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12月31日「脫歐」過渡期結束時,英國有可能在沒有與歐盟籤訂任何貿易協定的情況下離開。
2020年12月31日之後,歐盟貿易協定將不再適用於英國。在未來幾個月中,確保英國與歐盟以及逐步與其他主要貿易夥伴籤署自由貿易協定將是重中之重。
英國已經宣布了明年初正式「脫歐」後的全球關稅制度,試圖為全球企業向英國出口提供便利。
6月2日-5日,英國與其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歐盟將繼續展開新一輪討論,這是6月歐盟峰會之前的最後一輪談判。英歐雙方已經針對「脫歐」後的未來關係展開三輪談判,但並無過多進展。
歐盟方面已經警告,如果第四輪談判仍無突破,談判將陷入僵局。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12月31日「脫歐」過渡期結束時,英國有可能在沒有與歐盟籤訂任何貿易協定的情況下離開。
1
「無協議脫歐」可能性增大
英國於1月31日脫離歐盟,但直至12月31日都還在過渡期內。在此期間,英國與歐盟會就未來關係展開多輪談判。
今年3月,雙方在布魯塞爾舉行第一次談判,是迄今為止雙方唯一一次面對面會談。首輪談判並未取得任何成果。英歐雙方在許多關鍵問題上仍存巨大分歧且都立場強硬。
4月24日,第二輪英歐談判破裂。
5月15日,英國「脫歐」談判首席代表戴維·弗羅斯特說,當日結束的英國與歐盟未來關係第三輪談判僅取得「有限進展」,雙方仍分歧巨大。
關於未來關係的談判將在下周重新開始,雙方都預計不會出現重大突破。英國首相強調對「加拿大模式」的青睞,也就是英國與歐盟之間的商品貿易幾乎沒有關稅,只需要進行邊境檢查,但該模式不包括英國的大型服務業。
5月28日,歐盟貿易委員菲爾·霍根在布魯塞爾對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說,英國可能已經放棄了與歐盟達成貿易協定的前景,這增加了談判中發生摩擦的可能。他說:「也許英國得出的結論是不會達成協議。」
自3月談判開始以來,雙方最根本的分歧幾乎沒有改變。英國無法接受對其監管權力的限制,而歐盟表示這對確保企業公平競爭環境至關重要。同時,歐盟表示,如果英國堅持削弱歐盟標準,歐盟將不會支持貿易協定的籤訂。
不過,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歐盟願意在下周與英國的談判中改變其對漁業的立場,這將是歐盟在雙方談判中的第一個主要讓步。
在英國「脫歐」後的雙邊夥伴關係談判中,漁業一直是個絆腳石。目前,捕魚主要在英國水域進行,但大部分捕撈物歸歐盟漁民。英國希望在明年初「脫歐」後控制水域和捕撈物。
英國與歐盟委員會之間的任何協議都必須獲得歐盟所有成員國的批准才能生效。而漁業對於法國具有特別的政治意義。法國歐盟事務部長阿米麗·德·蒙特恰林(Amelie de Montchalin)表示,目前沒有理由改變其對漁業的立場。
留給英國的時間不多了。
按目前安排,若英歐未能在「脫歐」過渡期,也就是12月31日之前達成貿易協議,且過渡期不再延長,雙方將重新回到世界貿易組織(WTO)框架下開展貿易。輿論認為,這種情況一旦出現,將造成「雙輸」局面。而英國首相詹森曾幾次強調不會延長「脫歐」過渡期。
如果英國在沒有達成貿易協議的情況下離開歐盟的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將給已經深受新冠病毒之擾的企業和消費者帶來破壞以及額外的成本。
2
英美急於談攏自貿協定
在支持英國「脫歐」的人士所提出的論點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英國加入歐盟會影響英國與其更具潛力的貿易夥伴———美國之間的貿易關係。
按國別計算,美國是英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對美貿易約佔英國貿易總量的15%。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數據,英國是美國在2018年的第五大商品出口市場和第七大進口供應國。在2018年,美國與英國之間的貿易總額約為2619億美元,其中美國對英國的出口額為1404億美元,英國對美國的出口額為1215億美元。
英美雙邊貿易去年總值2200億英鎊,英國政府估計,兩國自貿協議長遠能夠在前年的規模下,額外增加153億英鎊。
5月5日,英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談判以視頻形式拉開了序幕。雙方都希望速戰速決,儘快從因疫情幹擾造成的貿易受損中恢復。首輪貿易協定談判於5月15日結束。首輪談判後,每六周將啟動新一輪談判,疫情結束前都將以遠程會議形式進行。
此前多年,兩國貿易關係多有磕絆、摩擦。2018年,川普政府宣布對歐洲進口鋼鋁徵收高關稅。英國和美國、歐盟之間的飛機零部件補貼爭執後來導致針鋒相對的關稅戰。
此番雙邊談判中,農副產品、藥品價格等方面均是「難啃的骨頭」。與此同時,美國在談判中還會施加更多的政治壓力。當地時間5月12日,《衛報》以「美國在雙邊貿易談判中傳達的信息:選我們,還是選中國」為題,披露了美國在雙邊貿易談判中向英國政府施壓的內幕。報導稱,美國尋求在該貿易協定中加入一項條款:如果英國與一個未經美國允許的國家達成了貿易協定,美國將有權退出部分貿易協定。
3
新關稅制度有利中國出口
英國在仍保留在歐盟內部時,自動成為歐盟與70多個國家達成的約40項貿易協定的一部分。
迄今為止,英國還與非歐盟國家或地區達成近20項貿易協定。這些協議將在過渡期結束時生效,不過這些交易僅佔英國總貿易額的8%以上。英國政府表示,仍在與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內的其他16個國家進行談判。
5月19日,英國政府宣布一項新的關稅制度———英國全球關稅(UKGT),以取代當前使用的歐盟共同對外關稅。英國全球關稅將於2021年1月1日脫歐過渡期結束時生效。這是英國近50年來首次制定自己的關稅政策。
新的關稅制度確保從2021年1月起,有60%的貿易產品將按照世界貿易組織條款或通過現有的優惠享受免關稅待遇進入英國。目前該項比例為47%,若貿易協議談判順利推進,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在全球範圍內,相對於目前免關稅產品的數量,英國推出的全球關稅將使這一數量增加近一倍。
對於未免關稅的產品,英國將降低和簡化包括中國產品在內的3500多種產品的關稅,以便於全球企業向英國出口。不過為提升產業競爭力,汽車以及牛肉、羊肉和家禽等農、漁業仍將維持10%關稅。英國政府還表示,為促進綠色經濟,將削減恆溫器、保溫瓶和LED燈等可再生能源產品關稅。
英國表示,本土關稅制度將比歐盟的共同對外關稅來得更簡單且便宜,適用於為和英國建立貿易協定的國家。
英國國際貿易大臣伊莉莎白·特拉斯(Liz Truss)表示:「這是50年來我們首次能夠制定適合英國經濟的關稅制度。我們新的全球關稅制度將通過減少繁文縟節和降低數千種日常產品的成本,使英國消費者和家庭受益。」
英國對與中國建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抱有很高的期望。最近,吳僑文(John Edwards)被任命為新任英國駐華貿易使節,英國希望加深與中國合作,增加貿易和投資流動,改善市場準入,並為未來雙邊關係設定共同目標。
吳僑文表示,「我期待著能進一步深化英中貿易關係。過去幾個月發生的一切,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全球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因此,我們將與中國合作夥伴一道,利用創新和產業的力量,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我們希望能將兩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流動增加一倍,成為從當前危機中經濟復甦的關鍵部分。
「我所領導的國際貿易部將支持英國企業和組織進入到中國這個令人興奮的市場,並幫助中國投資者在英國興業發展。我很高興在我上任之初,英國政府宣布了新的全球關稅制度,這對貿易商來說將是一個可喜的發展。」
去年,中英雙邊貿易額創歷史新高。英國對華貿易額達到1045億英鎊,首次超過1000億英鎊。中國是英國第三大出口市場,僅次於歐盟和美國。
記者 袁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