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盡頭:塔斯馬尼亞的文明退化

2020-12-22 嶽悅於世

今天談的不是旅遊景點塔斯馬尼亞島,是這個島的一段往事。

在約10,000年前的最近一次冰河時期末段以前,塔斯馬尼亞島是與澳大利亞大陸連接的。冰河時期的結束使溶雪化成的水淹蓋了兩岸交接之地,形成了巴斯海峽。分離出的那個島就是今天要說的塔斯馬尼亞島。

被發現到被淘汰

考古發現在冰河期之前,澳洲地區已經出現了人類(距今約60000年),在冰河期結束,原塔斯馬尼亞地區已出現人類蹤跡。

與澳洲分離後,島上居民當時的科技水平無法造出跨過海峽的工具(當時島上居民處於新石器時期),導致兩岸居民無法往來交流。島上居民就保持著當時的科技水平生活著,開始了自己的文明進程,島上資源豐富,不愁吃穿(當時他們還不會製作衣服,用植物葉子或獸皮遮蓋身體)。

這樣過了10000年,直到1642年11月24日,這個島被荷蘭探險者阿布·塔斯曼發現,探險者們被島上的原始生活震驚,10000年的時間不僅沒有進步還有些退步(某些手藝的失傳),塔斯馬尼亞人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原始的部落也不為過,好像打開了一本歷史書。

但隨著殖民者的侵入,島上土著居民遭到掠奪和屠殺,幾十年後島上土著居民基本上都被屠殺。在種族滅絕中生存下來的土著人也死於白人帶來的疾病。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死於1876年。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

事後這個島因其與世隔絕還被英國改成了監獄。當時塔斯馬尼亞人的文明程度

今天的我們會根據一些特徵來評估一個族群的文明水平的程度,例如服裝、工具和武器的複雜性等。這個島首次被發現時,當時的塔斯馬尼亞人,已經了失去製作最基礎的工具的技能。最簡單的工具,比如用石頭或獸骨綁在木棍上做成矛箭、或斧,都沒有在部落中找到(而且他們連捕魚都不會)。這些基礎工具,就是頭腦簡單的尼安德特人也在6萬年前將其用得爐火純青,更不用說智人。

尼安德特人的矛

很多人都認為塔斯馬尼亞人不屬於智人,但經過一番調查後大失所望,他們確實屬於智人。

那麼10000年前的智人還不如60000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這可能跟澳大利亞這個大島有關,畢竟澳大利亞這個大島相比於世界也就相當於塔斯馬尼亞相比於澳大利亞。

那這一萬年發生了什麼讓這個島上的人文明程度不進反退?

這個島脫離澳大利亞時人口又4000人,雖然島上物資豐富,但島只有這麼大,這就限制了人口的增長。

這期間可能因為人口增長發生過衝突導致人口被限制,還可能因為島上居民技術水平有限導致人均壽命偏低(比如生病,自然災害無法應付)。

不管哪種情況,這過程是要死人的,而這個人如果掌握某種技能就可能導致這項技能失傳,幾代人的經驗傳承付之一炬。

技能這個東西也不一定是只有那麼一個人掌握,不過加上10000年呢?你能保證不出意外?那今天倡導的文化遺產保護活動是怎麼來的?沒有傳承的斷流怎麼喚醒人們的保護意識?你能保證10000年前的塔斯馬尼亞人有這覺悟?

所以某項技術的失傳,時間夠多空間限制的條件下,幾乎成必然。塔斯馬尼亞又與外界徹底斷了聯繫,沒有外來技術輸入而自身技術又處於消耗中,技術退步也成必然。

如果沒有外來侵入,塔斯馬尼亞人是否會一直生存下去,也不一定。有退步的速度,生存技能的減少,可能會有一天,他們會忘記所有生存技能,最終滅絕。現在想來被外來者屠殺滅族雖然道義上無法理解,但在自然選擇角度上未嘗不是一種更好的結局(退化到思維停滯而導致滅亡更加殘酷)。

下篇談塔斯馬尼亞效應,今天的話題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塔斯馬尼亞人,歷史上一個被世界遺忘停止進化的古老民族
    他們是否能建立出自己的文明,或者是更進一步或是維持現狀。在當今的生活中這個實驗無法實現,但有趣的是歷史上一個事件卻能夠讓我們明白這個實驗的結果。塔斯馬尼亞島是澳大利亞聯邦唯一的島嶼,島上自然資源豐富多樣。考古發現大約在4萬年前,澳洲的土著就穿過了兩地之間的大陸橋來到了塔斯馬尼亞。
  • 在世界的盡頭,等你
    在這裡,不僅可以欣賞比格爾海峽的無限風光,更不能錯過這家世界盡頭的小郵局,郵局裡出售印有「世界盡頭郵政」字樣的明信片,每天都有無數遊客專程前來這裡郵寄明信片。烏斯懷亞,不僅有很多天然奇景可供觀賞與遊玩,還有企鵝、磷蝦、蜘蛛蟹、海豹、沙丁魚、和鱈魚等各種生物。
  • 一個孤島引發的思考:人類的發展是否存在塔斯馬尼亞效應?
    塔斯馬尼亞島的案例看來,物資充足的情況下隔絕於世可能並不像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那樣安樂於世間,反而可能會是一場文明退化的災難。古學家裡斯·瓊斯描述其為一個「對思維進行慢性扼殺」的案例,沒有人知道在塔斯馬尼亞到上具體發生了什麼,但文明就是這樣一點點丟失。生於安樂也終於安樂。
  • 你知道「世界的盡頭」在哪裡嗎?
    對愛因斯坦來說宇宙盡頭是始終未解的難題對李雪琴來說宇宙盡頭是鐵嶺是她「混不好」就回去的地方對我們來說宇宙的盡頭太過虛無但「世界的盡頭」卻並非遙不可及……>1烏斯懷亞烏斯懷亞,南美洲最南端的城市這裡有「世界盡頭」的美稱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遺願:不要展覽我,卻還是被送進博物館72年
    隨著時間流逝,在滅絕之後又有著非常多的新物種出現,但是隨著文明的碰撞和各種複雜的環境,滅絕現象還是在世界上出現著。譬如在1876年,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去世,這也意味著一個種族的滅絕。她曾留下遺言說到:「不要展覽我」,但最終卻還是被送進博物館72年。
  • 塔斯馬尼亞薰衣草小熊的「前世今生」
    記者從上海蘊晨商貿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作為澳洲塔斯馬尼亞浪漫薰衣草味可加熱小熊(簡稱澳洲塔斯馬尼亞小熊)中國區的唯一指定總代理,從未授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網際網路上推廣和銷售「Bridestowe Lavender Estate」品牌產品,,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同款小熊多為假冒偽劣產品,所謂的澳洲代購也純屬子虛烏有。
  • 澳大利亞唯一可以看到南極光的地方——塔斯馬尼亞
    塔斯馬尼亞州是澳大利亞聯邦六個州中最小的一個,是唯一一個人們可以用幾天就轉一圈的島州,在維多利亞州以南240公裡處,處於南緯40°至43.5°之間,位於澳大利亞的南面,中間隔著巴斯海峽,西臨印度洋,東瀕太平洋的塔斯曼海,北隔深不及60米的巴斯海峽與澳大利亞大陸相望,是「世界的盡頭」
  •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子的遺言:別解剖我別展覽我,最後如何?
    不過這些只是奴隸,在白人世界,還有各種各樣的怪誕演出,演員都是身體怪異的人,費城就有最大的畸形秀,又或是將身體特殊的人類關進動物園,再或者在世界各地進行人體展覽,楚格尼尼就是其中之一
  •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子遺言:別解剖我別展覽我,但未能如願
    ,再或者在世界各地進行人體展覽,楚格尼尼就是其中之一。 楚格尼尼是最後一人塔斯馬尼亞人的妻子,她的一生伴隨著殖民充滿著悲劇,塔斯馬尼亞人是塔斯馬尼亞島的原住民,它位於澳大利亞南部,也是澳大利亞聯邦唯一的島州,這裡也成稱為「世界的盡頭」
  • 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塔斯馬尼亞島,又被稱為「世界的心臟」
    澳大利亞是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總面積約為769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六大國。澳大利亞的領土主要有兩部分組成,分別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塔斯馬尼亞島地圖塔斯馬尼亞島的形態酷似一個「心」形,所以又被稱為「世界的心臟」,塔斯馬尼亞島的面積約為6.45萬平方千米,面積比我國臺灣島和海南島的面積相加略小一些。
  • 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妻子:別解剖展覽我,死後被觀賞72年未能如願
    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意識的覺醒帶來了文明的進步,也帶來了野心和戰爭,而在各種侵略戰爭中,不斷有一些民族逐漸消亡,從前有一個族群叫塔斯馬尼亞人,但因為歐洲所謂的文明教導與戰爭侵略,導致這個族群最終滅絕。
  • 塔斯馬尼亞,澳大利亞唯一的島州,傳說中的假日之州
    雖然整片大陸的旅遊景點都有人為的痕跡,然而這個大洲南面的塔斯馬尼亞島,作為原生態保留最為完整的地方,展現了這片大陸的獨特風情。作為澳大利亞唯一的島州,這裡是遊客們度假旅行的必去之地。大約在一萬年前,這片島嶼還是這古老大陸的一部分,後來冰河時期結束,溶化的水淹蓋了陸地交接的地方,這種獨特的地理原因讓這裡成為了獨立的島州。
  • 澳大利亞檔案學家修復了塔斯馬尼亞虎的最後一段已知視頻
    澳大利亞檔案學家發現了已知的最後一段關於已經絕跡的塔斯馬尼亞虎的視頻。這段21秒的片段來自1935年的遊記《Tasmania the Wonderland》,已被數位化為4K格式,並加入了之前僅有的3分鐘的捕食者片段。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死後被解剖展覽,百年後骨灰被扔進大海
    1876年5月8日,世界上最後一位塔斯馬尼亞人妻子,64歲的Chugnini(楚格尼尼),在經歷了充滿艱辛和掙扎的生活後,終於,帶著塔斯馬尼亞這個不幸種族的原始記憶,永遠離開了。塔斯馬尼亞美麗而原始的島嶼塔斯馬尼亞是澳大利亞大陸南側的一個島嶼。40,000年前,塔斯馬尼亞人的祖先到達並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那時,塔斯馬尼亞仍然是一個連接澳大利亞大陸的半島。30,000年後,由於海平面上升,半島逐漸與大陸隔絕,塔斯馬尼亞人也開始了與大陸完全隔絕的生活。
  • 澳洲大龍蝦 塔斯馬尼亞小龍蝦
    澳洲龍蝦世界聞名。澳洲龍蝦品種很多,但是普遍都是個大味美,其中不得不說的一種澳洲大龍蝦——塔斯馬尼亞小龍蝦。別看它的名字叫小龍蝦,但是這個小龍蝦卻是世界最大的龍蝦品種,能長到5近左右,所以是當之無愧的澳洲大龍蝦!
  • 世界盡頭,一座無法救贖的鬧鬼監獄,有一條「幽靈之旅」|百家故事
    在澳大利亞的最南方,有一座塔斯馬尼亞島,由於人跡罕至,這裡一度號稱"世界的盡頭",因為大自然主宰著一切,這裡一片祥和,原住民與花鳥魚蟲和諧相處。但是,從1642年開始,荷蘭人ABEL TASMAN發現了這裡,從此這裡再也不是"世界的盡頭",這裡拉開了殖民地最黑暗的歷史。
  • 85年前拍攝的,或世界上最後一隻,塔斯馬尼亞虎,珍貴視頻被修復
    近日,據外媒報導,一段珍貴的視頻被發布到社交網絡上,該片段拍攝於85年前,記錄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後一隻塔斯馬尼亞虎,死亡前18個月,在動物園的籠子裡徘徊的圖像。這珍貴的21秒視頻拍攝於1935年,是當時一個名為「塔斯馬尼亞仙境」的旅行社,委託一個拍攝影視公司拍攝的。由於時間太久視頻已經模糊不清,而現在你看到的是由澳大利亞國家電影和聲音檔案館的專家,用數位技術重新修復後的片段。這隻虎的名字叫「班傑明」,當時它在塔斯馬尼亞州霍巴特的博馬裡斯動物園。
  • 85年前拍攝的,或是世界上最後一隻塔斯馬尼亞虎,珍貴視頻被修復
    近日,據外媒報導,一段珍貴的視頻被發布到社交網絡上,該片段拍攝於85年前,記錄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後一隻塔斯馬尼亞虎,死亡前18個月,在動物園的籠子裡徘徊的圖像。1935年,是當時一個名為「塔斯馬尼亞仙境」的旅行社,委託一個拍攝影視公司拍攝的。
  • 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遺言:別解剖別展覽我,但她終究未能如願
    這群人就是塔斯馬尼亞人。幾萬年前,人類文明才剛剛興起,還處於最落後的時代,塔斯馬尼亞人也不例外,他們每天靠著大自然的補給生存,通過採摘野果子、下水捕捉魚蝦來維持生計。如果哪一天的收貨比較豐富,就整個族群在一起開一個篝火晚會,一起慶賀一下。這種生存方式存在了上萬年從來沒有發生過改變。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妻子遺言:別解剖別展覽我,但她卻未能如願
    此後,塔斯馬尼亞島被幾個部落分別佔領,他們都只在已劃定的範圍之內捕獵,塔斯馬尼亞人只從大自然獲取食物,他們採集蔬菜水果,在陸上與海中捕獵,若是捕獵成果豐盛,或是成功擊退來犯的外敵之後,塔斯馬尼亞人便會聚在一起狂歡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