因此得名,但這也只是一個民間傳說,存疑。

(九郎山的天然泉水)

九郎山並不顯赫,山路也不太好走,其中一段還要穿過一條老鐵路,鐵路來自一座圍牆大院。穿過茂密的喬灌木地帶,美如幻境。九郎山沒有盤山公路也沒有石階,就是一條筆直且極為陡峭的大路一路通達,路邊的民房旁有成排的純淨水桶和排隊的人,經詢問得知,他們是在這裡取山泉水,一元一桶,據說這裡泉水水質很好,因此多年來已形成一個打水賣水的產業,類似的賣水點,山間還有數個。

靠近九郎山的頂部,是上林寺,一個名字很好聽的寺院。隋唐時就已存在,雖是2003年新修,卻依然有著濃厚的古意,主殿重簷歇山頂結構,院內花木繁茂,大殿前的池塘中,有一漢白玉雕的裸身小童,後面有九條石龍噴水,這在長株潭周邊寺院中較為少見,這是九龍浴太子雕像,相傳佛陀出生時,天空出現了九龍玉龍,分別向佛陀噴淋灌沐。

離開九郎山,前往株易路口,這個三市間重要的歷史交通節點。途經時代大道快速路,綠心群山延綿,一路相伴。

(尋找明王陵)

[明王陵]隱藏得太深,沒人帶路完全找不到

長沙真正稱得上王侯級的墓葬群,在河西是沿江一線的漢王陵墓群,在河東,則是跳馬明吉王家族墓群。河西漢王陵墓群山勢明顯,沿江幾乎每座山頭都有,跳馬的明王陵墓群卻是隱沒在更為龐大的群山裡,無從分辨。

據資料顯示,跳馬這裡的明王陵有18座,分布於7座山頭。我們的探訪從可以確定的一個地點「三仙嶺」開始,這裡是一座山下的村莊,馬路兩旁種植著各種經濟苗木,一路打聽,終於在路邊一棟老土坯房裡找到一位羅爹,表明身份後,他非常熱情地帶我們來到馬路對面的一位娭毑家裡,那位娭毑指著她房子旁邊的一塊空地對我們說這裡就是明王陵中的一座,只是墓已無存,旁邊的山腳下立著省保碑,一條崎嶇的山路通向山頂,氣氛氤氳神秘,按照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黃樸華所做的《湖南長沙明代吉王墓群調查報告》所記載,這裡應該是三仙山的皇墳坪,有兩所墓葬,此處所埋葬的是具體哪一代吉王尚未有明確考證。

(明王陵墓磚)

作別羅爹,我們繼續沿著這座山繞行,據說有一座位於落金壩的吉世妃馬氏墓,可惜轉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周圍山高林密,完全找不到線索,於是我們又轉向一個叫作「皇墳坡」的地方,在繞過了一個水庫之後,看到一座山坡位於鳳凰山前方,停車詢問,得知有一座明王陵就在屋後,說明身份和來意後,負責看守陵墓的張姓村民帶我們繞過他家屋後的菜地上了山,山坡不高卻荊棘叢生,一路攀登上去,沒太遠便到了明王陵入口處,看著雜草叢生的一個坑,不禁讓人感嘆:若不是有人指引,誰會想到這裡是明王陵呢?這裡應該是資料中所標記的E區某座王墓,屬宣王墓園,雜草和泥土幾乎已經將墓門完全遮蓋,只有地上散落的青磚尚能證明這裡有一座大型的明代陵墓。村民說以前這裡山下有石人石馬,但早已埋沒在泥土中。

(暮雲市老車站)

[國道107線]一條氣質還停留在上世紀的老公路

從長沙到株洲和湘潭,有多種交通方案可選。

走京港澳高速最快,但高速公路難免會讓人感到乏味,新修的洞株公路穿過整個綠心,景色怡人,但人煙稀少,少了些人文氣息。只有國道107線長潭段,值得你慢慢走過,一路走走停停,路上的風景總有動人之處。在成為國道107線前,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竣工於1921年的中國最早的公路——長潭公路,當時督修這條公路的是湖南都督譚延闓。

從株易路口出發,經過芙蓉路和國道107線併線的一段,在昭山附近右拐下坡就進入了國道107線。這段重新整修過路面的路段,兩邊青山映襯,綠樹成蔭,是一段絕佳的風景路。

繼續前行,路邊不再有青山,行道樹也變成了生長多年的法國梧桐,陽光斑斕,輕灑於路面,詩意般美好。與這種美相映襯的,是路邊房屋的陳舊,房屋風格多屬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牆面鑲嵌彩色石子,雙菱形的牆花,路邊店鋪生意似乎並不太好,很多都是房門緊鎖,門口貼了招租的告示。自京港澳高速建成以來,國道107線路邊商鋪賴以生存的大貨車車隊多已轉向走高速公路,這條路也就因此漸漸衰敗,路邊寫著「米湯飯」的很多飯店也已停業。與這條路並行的鐵路,則一直保持著勃勃生機,京廣鐵路依舊繁忙,京廣高鐵、滬昆高鐵、長株潭城際時常有車呼嘯而過,與國道107線的閒適成鮮明對比,此時便不能不感嘆,它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了。

國道107線長潭段一個重要的交通節點,是暮雲市。路的衰敗也讓這座小鎮變得安靜下來。我們在路邊看到一個叫作「老火車站」公交車站牌,猜想這裡應該就是暮雲老火車站的所在地了。從國道107線旁的一個小口子下去,穿過一片房屋,眼前一片開闊地上,矗立著當年的京廣線「暮雲市」火車站,落日夕陽下,卻只看到「暮市」兩個大字,雲字早已跌落,殘陽夕照,倍感滄桑。

這座使用近80年的老站,是一座候車廳兩層樓的平頂結構,代表著一個時代嚴肅刻板的審美。站門為老木門,輕輕推開進去,看到一座空蕩蕩的車站內景,售票處有兩個窗口,人工售票,上面手寫著車次,除了幾條主要幹線線路外,還有韶1和韶2兩條管內線路,歷史的厚重感一下子就湧了上來。

暮雲市站絕對可以稱之為鐵路史上的老站了,粵漢鐵路開通時,便有此站,那時的火車站是一棟簡易的紅磚房,1982年重修,重修時車站工作人員在庭院天井裡種了一棵廣玉蘭,我們如今依然可以看到這棵廣玉蘭,它已經長到了兩層樓以上的高度,幾乎要把天井全部遮住。

候車廳裡,陽光從巨大的玻璃窗外投射進來,照在當年的鐵路線路圖上,如今這張圖,早已變得密密麻麻,窗戶另一側的巨大圖畫,是警告人們嚴禁攜帶危險品上車的宣傳畫,畫面上的鐵路工作人員,穿的依然是當年的老鐵路制服。候車廳正面牆上,則是一副巨大的「暮雲風光」油畫,並在下面注釋了一行小字:從昭山遠眺暮雲市。從畫中可以清楚辨認出昭山、興馬洲,以及暮雲市的農田和工廠。

(依然繁忙的京廣鐵路)

車站前早已沒了車水馬龍,對面兩層的鐵路職工樓前,幾位老人在養花種菜,一座曾經繁忙的車站,如今竟有了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一輛火車呼嘯著從車站外面的京廣線上穿過,沒有車會再停靠在這裡。2016年6月30日,暮雲市站正式停運,這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規律,唯一希望的,就是能保留這座老火車站,也留下曾經的歷史和美學篇章。

暮雲市對面的湘江上,有鵝洲與興馬洲。通常坐三塊錢的渡船便可來回,洲上保留著很好的原住民風情,這些洲島和這條老路一起,在紛華中自甘靜默。

(交通大動脈匯集的昭山示範區)

[昭山]一座小山何以在瀟湘八景裡獨佔一景?

長株潭綠心的南端,是昭山示範區。

其實昭山是一座海拔只有185米的小山,這種高度,在綠心區都不算是什麼高山,更不用說外面那些名山大川了,然而昭山的名卻似乎很大,瀟湘八景裡,它獨佔了「山市晴嵐」一景。這是連地處省城的文化名山嶽麓山都不曾有的殊榮。很不湊巧,我們來到昭山下時,還是晴天,上山後卻忽然變得陰雲密布,一瞬間天地氣象萬千,江水浩蕩,亂雲飛渡,湘江在這裡曲折迴轉,浩蕩奔流,原來昭山的氣勢,是佔盡了地利。同樣與昭山並列的幾座山峰,僅僅是因為沒有矗立在湘江岸邊,便少了這份地理上的優勢,因而成為寂寂無聞的小山。

這裡自古以來就是俯瞰湘江的一處絕佳之地,一眼望三市,湘潭以此而得名,「山連大嶽,水接瀟湘」,當年湘潭明照禪師就是這樣描繪「湘潭境」,這種意境,在昭山,顯露無遺。

昭山雖小,卻也是密林幽境遍布,山頂有昭山古寺,原寺已無存,重建了一座規模更大的寺廟。山雨忽至,我們在寺中躲雨,眼見煙雲從山間升起,瀰漫在旁邊的筆架峰上,繼而擴散到江面,成為漫天雨霧,連對面的九華也籠罩於其中,這「昭山煙雨」的景象,其實比「山市晴嵐」還多了幾分蒼茫氣質。

(昭山示範區房車露營地項目)

昭山周圍原有許多居民,因為示範區建設多已搬遷到附近的新城,山下有一口井,井邊搭了簡易的棚子,清泉從井底湧出,很是喜人。一位從新城特意騎著電動車跑來打水的村民告訴我們,即使是搬到了新樓,他們也依然會回到這裡打井水飲用,從前住在江邊的窯洲老街,雖然經常被洪水襲擾,卻也獨有一份生活的樂趣。我們因此特意跑到昭山碼頭附近的窯洲老街去看了一下,那裡已在拆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至更遙遠年代遺存的老房子依稀還能見到幾棟,幾艘塗裝得色彩豔麗的龍舟安靜地擺放在江邊的棚子裡,這裡有祭祀龍王和划龍舟的傳統。

(七星村的一口泉水)

昭山不遠處的山裡,有七星村。在看過了太多有歷史感的事物後,這裡讓我們倍感清新。七星村雖然與芙蓉路相隔很近,卻有一種隱世的感覺,去往七星村的路要經過數條鐵路幹線,穿過深邃幽暗的涵洞,走入村莊的感覺如同發現一個世外之地。村莊位於寬闊的山谷之中,青山隱隱間屋舍儼然,村中道路極美,掩映在青翠中,隨著山勢略有起伏,路邊有數口古井,其中一口叫作七星井,村落即以此命名。一條河流從山谷盡頭流出,貫穿全村,這是傳統中國文化中經典的村落地理格局,既符合自然形態,又融入了山水之美。

我們在村中大槐樹旁,看到有居民以紅磚與籬笆混搭,砌成小院,院內花徑曲折,屋後青山映襯,這是令人豔羨的田園生活。

(楓香)

自然筆記

圭塘河源頭就在綠心之中的石燕湖,清澈動人

圭塘河源頭就在綠心之中的石燕湖。這裡原名鴨巢衝水庫,後來因為景色優美改成了風景區。

因為圭塘河探源活動我們已多次來過這裡,卻很少繼續在周邊進行自然記錄。此次的探訪,重在觀察圭塘河源頭周邊的狀況。

(圭塘河源頭)

沿著石鴨公路一路向石燕湖開進,路邊成排的水杉後面有一條筆直的溝渠,便是圭塘河的上遊段,公路的盡頭是一個三岔路口,右轉即是景區,往上沿水渠步行,就是圭塘河最初的源頭。我們來時正值小雨,水庫正在用小閘門放水,水流清澈且湍急,水庫底部的水溫較低,與周圍的熱氣形成反應,圭塘河源因此籠罩在一片水霧之中,郴州著名景觀「霧漫小東江」也是同理,只是氣勢比這實在大了許多。

(石燕湖景區)

源頭溝渠兩岸多是人工種植的經濟林木,並不能體現生態的多樣性。大壩下方是一個池塘,水庫的放水從旁邊一個涵洞裡洶湧而出,匯集到池塘裡,池塘中青草清晰可見,清澈得讓人感動。

我們繼續上溯,爬上大壩,看到數座群山和寬闊的湖面。沿著左邊的道路進入湖區,可以看到整座水源地丘陵的樣貌,山丘大致成帶狀分布,丘陵頂部以香樟、馬尾松、楠竹等喬木為主,但喬木顯然並未成為這個區域的絕對優勢物種,林間依然有大量的灌木存在,它們多為湖南本地常見的品種,如鹽膚木、雞血藤等。這個季節,雞血藤正是盛花期,豔麗的紫紅色花朵在幾乎沒有其他植物開花的山間尤為醒目。

(烏毛蕨)

靠近人工開鑿的山路邊的地帶是草本植物最為豐富的區域,這裡的生態體系由灌木與耐陰低光照的植物構成。野生檵木、山麻杆、白背葉、女貞、大青、木姜子是這裡的主要灌木品種,木姜子已經進入果實期,青澀的果實用手揉碎可以聞到強烈的山胡椒油味道。大青也迎來了花期,花白色,花序傘形頂生,它是著名的藥材大青葉的植物來源。

在這些灌木的蔭蔽下,是各種耐陰的草本植物。名字繞口的菝葜(báqiā)即為其中一種,它是攀援灌木,葉片寬大肥厚,莖間稀疏生長有刺,因此它還不是特別「扎人」。除了菝葜之外,這裡更多的是蕨類植物,一路走來,幾乎可以稱之為蕨類植物大全了。

(芒萁)

芒萁、鱗毛蕨、烏蕨、貫眾、海金沙沿路鋪開,成為路邊林下最濃厚的綠帶,雖然蕨類植物並不能開花結果,但它們的葉片形態非常美觀,其中海金沙是藤本蕨類,獨具一種美感,是製作植物標本的良好素材。今年以來,長沙陰雨天數明顯偏多,給了蕨類植物以良好的生存條件。

山間的流水匯集成溪,入石燕湖,圭塘河的源流地帶,依然是一個清澈動人的清新世界。

相關焦點

  • 十八總·湘江圖 長株潭水上文旅巴士要來了!你期待嗎?
    夜遊湘江 穿行多彩畫卷     長株潭三座城市,順應湘江河而下,依傍湘江水而生。古往今來,有許多傳奇故事發生在湘江這條母親河,但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長株潭沿江一路過來,有許多名勝景點。     在長株潭三座城市之間,目前有長株潭公交1號線、長株潭路101、長株潭路102等公交,還有長株潭城鐵,方便居民在三個城市之間出行與聯繫,而長株潭水上文旅巴士的出現無疑將讓這三座城市的聯繫更深一步。
  • 盤點全球十大神秘禁區,也是探險家的樂園,中國有四地上榜
    盤點全球十大神秘禁區,也是探險家的樂園,中國有四地上榜相信很多人對神秘的東西都非常的好奇,這也是人類的共性。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世界上非常神秘而又充斥著未解之謎的地方。我們對海洋和沙漠有一些大概的了解,但很多地方都沒有近距離的接觸,例如太平洋哭島,動物墳墓等等,這些都是地球十大神秘禁區,沒有人敢靠近他們。一、太平洋哭島聽這個名字就讓人非常的害怕,在遼闊的太平洋上有很多島嶼,其中這座哭島我們只能望而止步。
  • 神農架深處為何被列為禁區?神秘的北緯30°,其中有什麼?
    文/仗劍走天涯神農架深處為何被列為禁區?神秘的北緯30°,其中有什麼?而一個國家的旅遊經濟到底發不發達就很好地展現了一個國家的人民生活水平,人民幸福指數是否好的問題。神農架最深處為什麼會被列為禁區呢?難道只是因為神秘現象至今無法解釋嗎?旅遊經濟的興起帶動了很多神秘的景區,而神農架就是其中之一,我國很多的人對於神農架都非常的不熟悉,認為只是一個深山老林中無法去旅遊的一個景點,甚至在神農架之中藏著很多的危險,都也使得國人望而生畏。
  • 地球上的生命禁區,每一個都恐怖而神秘
    在我們的地球上有許多恐怖而神秘的地方,而被我們所熟知的就是四大死亡谷,其實也有許多地方自古以來就是生命的禁區,倘若要是有人不小心誤入的話,那麼多半便會有去無回的。那麼今天我們便來盤點幾個世界上的生命禁區。
  • 全球10大神秘禁區,中國就佔了4個,你都去過嗎?
    全球十大神秘禁區:太平洋哭島、神農架、南大西洋異常區、勘察加半島死亡谷、百慕達神秘三角區、美國死人谷、四川黑竹溝、印尼爪哇谷洞、不再無人的無人區-藏北、令人望而卻步的崑崙山「地獄之門。今天小編就著重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中國的4個神秘禁區。
  • 世界十大旅遊禁區,中國有三個上榜
    31年過去了,那裡仍然是生命的禁區。然而在地球之上,生命的禁區不止有車諾比,世界評選的旅行黑名單,光中國便有三地上榜。可可西裡藏北無人區「無人區」在西藏-新疆-青海之交,面積近60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高5000米。這片地方除了高山、湖泊、草原和野生動物,幾乎荒無人煙。
  • 長株潭商圈橫空出世!
    小編相信未來這裡將成為湖南區域內真正的長株潭商圈,原因有三: 1、商業具備超強的吸引力。 目前長沙在河西這邊已經實現了和湘潭無縫對接,瀟湘大道、潭州大道快速路(在建)、三號線南延線(在建)直通湘潭。 河東也有芙蓉大道快速路(在建)、洞株路快快速路(在建)、長株潭城際鐵路,再轉湘府快速路也可以快速到達洋湖。
  • 為何神農架深處歷來都是禁區?只因一個神秘現象,科學都無法解釋
    中國是一個物資豐饒的國家,獨特的地理位置,讓我國擁有了許多風景奇異的地區,現在已經不少開發成了旅遊區,這些堪稱世外的桃源的地方,也隨著近年來旅遊熱度的持續增長,逐漸人們手機裡的網紅景點。隨著社會的發展,越多越多隱秘的風景區,正逐步地向世人開放,不過只有一個地方例外,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神農架,這個與名字的名字一樣,充滿著神秘色彩的地區,至今帶給人們的未解之謎實在太多太多了,也正因此,它也成為了一個禁區。
  • 2020年湖南省地方政府與城投平臺專題分析報告——長株潭一體化...
    湖南省下轄14個地級市行政單元(13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按照經濟發展水平分成四大板塊,分別是長株潭地區、洞庭湖地區、湘南地區和大湘西地區。長株潭地區因長沙市單體經濟發展較快,區位優勢明顯,經濟整體領跑全省,2019年長沙市GDP總量達到了11574.2億元,是全省唯一一個地區生產總值超過萬億的城市,約佔全省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而大湘西地區則整體落後於其他地區。
  • 盤點6個充滿野性的貓咪品種,可以在家養的「野獸」,超酷
    我發現我的粉絲們都是一群充滿冒險精神的人,每當我分享那些萌萌的小貓咪們,大家只是表示很可愛,被萌到了,而每當我分享一些充滿野性的貓咪品種,大家都會在評論區高呼「好想要一隻同款哦」!明明知道這些貓咪活潑好動充滿野性,可是追求狂野和刺激的鏟屎官們,當然還是控制不住自己。
  • 神農架深處,為何會被列為禁區?64年前一神秘現象,至今難以解釋
    前言:北緯30度,一個地理書上最為尋常的緯度,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最神秘的存在,無論是四大文明古國,還是科學至今解釋不清的百慕達三角,都是存在於這條緯度線上的奇特風景。中國境內存在於北緯30度的神農架,由於64年前的「野人」事件,也成為了一個神秘的禁區。
  • 可以在家養的「野獸貓」,個個充滿野性,非洲獅子貓上榜!
    在家裡養貓真的是特別有趣的一個事情,可是養大貓並不是好主意,因為有的貓咪是充滿野性的,雖然從小飼養會和人比較親近,可是他們畢竟骨子裡是比較野的,但是這4種貓咪就算是性子很野,也是很適合在家裡養,今天給小編大家帶來的內容是「可以在家養的「野獸貓」,個個充滿野性,非洲獅子貓上榜!」
  • 神農架深處為何被列為禁區?除野人外,還有一神秘現象至今無解
    在這個世上有很多我們人類從未探索到的地方,對於這些未解之謎人類從未停止過自己的研究腳步,就比如神農架,一直以來遍地都是關於它的傳說,這些傳奇色彩也為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可即使如此,在一些森林深處的區域,還是有一些地方被設為禁區,任何人都不能入內?對於這些地方,人們也紛紛好奇為何神農架的深處被列為禁區的原因。 神農架深處的秘密 我們都知道,神農架不僅是唯一一個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地點,還是炎帝神農氏嘗百草的地方,所以這裡一直都有很多探險家所光顧。
  • 神農架深處為何被列為「禁區」?只因一神秘現象,專家:我也不懂
    神農架深處為何被列為「禁區」?只因一神秘現象,專家:我也不懂我國的山水美景確實是很多的,很多人都會找時間到處去看一看,而神農架林區這個地方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在這裡不僅有非常迷人的風景,而且還有非常好的空氣,很多人對這裡都非常嚮往。神秘的神農架但並不是所有到神農架遊玩的人都是因為這裡的美景,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神農架的神秘事件。
  • 國內這所大學很「神秘」,校園內有「禁區」,保密工作十分嚴格
    分數看起來只是一個沒有意義的數字,但是它卻能決定學生在兩個月後,去到哪所高校就讀。在如今本科生「遍地跑」的情況下,就讀一個高水平的大學,成為了每一個考生努力的目標。很多學生都會優先選擇「985」「211」高校,這樣一來,畢業之後會更有競爭優勢。不過有一所大學很是特別,雖然不是211高校,但是畢業就能有好工作。
  • 長株潭科技創新分列前3名,衡嶽常益成為新崛起的區域科創中心
    株洲、湘潭緊隨其後,分列第2、第3位,展現了長株潭創新發展的突出優勢。報告評價指標體系由5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和53個三級指標構成,其中,一級指標包括科技創新投入、科技創新產出、科技創新績效、創新平臺與環境、企業科技創新5個方面,對湖南省14個市州科技創新能力進行了全面的評價和比較分析。
  • 西山居新遊戲正式定名「自由禁區」 即將「釜山行」
    自由禁區 正反合理論的聚焦體  西山居新作《自由禁區》的中文名非常耐人尋味。自由,是一個充滿想像力和張力的詞語。瀚空、浩海、夢想、渴望、靈魂,一切美好的詞語仿佛都可為其主導,拼荊斬棘、乘風破浪,掙脫令人窒息的束縛,最後的歸宿叫做「自由」。而禁區則通常與危險、黑暗、隱秘等印象緊密結合。
  • 月讀瀟湘丨涼風有信長夏將盡,湖南8月有三「候」
    長夏逝去,燦爛驕陽還在,多了幾分初秋裡愜意的涼,8月的瀟湘,立秋啦——古人說立秋有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2020年,湖南立秋也有三「候」:一候盈車嘉穗;二候融城共振;三候綠水青山。
  • 神農架深處為何被列為禁區?並非因為野人,有一現象至今無法解釋
    這麼大一片山林,可謂是充滿了神秘氛圍,而且這股神秘的氛圍並不是空穴來潮的,在神農架有著很多不可思議的自然未解之謎,這些未解之謎,既是傳說又好像處處都有痕跡,比如說神農架的野人之謎。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神農架就不斷的有野人出沒的消息傳來,1976年5月中國科學院便組織了「鄂西北奇異動物考察隊」,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後,開始深入到神農架的林區,探查「野人」的蹤跡。
  • 一件明豔大氣,一件卻充滿野性美,色彩也可以表達很多不同
    黑白豹紋的裙子首先顏色上就透出一種活力和野性,這件裙子上身就算乖女孩也能瞬間變成性感的小野貓。細長的肩帶精緻也優雅。胸前的剪裁是稍有弧度的起伏,這樣的設計讓上圍看起來更加的性感豐滿。複雜的花紋設計其實讓人看不清身形所以有很好的遮肉效果,就算是身上有些小肉肉穿這樣花紋的衣服也並不會太顯眼。剪裁上有明顯的收腰,顯得腰身非常纖細窈窕,同時也顯得穿衣服的人身材比例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