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網訊 (記者 張玉婷 通訊員 劉清華)昨日下午1時許,李明帶著妻子和兒子軒軒一起來到環翠公安分局羊亭派出所,將一面錦旗送到了協警李家祥、王乾宇手中,感謝他們的救命之恩。這中間發生了什麼呢?面對記者,李明等人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李家祥和軒軒親密地抱在一起。 威海晚報記者 張玉婷 攝
兒子落水
父親救人也陷入險境
5日中午12時30分左右,李明帶著兒子軒軒到羊亭河溼地公園玩。「我當時看見兒子走到橡皮壩上,走了大概十幾米,我也沒在意。」李明後怕地說,他看見兒子把橡皮壩當成了跳跳床,之後越走越深。後來,軒軒的鞋裡進了水藻,他想用河水衝一衝,可沒想到壩上有青苔,腳下一滑,軒軒就掉進了河裡。
看見這一幕,李明嚇壞了,趕緊跳進河想將兒子推到橡皮壩上。無奈壩上太滑了,嘗試了十多分鐘無果後,李明體力也有些透支。眼瞅著兩人都非常危險,李明趕緊大聲呼救。
倆協警聯合施救
父子倆被救上岸
就在李明呼救的同時,不遠處正在巡邏的李家祥、王乾宇發現了異樣。
「我倆開始還以為是有人在遊泳呢。」25歲的王乾宇回憶說,當他和同事李家祥走近發現是落水後,趕緊跑到河邊。會遊泳的李家祥連衣服都沒有脫,跳進李明父子落水的地方施救。
別看李家祥會遊泳,但在水中救援難度不小,在將軒軒推向橡皮壩5次失敗後,李家祥的體力也開始透支。更為驚險的是,慌亂的軒軒一把摟住了李家祥的脖子,拽得李家祥呼吸都有些困難。這下,水中三個人的情況非常危急。
在岸邊負責接應的王乾宇見勢不妙,不會遊泳的他急中生智,拆下了岸邊用來支撐行道樹的木樁,作為救援杆伸到水裡,先後將李明父子和李家祥救上了岸……
被救後,李明一個勁兒道謝,卻忘了問恩人的姓名。回到家中,李明想起兩人都穿著協警制服,判定他們應該是羊亭派出所的協警。
「多虧了這兩個小夥子,聽周圍釣魚的人說,河裡水深可能有3米,沒有他們倆,後果不敢想像。」找到兩人後,李明再次表達了感激之情。
橡皮壩不是「玩具」
切勿河道中玩耍
隨後,記者來到李明父子落水的羊亭河邊。為了安全,公園建成之初,管理方就在河岸邊豎了兩塊提示行人注意安全的牌子。距離安全提示不遠處就能看到,羊亭河被一道橡皮壩攔住了,橡皮壩寬度大約五六十米,踩上去仿佛跳跳床,很有彈性。但是,橡皮壩上長滿了水藻和青苔,踩上去會非常滑。
儘管李明父子最終轉危為安,但羊亭派出所民警仍然提醒市民,到河邊玩耍,一定要注意岸邊的安全提示,不要冒險進入河道中玩耍,以免造成危險。
■相關連結
救助溺水者,方法很重要
天氣越來越熱,下水遊泳的市民也越來越多。當我們發現有人溺水,該如何正確施救呢?
藍天救援隊普及組組長「博弈」建議,不會遊泳的人發現有人溺水,不要貿然下水,應該像王乾宇做的那樣,利用岸邊樹枝、竹竿讓溺水者抓住一端,或者向溺水者拋漂浮物。救人者也可攔截過路車輛,利用車上物品如備用輪胎等救人。
「博弈」說,大部分施救者都認為自己會遊泳,救人沒問題,但救人也是有方法的。溺水者往往在水中會掙扎,內心慌亂,甚至無法與其交流。施救者去接近溺水者時,可通過語言溝通,先穩住溺水者的情緒。更為重要的是,施救者要儘量從溺水者的背面接觸。這是因為溺水者一旦碰到救人者的身體,會出於本能地死死抓住。不但有可能救不了人,救人者還可能會被纏住。救人時,施救者必須保持溺水者面部露出水面,以便呼吸和防止嗆水,讓溺水者身體其他部位浸泡在水中,以增加浮力。 威海晚報記者 張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