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科學技術的發展,攝影的出現,讓如今的人們能夠更真實的看到晚清的宮廷真實模樣;比如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等,和以前的簡簡單單的一張畫像是沒得比了,如果早有照相機,究竟是帥還是醜的朱元璋,就清清楚楚了。
那晚清給慈禧太后和後宮妃子、宮女、太監們攝影的究竟是誰?如果是一個普通男人,或者外國攝影師,是不可能隨隨便便出入宮廷,拍下那麼多私密照片的;那這個攝影師究竟是誰呢?
這人就是清廷駐日、法公使三品卿銜裕庚的次子,裕德齡的哥哥裕勳齡;由於父親裕庚經常在國外先進國家擔任大使,這個裕庚也會帶著裕勳齡一起,所以裕勳齡很小就接受了西方的事物,而裕勳齡對攝影很感興趣。
回國後,他以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出身,優雅英俊的氣質被選入宮中成為慈禧的御用攝影師,慈禧的很多傳世照片都是出自他手。他也可稱得上是大清皇宮的首位攝影師。
據秦瘦鷗1982在期刊《紫禁城》上發表的文章回憶,勳齡能成為慈禧的御用攝影師實屬巧合。1895年,其父裕庚出使日本及歐洲各國,裕勳齡與其兩位妹妹德齡和容齡三人隨行,並在法國巴黎留學。
1903年,三人隨父回國,德齡與容齡被慈禧封為御前女官。當時的清王朝雖已岌岌可危,但對各種封建制度和所謂祖宗家「法」,還是看得很重的,輕易不肯打破,尋常人決不可能隨便出入宮禁,不用說給帝王后妃拍照了。
勳齡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父親裕庚是三品大員,母親和兩個妹妹又常去宮裡,情況自然不同了。然而他最初也決沒有那麼大的膽子,去為被尊稱為「老佛爺」的慈禧太后拍照,曾一再規避。
後來還是容齡想出主意,讓他先給自己兩個妹妹和別的宮眷拍了一批照片,送呈慈禧鑑閱,試一試她的反應。不料慈禧看了,十分高興,並且預頒赦旨,即使勳齡給她拍的照不滿意,也可不加罪責,這樣勳齡才能在清宮為慈禧、光緒等皇室成員連續拍下眾多的相片。
當時的裕勳齡為慈禧拍照的時候還不到三十歲,但目力很差,其容貌和氣質絕對屬於當時的宮廷美男子。對於對容貌挑剔的慈禧來說,選中他為身邊的攝影師還是不排除有對裕勳齡氣質欣賞的原因。
最值得一提的是,勳齡為慈禧拍攝的「西方極樂世界」系列照片,開啟了中國早期的「藝術攝影(或cosplay)」先河。在這些照片中,由慈禧本人扮成「普陀山觀音大士",大太監李蓮英、崔玉貴扮成觀音身旁的護法。
對此,皇室檔案記載到:「七月十六日海裡照相。乘平底船,不要蓮。四格格扮善財,穿蓮花衣,著下屋繃。蓮英扮韋陀,想著帶韋陀盔、行頭。三姑娘、五姑娘扮撐船仙女,帶漁家罩,穿素白蛇衣服,想著帶行頭,紅綠亦可。船上槳要兩個,著花園預備。帶竹葉之竹竿十數根,著三順預備。」此段記述,頗像現代影視導演的前期計劃,詳細而周全。
勳齡的妹妹德齡後來嫁給一個美國人,旅居海外,寫了很多關於紫禁城生活的書,在當時轟動一時。而勳齡為慈禧拍攝的相片被書中大量引用,使得勳齡名聲大躁,被公認為慈禧的御用攝影師。這些照片成為珍貴的歷史檔案,讓世人終於看到了統治了自己兩千多年的皇家面孔和他們的生活。
但是關於裕勳齡自己的照片卻很少,畢竟當時中國會玩攝影,懂的攝影,玩得起攝影的人,極少;如今關於玩攝影的人有一句話叫「攝影毀三代,攝影窮一生」。更何況當時剛剛興起的攝影,無論是器材還是學習費用,都是極為昂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