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我去遊賞了蘇州園林中最大、最具代表的拙政園,我傻子一樣的跟著導遊走了一圈,之後我發現「那噠噠的導遊詞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遊人,是個過客」。因為自己根本看不懂,不知道在遊賞什麼。
遊了拙政園,我居然沒有帶走任何記憶,正如那句話:「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鄒一鄒眉頭,不帶走一絲記憶。」
遊賞這有天下園林之母稱號的拙政園,我的表象幾乎沒有任何波瀾,因為全程都是懵逼狀態。在導遊面前,我可以說就是沒見過世面的小孩子,道行和閱歷都無法比擬。
你試著想像這樣一種場景:導遊對著一塊「破」石頭,然後噼裡啪啦地給遊客講了半個小時。沒錯,就一塊石頭而已,導遊可以講半個小時。
難不難,可怕不可怕?告訴你最可怕的事情永遠都在後面,當你很懵逼的聽了半個小時的講解後,你還會聽到導遊說這樣一句話:好了,由於時間原因,我們不得不結束這裡的講解。
大家來聽聽看,導遊這說的是什麼話!什麼叫「時間原因,不得不結束」?
哈哈哈,我都出來旅遊了,導遊你覺得我是那缺時間的人嗎。
好了,開個玩笑,導遊也很忙,每天不知道要接多少波遊客。其實導遊講得越多,就凸顯我懂得越少。自打進了這拙政園,聽到導遊的講解以及看著滿園的歷史和文化,我由衷地感嘆我們國家歷史的悠久及文化的燦爛。下面我們就以不一樣的角度去了解一下這個名園。
500多年前拙政園問世
拙政園建於明朝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距今有513年的歷史。正德初年這個正德是當時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的年號,當時朝廷有一個御史叫王獻臣因官場失意而還鄉建園。
說實話這人跟人還真的不能比。別人官場失意,回家就建園林。哈哈哈,咱們要是職場失意,等著餓肚子。話說要建園子了,首先得給起個名字吧,取名字肯定不能太過於草率,得有一定的含義,就算還鄉咱也算是個文化人。於是王獻臣取晉代潘嶽《閒居賦》中之意,叫拙政園。
晉代潘嶽《閒居賦》原文節選:
於是覽止足之分,庶浮雲之志,築室種樹,逍遙自得。池沼足以漁釣,舂稅足以代耕。灌園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臘之費。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乃作《閒居賦》以歌事遂情焉。
譯文:
因此,我恪守知止知足的本分,收斂起富貴的念頭,在鄉間蓋房植樹,過起逍遙自在的生活。池塘的魚,足以供我垂釣,舂米為稅足以使我耕田,灌園賣菜,用以供給早晚的飯食;牧羊囊乳用以供給伏臘祭祀的費用,孝順父母,友善兄弟,這也是不善為政者之為政啊。於是我作《閒居賦》,用以歌詠由此而產生的情感。
這王獻臣雖然建了拙政園,可歷史總是出奇的精彩,被他不爭氣的兒子當賭注給輸掉了,這之後拙政園更是多次更換主人。
拙政園和它的眾多主人們
1、 王獻臣(拙政園的創建者)
王獻臣在朝中官任御史,御史這個官相當於今天得紀委,這樣的官職再加上他本人的剛正不阿、秉公辦案、公私分明等性格特點觸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因此招人嫉恨而導致官場不盡人意,最後心灰意冷決定徹底告別官場,並決定建拙政園。
據說建造拙政園,王獻臣的好友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也參與了設計。拙政園建成沒幾年,王獻臣因病去世,養了一個兒子不太爭氣與徐家三少爺豪賭,一夜之間就把園子輸給了別人。
2、王心一
在明崇禎四年也就是公元1631年,徐家後人把拙政園一分為二,並把東部的荒地賣給了刑部侍郎王心一。這個王心一能買會畫,尤其擅長山水畫,在他的細心經營下建成歸園田居的自然風光派。我們現在看到的景點:秫香樓、芙蓉榭、蘭雪堂都是他這個時期完成的。
3、陳之遴與徐燦夫婦
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兵入蘇,徐氏後人把剩下的拙政園賣給了弘文院大學士陳之遴,從此拙政園一派奢華豔麗,建築更加奢麗,也有了豔麗的花草。之後陳之遴被貶至遼東(今遼寧省)死也沒能回家,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拙政園被沒收為官產。
4、王永寧
後來吳三桂的女婿王永寧進駐了拙政園,他大興土木、易置丘壑,園的面貌與文徵明圖記中所述已大不相同。在此以前,園主雖屢有變動,但大都是原始的味道。王永寧來了後,這裡就變得奢華富麗了。
5、蔣棨&葉士寬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已經少了一半的拙政園又被一分為二,形成「書園」和「復園」。
中部的復園歸蔣棨(qǐ)所有,西部的書園被太史葉士寬購買,此時拙政園的格局已經變成了「東部、中部、西部」的三分拙政園的格局。
6、吳璥
清嘉慶末年(公元1820年)蔣氏的復園被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吳璥所得,本地人也稱這個地方為吳園。
7、李秀成
清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攻佔蘇州後,將書園、復園、歸園田居一併收歸併建成了忠王府。
8、 張之萬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張之洞的哥哥江蘇巡撫張之萬入住拙政園中部,張擅長書畫,經營修治,逐漸恢復了拙政園原來的樣貌。
9、 張履謙
拙政園西部,於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被吳縣富商張履謙買下,改名叫「補園」。張履謙購買時,園中已殘破不堪,張家以巨款經營修繕多年,整個西部園區變得奢華起來。
感嘆:拙政園幾百年的歷史產生了眾多主人,拙政園之所以有名氣,跟曾經的它的主人是脫不了關係,園中每一石、花、草、木、建築都是歷史、文化與藝術的結合,不同的主人不同的文化底蘊與風格打造出了別具一格的拙政園。
寫在最後:
去遊玩拙政園如果你是那種只想拍個照打個卡的遊客,那麼你可以不用跟著導遊,自己隨心所欲的遊玩。如果你是那種遊玩後想知道點什麼的遊客,強烈建議你跟著導遊,否則你進了園子也會像傻子附身一樣,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最終,遊完之後你也不知道拙政園究竟有什麼,就是這麼邪乎。