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中新社·華輿訊 據德國生活報報導 突然之間,「德國模式」在美國成為榜樣,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喬治·弗洛伊德被警察跪壓致死已經過去幾周了,除了在美國掀起滔天巨浪,一場古老的辯論也重燃戰火。要向德國學習,像給猶太大屠殺倖存者以現金賠償一樣,給黑人(即黑奴的後裔)現金賠償。
美國白人是否應該因歷史原因給黑人賠款?據《世界報》報導,在美國「德國模式」成了參考學習對象。
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近日在一場活動中單膝跪地,並向民眾保證,出任總統後會向黑人賠償14萬億美元。
雖然很明顯是一場政治作秀,但美國學界竟真的開始討論起了賠償黑奴貿易受害者後裔的可行性。
對此,德國在猶太民族大屠殺之後的賠償措施不止一次被當作優秀榜樣提及。
1952年,時任西德總理阿登納與以色列進入正式會談,達成賠款協議,款項分為賠給以色列政府的8.2億美元,和賠給大屠殺倖存者的個人賠款,其中個人賠款迄今已達800多億美元,超過80萬名大屠殺倖存者獲得賠償。
1960年,以色列首任總理古裡安(左)和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在紐約會面
最近的一次是2018年,聯邦政府向1000名大屠殺倖存者支付每人2500歐元的賠償。
「當然,這也許要等待很多年,畢竟德國實施賠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現在能認真討論賠償的可行性已經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了。」住在羅德島的迪倫·墨菲這樣說道,他是一名「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積極分子。
作為一名美國白人,墨菲願意多交稅賠償給黑人群體,然而這樣的白人也只是少數。在一次調查中,大部分白人拒絕給黑人多交稅。
但是墨菲相信,這個情況會慢慢改變的,「Black Lives Matter」運動每天都在吸引更多的追隨者。他對賠償感到樂觀。
雖然沒人願意多交稅,但是波士頓的薩福克大學最新調查結果數據驚人:麻薩諸塞州85%的白人認為歧視黑人是一個社會問題。
要知道,在弗洛伊德事件之前,這一比例僅有不到50%,甚至研究人員一開始懷疑調查數據出錯了。
《紐約時報》和新澤西的蒙茅斯大學的一項全國性調查也驗證了這一趨勢,對於墨菲來說,這是一個希望:只有更多的人意識到黑人在被歧視,人們才能認清賠償是多麼有必要,畢竟很多人是因為貧窮被歧視。」
美國黑人億萬富翁,傳媒巨頭—羅伯特·強森近日在一次福克斯電臺的採訪中表示:「我已經算過了,14萬億美元,大概需要每個納稅人每年多交2900美元(約合20500人民幣),連交三十年。
美國白人通過奴役黑人建立的帝國,只能通過直接付錢來彌補:『我們不需要善心的扶助項目,而是爽快地,直接的,打錢!』」這位億萬富翁這樣說道。
當然,問題還有很多,這些錢該補償給誰?強森認為答案很簡單:「只要有一滴黑人血液,都有可能在南北戰爭之前被奴役,這些人都應該得到補償。」
照這樣說,那些南北戰爭之後才來美國的黑人,因為膚色而存在可能也是在賠償範圍裡的,而南北戰爭之後才來美國的白人,也要為此繳稅。還有之後的各種移民,也要為此繳稅嗎?
雖然聽起來已經逐漸向鬧劇方向發展了,但很多人還是認為,屬於右翼的福克斯電臺採訪這個題材已經很值得注意了。
憲法律師雷恩·貝斯支持「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但他也指出:「我們當然可以向德國的大屠殺賠償學習,但美國的情況顯然更複雜,畢竟南北戰爭比二戰還要早太多了。」
但這並不能說服墨菲,他認為,正是因為時間過去了這麼久,所以今天黑人的地位才更讓人震驚,這種差距只有通過賠償來消弭。
到目前為止,美國精英大學的學者把現狀和德國做比較,認為「德國模式」是最優解。
但德國《世界報》認為,只要回顧德國的殖民歷史,就能知道德國並不是完美榜樣。
這場論戰也波及到了一部分企業,積極人士正打算起訴美國銀行要求賠償,因為這些美國銀行不僅在南北戰爭中資助了奴隸主,直到今天還在歧視美國黑人。
2013年,美國銀行就曾因為歧視黑人求職者被判罰款220萬美元。
很難預測這場辯論在選戰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共和黨的拜登會因為開放的態度贏得更多黑人選民嗎?(原標題:【賠償】美國將向德國學習,對黑人賠償14萬億美元?因為「黑人被歧視是因為貧窮」)
來源: 德國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