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告急!連續8日新增破百,二季度GDP大跌9%,失業率更攀升至15...

2020-12-17 證券時報

7月29日,香港公布第二季度GDP數據,2020年第二季度本地生產總值同比下跌9%,主要由於內部及對外需求均持續疲弱所致。

此外,新冠疫情反撲,7月29日香港新增近120宗確診個案,連續8日破百,累計個案突破3000宗。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確診個案高企,形勢嚴峻,影響了社會民生,也困擾著經濟,令商店及企業承受經營壓力。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香港失業率已經攀升至6.2%,創15年來新高。

香港上半年GDP大跌9%

根據港府公布的第二季度GDP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較上年同期實質下跌9%,而第一季的跌幅為9.1%。按本地生產總值主要組成部分分析,私人消費開支在第二季度同比下跌14.5%,較第一季度10.6%的跌幅加劇;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同比下跌20.6%,而第一季跌幅為15.8%;服務輸出同比下跌46.6%,服務輸入同比下跌43.5%。

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疫情發展是影響香港經濟的重要因素,隨著疫情第三波爆發,並不看好下半年本地經濟,預計下半年經濟增長在-5%到-6%之間,全年經濟增長按年下調至-7%至-8%。

自進入7月以來,香港疫情反撲兇猛,主要以本地病例為主,其中相當大比例病例源頭不明。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公布,7月28日新增106宗確診個案,7月29日新增118宗確診個案,連續8天確診「破百」,確診個案累計突破3000宗。衛生防護中心發言人稱,「鑑於全球各地疫情仍然非常嚴峻,各地個案數字不斷上升,中心強烈呼籲市民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外遊計劃」。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日晚間向市民呼籲,「新一波疫情來勢洶洶,本地確診個案大增,若未能遏止,會拖垮香港醫療系統,政府已經採取自1月疫情以來最嚴厲的措施應對,中央人民政府也會全力協助我們加大檢測能力和設立一所社區醫療設施。現時最重要的是市民的配合。」

疫情影響下,拉動香港經濟的「三駕馬車」——需求、出口及投資,恢復前景更不明朗。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7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6月份香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同比跌幅,6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056億港元,同比下跌1.3%,商品進口貨值為3389億港元,同比下跌7.1%,6月份有形貿易逆差333億港元。2020年上半年商品整體出口貨值同比下跌6.9%,進口貨值下跌9.4%,上半年錄得有形貿易逆差1752億港元。

孫明春稱,「受到疫情影響,香港餐飲、酒店以及旅遊都已經陷入低谷,訪港人數暴跌99%,嚴重幹擾本地消費活動,內部需求方面,私人消費開支錄得歷來最大跌幅。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大幅下跌,說明當前這種高度不確定的經濟形勢下,企業家會減少投資行為。但三駕馬車同時熄火併不只是香港問題,而是全球都在面臨的問題。香港經濟恢復到2019年全年水平至少得到2022年。」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同樣表示,「短期來看,新冠病毒疫情仍然是全球經濟的主要威脅,經濟前景仍面對很大的不確定性。此外,中美政治和經貿關係急劇轉差、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也為全球經濟前景增添不確定性。加上最近本地疫情出現反覆,本港經濟或需要較原來預期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過來。」

收緊社交隔離措施,香港商業急速冰凍

為遏止疫情,港府進一步收緊社交隔離措施,將禁堂食範圍擴大,由29日凌晨起全日禁堂食,更將限聚令收緊至兩人,這無疑加深餐飲業面對的困境。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表示,全日禁堂食做法對餐飲及零售行業影響明顯,預計餐飲消費將再跌至上一波疫情的低位。

李兆波指出,正常時期及疫情期間的餐飲業每月消費差約40億港元,如收緊措施持續3個月,餐飲業將損失約120億港元。至於零售業,正常期間每月銷售約300億至400億港元,疫情期間缺少旅客來港,數字跌至僅200億港元,李兆波直言「遊客生意是沒得救」。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難以預測這次疫情暴發將持續多久,預計餐飲等行業生意在這一、兩個星期會大受打擊,將比3-4月更差。他指出,3至4月餐飲業大受打擊,生意跌了40-60%,即使外賣增加也不足以彌補損失。此次疫情來勢洶洶,可能會相繼有餐飲店解僱員工,選擇關店。

在香港傳統旅遊旺區,無論是商場裡還是街道上,都顯得冷冷清清,市民顏先生向記者表示,「我從沒看到過這麼蕭條的尖沙咀,以前的尖沙咀一到周末就是人擠人,從內地來的遊客拖著大大小小的行李箱過來購物。海港城廣東道的奢侈品店都是要排隊進入的。」

(最近尖沙咀街景 圖源:市民受訪對象提供)

生意蕭條,許多店鋪選擇暫停營業或者直接關門結業,據記者獲悉,海港城商場3樓空鋪至少有20間,包括鐘錶店、時裝店。位於尖沙咀1881 Heritage商場內的另一大牌店鋪TIFFANY & CO.旗艦店,面積近4000平方呎,已於3月底租約期滿時結業,未行使優先續租權,正式結束該店在港11年的營運。

為了挽留不斷離去的客戶,諸多購物中心紛紛減租,海港城母公司九龍倉置業向租戶減租50%,新鴻基地產、新世界集團、恒隆地產和太古地產也加入減免租金大軍。

旺角,地處香港九龍半島西部,從行政區劃上,與毗鄰的油麻地、尖沙咀共同構成油尖旺區。如果說中環代表香港最現代繁華的一面,旺角就是這座城市最市井的一面。如今旺角遭遇史上罕見「空鋪潮」,在旺角經營一家電子產品商鋪的阿秀向記者表示,旺角西洋菜街出現多達20家空鋪,「疫情期間,每天都有人關店。生意不好做,我現在的生意是之前的三分之一,但門店面積小,暫時還能勉強經營下去。」

(旺角一帶,隨處可見的空鋪轉讓,圖片為市民阿秀提供)

阿秀還稱,旺角山東街聯排空鋪轉讓,還有一家經營了10多年的藥店正在清倉甩賣準備關門,有名的百老匯電子城也將於近期關閉。

(旺角山東街,一家經營了10多年的藥店清倉關門)

大新銀行經濟師溫嘉煒向記者表示,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業打擊更大,特別是這次病毒的傳播速度更快,短期內未必可以受控。他預期,餐飲業短期內會進一步削減人手降低成本,因此餐飲服務活動業的失業率或將繼續上揚。而訪港人數的減少不止影響到餐飲零售,酒店旅遊業至今仍在冰封期。

香港失業率攀升至15年來新高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與3-5月相比,4-6月期間大多數主要經濟行業的失業率均有所上升。2020年4月至6月的失業率高達6.2%,失業人數上升至24.07萬人,就業不足率上升至3.7%,就業不足人數高達14.29萬人。

按照行業分析,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餐飲服務業)合計失業率在2020年4月至6月上升至10.7%,為2003年8月-10月SARS疫情後的高位,其中餐飲服務業的失業率為14.7%。同時,從事房屋裝修、修葺及保養,進出口貿易,以及貨倉及運輸活動的人士的失業率顯著上升至多年來的高位。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評論最新失業數字時表示,「勞工市場在2020年第二季繼續惡化,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較3-5月上升0.3個百分點至6.2%,為15年來的新高。就業不足率達3.7%,為近17年來的高位。」

羅致光續指,疫情在全球部分地區仍然嚴重,加上本地個案最近再次急升,香港經濟前景依然面對巨大不確定性,往後的本地勞工市場情況將很大程度視乎環球及本地疫情如何演變,為保持經濟活力,政府已推出最大規模的紓困措施,包括系列保就業措施,以幫助保障員工就業。

港府於第二季內推出多項紓困措施,例如「保就業」計劃,全民派錢1萬港元等。29日港府公布第六批已領取第一期6-8月工資補貼的僱主名單,涉及約11600名僱主,發放工資補貼額超過47億港元。孫明春向記者表示,「港府幾輪財政紓困金額累計達到2800億港元,佔GDP總額10%,就目前形勢來看,下半年甚至明年港府還需推出新一輪財政紓困措施,香港是全球少有的連年財政盈餘的政府,疫情之前累計財政盈餘12000億港元,現在還有9200億港元,這也為香港政府進一步財政紓困奠定了基礎。」

港府發言人今日稱,新冠肺炎疫情仍是環球經濟前景的主要威脅。雖然美國和歐元區經濟似乎已走出谷底,但在有效疫苗或療法出現之前,其復甦的路徑可能是緩慢和顛簸不平。中美關係不斷演變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也增添不確定性。因此,充滿挑戰的外圍環境短期內料會制約香港的出口表現。政府已全速落實「防疫抗疫基金」和2020至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下的紓困措施,有助於保就業、撐企業,以及紓民困。

相關焦點

  • 全球確診病例數破2000萬,日本二季度GDP同比下跌9.9%
    截至8月16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為5403213例,已經有接近1.7%的美國人感染了新冠肺炎。 上周西歐主要國家疫情加速蔓延,西班牙、法國、德國、義大利周新增病例持續增加,已連續3周環比增幅保持在10%以上,其中法國新增病例較前一周增加了77%。上周法國新增確診病例17728例,已經超過4月下旬水平。
  • 俠客島:他們是香港疫情的幫兇
    香港新一波疫情暴發初期,多名醫學專家表示,此輪疫情的擴散與反對派舉行聚集性活動的時間「十分吻合」。香港智庫「香江智匯」會長周伯展指出,反對派在7月舉行了多次非法遊行和所謂「初選」活動,不排除這些活動是疫情暴發的主因。 連續多日新增確診病例破百,香港正處於「疫情拉鋸戰」的關鍵時期。
  • 發達國家疫情蔓延加速,美國失業率連續2月下降|全球疫情與經濟觀察...
    截至北京時間7月6日16點,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11458291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上周(6月29日-7月5日)全球新增確診病例1332066例,新增死亡病例31817例,已連續2周下降。上周美國新增確診病例339341例,連續4周上升創新高,確診病例周環比增速已經高於全球水平。為應對疫情惡化的局面,疫情反彈最嚴重的德克薩斯和佛羅裡達州再次強化了防疫措施。儘管新增確診病例不斷上升,上周美國死亡病例卻降至4月初以來最低水平。德國疫情並未因肉聯廠群聚感染而全面擴散,上周新增病例2830例,連續2周下降。
  • 三季度澳門GDP下降63.8%,前三季度縮減59.8%!香港和臺灣呢?
    由於新冠疫情導致的消費、投資、旅遊收入等大幅縮減的影響,三季度中國澳門地區經濟再次出現大幅下跌——同比實際縮減63.8%,但與二季度的「下降68%」相比,已經出現了向上復甦的勢頭。
  • 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穩中有落
    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長5.8%,比二季度加快1.4個百分點。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增速比8月份加快1.3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增長;環比增長1.18%。前三季度,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9%;股份制企業增長1.5%,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0.3%;私營企業增長2.1%。
  • 日本11月失業率降至2.9%
    新華社東京12月25日電(記者劉春燕)日本總務省25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11月日本經季節調整後的完全失業率降至2.9%。  數據顯示,日本11月失業率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完全失業人數經季節調整後環比減少16萬,至198萬。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完全失業人數增加44萬,連續10個月增加。
  • 美國8月非農向好 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風險攀升 歐股周五收盤走低...
    FX168財經報社(北美)歐股周五(9月4日)收盤走低,科技股連續第二個交易日遭遇拋售。(圖源:CNBC)歐洲斯託克600指數收盤下跌4.15點,跌幅1.13%,報361.93點。繼周四美股大跌後,美股周五盤中延續跌勢,科技股跌幅進一步擴大,雖然交易員們看到了一份優於預期的就業報告,但機構投資者已經結束了夏季假期,重新關注潛在的經濟隱患,同時今年科技股估值過高的擔憂也再度成為焦點。
  • 香港疫情告急!數千港人自救離港擠爆深圳灣…
    >這幾天,香港的疫情發展狀況,讓人有點猝不及防了……橙子君最近得到的消息是,衛生防護中心公布,香港今日新增38宗新型冠狀病毒個案,當中8宗是輸入個案,其餘30宗為本地個案,有17宗與之前的確診個案相關,13宗源頭不明。
  • 連續5天新增病例破百!韓國教會再現集體感染,疫情正以「恐怖速度...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8日發布通報,當地時間17日零時至18日零時,韓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46例,其中本土感染235例。這是韓國連續5天單日新增病例數超過100例。從8月14日開始,僅5天時間韓國新增確診人數累計已達到991人,疫情正在以首爾、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區為中心向全國各地迅速擴散。
  • 日本單日新增病例首破兩千,「第三波疫情」正在路上?
    據《日本時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18日,日本報告了2203例新增確診病例,這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日本單日新增病例首次突破2000例。其中,東京都單日新增確診病例493例,超過8月1日472例的最高值,成為迄今為止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量最多的一天。東京都政府由此宣布,將當地新冠疫情警戒級別上調至最高,即4級。
  • 日本二季度GDP「慘烈」下跌,日企尋求數位化轉型謀自救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石恩澤8月17日,日本內閤府公布的二季度(4-6月)國內生產總值(GDP)顯示,刨除物價變動的影響,比上季度環比下滑7.8%,按年率換算同比下滑高達27.8%。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日本GDP的已連續三個季度呈負增長,給日本經濟收縮帶來了嚴重打擊。
  • 香港新增11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連續3天日增超百例
    (原標題:香港新增11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連續3天日增超百例)
  • 艾西亞:若香港第三波疫情持續零售和整體經濟復甦將更遙遙無期
    艾西亞發布報告,就在零售業和消費情緒剛剛從十分負面的水準略有好轉之時,第三波疫情爆發將香港經濟推入更深的泥潭。此次流動性限制更加嚴格,零售業很可能會再次下滑,需要討論的只是下滑幅度的問題。在該文中,艾西亞參照新加坡的「斷路器」來分析香港零售業的前景。
  • 新增301!新加坡骨痛熱疫情白熱化:連續8周破1000,又1人死亡!
    萬事通說 新加坡骨痛熱又1起死亡病例,連續8周破1000!現在,又迎來了史上最嚴重的骨痛熱疫情。 昨天,骨痛熱再增一起死亡病例,總死亡病例累計20人。連續8周破1000,總病例已經超過22403例,平均每6分鐘就有一人確診。
  • 香港疫情告急!深圳最新部署
    單日新增破百例! 香港第四波疫情持續加劇!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 最新通報 截至11月29日零時 香港單日新增115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再創第四波疫情暴發以來
  • 日本2020一季度GDP公布 2020年日本一季度經濟增速如何?
    疫情下的日本首份成績單出爐,日本內閤府5月18日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1月至3月)GDP初值顯示,日本一季度實際GDP環比下滑0.9%,換算成年率為下滑3.4%,連續兩個季度萎縮,根據定義,日本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
  • 黑暴疫情雙重打擊,攬炒香港惡果畢現!
    不曾想,經歷近十個月黑暴衝擊,香港經濟陷入嚴冬,社會百業蕭條,飲食業、旅遊業、零售業等失業率上升,普羅大眾備感壓力。禍不單行,今年初又發生新冠肺炎疫情,雙重打擊下本地經濟面臨沙士以來最大挑戰,重災區行業更出現大量結業潮,不少員工要強制放無薪假。如今,外地旅客劇減加上本地消費低迷,香港經濟雪上加霜,「攬炒」惡果不幸終現。
  • 失業率繼續攀升!西班牙央行預測該國經濟可能於2024年恢復至疫情前...
    西班牙央行當地時間11日發布的最新宏觀經濟預測報告顯示,受新冠疫情及相應防控措施影響,西班牙2020年第四季度經濟持續不景氣,增長率預計處於0.6%至—3%之間,較西班牙政府此前的預測更為悲觀。報告稱,由於一些產業無法在短期內克服疫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西班牙的失業率將繼續攀升。不過,報告同時指出,在最不利的情況下,該國經濟和勞動力市場仍有可能於2024年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 疫情嚴峻!香港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今起關閉14天
    煙臺旅遊圈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11月30日公布,當天香港新增76例確診病例。此前在11月29日,香港新增115例確診病例,為第四波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最多,也是自8月2日以來再次破百。
  • 東京單日新增病例又創新高,疫情重燃從「夜生活」開始
    7月22日、23日,日本全國和東京的新冠肺炎單日新增病例數先後創下新高。據共同社報導,日本全國22日新增確診病例795例,創單日新高。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東京都7月23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66例,這是疫情暴發以來東京單日新增病例數首次超過300。至此,這座擁有1400萬人口的都市已連續15天新增超百例,累計確診病例破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